随着2017年进入尾声,大四上学期期末亦悄无声息地向我们走来。在学校是考试月or考试季,而这两学期来到见习医院就变成了考试周!让人直呼过瘾、刺激!当然,也有很多感慨。虽然压力山大,但也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嘛!下面就来围观一下疯狂考试周中发生在我身边的那些事吧!
内外妇神,杀气凛然
《内科学》900+页,《外科学》800+页,《妇产科学》400+页,《神经病学》400+页。“没有所谓的考试重点,因为将来你的患者不会按重点生病”可能是医学院校老师最常提起以及我们医学生听过再熟悉不过的话了。
几月前,某高校学生“于凌晨”发信息向校长投诉老师考试前划重点的风波成了一时的网络热点,成为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闲聊段子。
对于隔壁的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就只能笑笑不说话了,我们根本不存在“于凌晨”类的同学,因为医学生整本书都是重点!看了《神经病学》,自己快变神经病;看了《内科学》、《外科学》,觉得自己浑身都有问题。“医学生综合征”伤不起!
医生们也感触颇深,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太不容易了!看着这一本本砖头厚的专业书籍,着实让我们头大!看了忘,忘了看,看了还是忘,忘了还得看!这就是意志顽强的医学生们!2天半考4科,疯狂刺激!既然事实无法改变,我只好这么激励自己:若我的脑容量总共有16G,考完一科我的脑容量就可以暂时释放一些空间给剩下的科目!
各界声音
身边真实故事合集
真实故事1
小女孩:“妈妈,我以后也要来这里读书。”
其母亲:“你来这里读什么书啊,人家是学医的,除非你也学医。”
小女孩:“好,我以后要学医!”
我的内心:哇塞,人小志气高,话说我以前会不会也立过这样的flag?看来在小朋友眼里当医生很美好,多么希望她那大大的理想不要受当下医疗环境影响而动摇。
真实故事2
一群人下楼梯热议中……见我在楼道背书。
孕妇:嘘,别影响学生学习!
其家属立马降低音量,默默快步离开。
我的内心:对为我们学习营造良好环境的你们,我心存感激!谢谢!
真实故事3
某日气温低达4℃,寒风呼啸~
护工阿姨:“你不冷吗?我看你每天都在这读书。”
我:“阿姨,我觉得还好啊,不是很冷。”
阿姨:“天啊,你站在窗口风多大啊!”
我:“冷反而不会困啊,坐在课室太安逸我容易打瞌睡!”
我的内心:耐得住严寒,耐得住寂寞,医生不就是得具备这样的品质吗?我这是在努力培养中啊!
真实故事4
某日在楼道间,一对青年夫妇正在下楼梯。
女:“哎,他们读书怎么那么辛苦?”
男:“嘿呀,你以为学医那么轻松啊?”
女:“是啊,以前没怎么了解过。”
男:“你以为当医生那么容易啊?”
我的内心:社会上,有太多人没有深入了解过医生的成长历程了,以为医生很光鲜,工作也很轻松,从而对医患关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实则不然,光鲜的医生背后,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同时,感谢理解医务人员的人们!
真实故事5
我去上卫生间时,一对母女经过3楼学生教室。
小女孩:“学生教室?妈妈,这里怎么会有学生教室啊?”
其母亲:“因为他们是学医的啊。”
小女孩:“妈妈,这些哥哥姐姐长大后要当医生,是吗?”
其母亲:“对。”
我的内心:哈哈!“哥哥姐姐长大后要当医生”。原来在小女孩眼中,我们还没长大!
真实故事6
某天在楼梯间认真晨读中,一男子上前搭话。
中年男子:“你是学医的?”
我:“对。”
中年男子:“哪个学校的?卫校的?”
我:“不是,是医科大学。”
中年男子:“哪个医科大学?中山医?”
我:“广东医科大学!”
我的内心:从几年前踏入广东医校门的那刻起,我这辈子就已贴上了标签。不管走到哪,我都是广东医人,我为母校感到骄傲!
……
(楼道也是复习圣地,在哪播种就在哪发芽,不论多么艰苦都无所畏惧)
惠州凌晨4点半,我见识到了
当你睡得正香时……
自创猜谜
谜语1: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打一学生群体)
谜底:医学生
谜语2: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少,干得比驴多,压力无限大,收入无限少。(打一职业)
谜底:医务工作者
当你已蜷缩在温暖的被窝中时,我们还坐在课室、泡在书海里迟迟不愿离开。当你睡得正熟时,我们已摸黑起床。无论严寒酷暑!谁不想过美好安逸的生活?可是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我们不得已这么做。不知大家高三是否用过《5年高考3年模拟》这本书?在我看来,医学生绝对就是3年模拟(高中3年)+5年高考(大学本科5年)的真实写照!
在惠州生活了十几年,我好像还从未见过凌晨4点半的惠州。这不,见习这一年总算见识到了!夏天4点半,天已蒙蒙亮、凉爽宜人;冬天4点半,那绝对是漆黑一片、寒风呼啸!对于喜欢赖床的我,得有多大的意志才能这么早从床上弹起来啊!
(惠州凌晨4点半,月亮和星星与我作伴)
最奢侈的事
(大一时自制的学习安排表,坚持用了4年,这是考试月里满满的安排)
(接近凌晨1点的教室,依然有许多埋头苦读的医学生们)
小小心愿
历经千辛万苦,满怀希望走上工作岗位,却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之大,让许多青年医生不禁失落万分。由于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导致现今越来越少人选择从医,资源则越来越紧缺,医患关系又将越来越紧张。这是多么可悲的恶性循环啊!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是为患者着想的,希望广大患者也能给予医务人员更多的尊重。今年,寒假与我们无关,调整几天后我便要进入实习阶段。希望在实习一年里收获更多的是正能量,让我能在这条不平凡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