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例分析

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是指工伤当事人之间因工伤保险责任的分担和工伤保险权利义务的实现所引发的争议。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涉及的主体宽泛、规定庞杂、争议较多,导致此类案件的审理相对复杂。现结合典型案例对此类案件的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进行梳理、提炼和总结。

一、典型案例

案例一:

涉及工伤保险待遇责任主体的确定

钱某与A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A公司劳务派遣至B公司担任操作工。钱某在B公司工作时受伤,后被认定为工伤、因工致残程度十级。钱某辞职后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和B公司共同支付其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停工留薪期工资差额。

案例二:

涉及工伤保险待遇项目支付义务的承担

侯某与C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在工作时被压伤食指,并被认定为工伤、因工致残程度十级。后侯某被C公司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侯某遂申请仲裁,要求恢复与C公司的劳动关系。后生效判决认定C公司为合法解除,对侯某请求不予支持。侯某再次申请仲裁,要求C公司赔付其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案例三:

涉及与第三人侵权责任的竞合

胡某系D公司员工,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第三人为主要责任人。胡某被认定为工伤、因工致残程度十级,且在与第三人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已获赔残疾赔偿金。胡某在职期间D公司未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胡某辞职后申请仲裁,要求D公司赔付其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内的工伤保险待遇。

二、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的

审理难点

(一)工伤保险待遇主体宽泛易疏漏

工伤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工伤保险待遇主体较为多样化。一方面,我国从业人员种类多样,除典型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外,还有非全日制从业人员、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从业人员、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等。这些从业人员符合一定条件时,均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另一方面,我国用工模式较为复杂,除典型劳动关系外,还有诸如劳务派遣、挂靠、指派、借调、违法转包等多种形态,工伤事故发生时需明确工伤责任承担方。由于涉及工伤保险待遇主体范围的规定较为分散,实践中易产生疏漏。

(二)工伤保险待遇项目繁杂难把握

(三)与第三人侵权责任竞合处理存争议

出于对劳动者权益的特殊保护,工伤认定的范围已作适当扩张,在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事故时易引发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竞合。该两种诉讼请求权基础和归责原则不尽相同。实践中对于劳动者因第三人侵权造成人身损害并构成工伤的情形,具体赔偿项目如何认定、重复赔偿项目能否兼得、重复赔偿项目赔偿标准如何确定等存在争议。

三、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的

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

对于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法院应注意充分保障受工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发展,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审理此类案件时,法院应首先审查主体是否适格,其次审查是否经过工伤认定程序,最后审查工伤保险待遇具体赔付主体、赔付项目、赔付标准的主张能否成立。此外,当遇到双方当事人就工伤保险待遇私下签订一次性赔偿协议、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等特殊情形时,法院也要注意把握相应的审查原则。

(一)审查主体是否适格

工伤保险待遇适格主体包括工伤保险待遇权利人和工伤保险待遇责任方。

1.工伤保险待遇权利人

(1)典型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

我国境内的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因工死亡职工的近亲属

如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3)非全日制从业人员

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可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4)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手续或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且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发生事故伤害的,可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为其招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已缴纳工伤保险费,该劳动者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亦可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5)符合工伤保险参保条件的外国人与港澳台居民

在中国境内就业并符合参加工伤保险条件的外国人,以及在内地就业且参加工伤保险的港澳台居民,均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工伤保险待遇责任方

(1)典型劳动关系下的用人单位

典型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为工伤保险待遇责任方。劳动者存在多重劳动关系的,工伤事故发生时劳动者所在用人单位为工伤保险待遇责任方。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的,指派单位为工伤保险待遇责任方。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为工伤保险待遇责任方。

(2)劳务派遣单位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劳务派遣单位为工伤保险待遇责任方。劳务派遣单位可与用工单位约定补偿办法,但双方约定不得对抗被派遣劳动者。如案例一中,钱某在劳务派遣期间发生工伤,工伤保险待遇责任方应为劳务派遣单位,因此应由A公司支付钱某的工伤保险待遇。

(3)违法转包业务的用工单位

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该组织或自然人聘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工伤保险待遇责任方。

(4)被挂靠单位

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人员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为工伤保险待遇责任方。

(5)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筑施工企业

未按项目参保的本市建设工程从业人员发生工伤的,由其所在的用人单位赔付工伤保险待遇,施工总承包企业、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二)审查是否经过工伤认定程序

工伤保险待遇一般需经工伤认定程序。对于当事人已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等证据证明所涉伤害已经过工伤认定程序的,可直接进入下一审查步骤。

对未经工伤认定程序直接起诉的当事人,法院告知当事人应及时按规定申报工伤认定。未经过工伤认定的案件,不作为工伤案件处理。

(三)审查工伤保险待遇主张能否成立

在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的适格主体以及是否经过工伤认定程序后,法院需对工伤保险待遇各项主张进行审查。根据用人单位有无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是否存在漏缴又补缴等不同情形,工伤保险待遇赔付主体、赔付项目、赔付标准等均存在差别。

1.对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处理

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根据劳动者所处阶段的不同,本市工伤保险待遇的赔付主体及赔付项目如下:

实践中,易引发争议的具体工伤保险待遇的审查要点如下:

(1)医疗费

对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医疗费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对目录以外的非必要、非合理医疗费,由劳动者自行承担。对于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后超过三十天不满一年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医疗费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以社保部门核定为准。因用人单位导致医疗费不能或仅能部分获工伤保险基金理赔的,不能获赔部分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停工留薪期工资

停工留薪期是劳动者工伤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期间。关于停工留薪期工资,一般以与劳动者原工资福利相符的正常出勤月工资收入或工伤事故发生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收入加以确定,并不得低于本市同期最低月工资标准。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十二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且经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如劳动者经过二十四个月的停工留薪期后仍需继续治疗、无法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按病假工资标准发放劳动者病假待遇。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因工致残五至六级的工伤人员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以及因工致残七至十级的工伤人员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如解除劳动关系时距劳动者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不足年限每减少一年,全额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递减20%,但属于法定的劳动者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除外。

对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或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否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问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对劳动者因工受伤致劳动就业能力减弱而由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一种经济补偿,与劳动关系解除的原因并无直接关联。同时,不以劳动关系解除的原因为标准判定劳动者应否享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更符合公平合理原则。因此,对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或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仍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如案例二中,在C公司单方合法解除侯某劳动关系的情形下,C公司仍有义务赔付侯某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对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处理

在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或未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期间,从业人员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法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赔付费用。用人单位不赔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赔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赔付的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由社保经办机构依法追偿。

3.对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欠缴工伤保险费期间发生工伤的处理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法赔付新发生的费用。如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欠缴工伤保险费期间发生工伤的,对用人单位补缴后仍未获工伤保险基金理赔的部分,法院需审查不予理赔的原因。如因缺少材料不能理赔的,法院应指定期限要求当事人互相配合及时补足材料,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申领手续,并告知相应法律后果;如仍不符合工伤保险基金赔付条件的,则判定用人单位承担相应工伤保险待遇赔付责任。

4.特殊情况下工伤保险待遇问题的处理

(1)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可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可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为: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支付的停工留薪期待遇(不低于本市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致残五至十级情形下,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致残一至四级伤残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工伤人员一次性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至工伤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待遇

(四)当事人就工伤保险待遇达成一次性赔偿协议的审查原则

工伤事故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就工伤保险待遇私下达成一次性赔偿协议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缔约地位上不平等,以及劳动者为尽快得到赔偿而放弃一部分权益的情形客观存在,实践中对于此类协议的效力存在争议。目前,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中对于双方当事人已达成一次性赔偿协议的审查原则如下:

第一,在已出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情形下,工伤保险待遇权利人与责任方签订的、不存在法定无效情形的一次性赔偿协议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第二,如上述协议的签订确实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情形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仲裁机构或法院予以撤销。

第三,一次性赔偿协议被撤销的,由工伤保险待遇责任方根据法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差额。

(五)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审查原则

劳动者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工伤事故伤害,易引发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竞合。此类案件的审查原则如下:

第一,劳动者获得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后仍有权请求工伤保险赔偿。工伤保险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具有公法性质;而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适用民法的填平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和过失相抵原则,具有私法性质。因此劳动者的人身权受到第三人侵害,同时又被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如劳动者分别提起侵权损害赔偿之诉和工伤保险赔偿之诉,对于侵权损害赔偿的请求和不服工伤保险赔偿仲裁裁决提出的请求,法院应分别作出判决。劳动者获得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的,不影响其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的行使。

第二,重复赔偿项目应按照“就高原则”确定赔偿标准。在本市审判实践中,工伤保险赔偿和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中存在重复赔偿的项目包括:

如劳动者因上述项目获重复赔偿,则违反民法的填平原则和实际赔偿原则。因此,法院对重复赔偿项目应采取“就高原则”来确定赔偿标准,即以工伤保险赔偿和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标准确定数额较高者作为劳动者应获赔偿的数额。如劳动者在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已就上述重复赔偿项目按照“就高原则”获得足额赔偿,劳动者仍在工伤保险赔偿中主张的,法院不予支持。

如案例三中,胡某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同时又被认定为工伤,胡某在提起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之诉并获得相应赔偿后仍有权主张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同时,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均不属于重复赔偿项目,故法院对胡某要求D公司赔付上述三项工伤保险待遇的主张予以支持。

THE END
1.保险新型疑难判例解析注重实战经验,披露诉讼与仲裁的*手材料,保证了本书的原汁原味,保证了案件分析的客观价值。 案件类型覆盖广泛,包括了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海上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建设工程保险等纠纷,使读者能够领略不同保险险种领域的争议。 【目录】 序言1http://product.m.dangdang.com/detail1346185981-9876-1.html
1.保险合同起纠纷法院调解促和谐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该案承办法官龙婷意识到,如果一判了之或许能解决表面的争议,但真正要解决的是石某家庭目前的实际困难。因此,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找到一个既能平衡双方合法权益,又能体现司法人文关怀的解决方案。为妥善解决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龙婷一边认真审查保险合同及相关证据,一边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通过反复与双方当事人沟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49488
2.保险责任和保险争议解决路径探讨2 保险争议解决路径概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如何有效地解决因违约引起的各种争议问题越来越关注。因此,在《民法典》中,对于各类法律纠纷都设立了一套详细且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持续稳定的市场秩序。 2.1 平等自愿原则与公平交易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论是个人还是法人,都享有平等自愿进行合同自由,并且不得采取...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407490.html
3.保险公司理赔案例分析(精选8篇)篇1:保险公司理赔案例分析 截至8月中旬,山东临沂市小麦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结束,理赔面积12.6万亩,理赔金额1762万元,16万农户得到保险理赔款。据了解,20,临沂市共有10个县区、134个乡镇、5545个村参加了小麦政策性农业保险,各级财政共支付保费2567万元,有效地提高了临沂市农户承担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m5k3klk.html
4.保险合同纠纷增多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保险合同纠纷增多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据笔者所在江西省南丰县人民法院统计,2011年、2012年、2013年1至6月共受理保险合同纠纷分别是0件,2件,8件,以财产保险类案件为主,而其中财产保险类案件又以车辆保险纠纷案件居多,占90%之多。除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纠纷之外,因保险代理等其他原因而引发的保险纠纷案件也日益增长。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12/id/1526228.shtml
5.人和人律师事务所实务文章4、案由分析 参考《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案由对所有案件进行统计分类,确认劳动关系共计39件,占比28.68%;追索劳动报酬共计15件,占比11.03%;经济补偿赔偿金共计39件,占比28.68%;社会保险纠纷共计21件,占比15.44%;二倍工资共计4件,占比2.94%;加班与年假共计18件,占比13.24%。 https://www.rhrlawyer.com/site/zh/falvshijie/shiwuwenzhang/1626111184828633089.html
6.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建议保险人在正式保险单签发之前先行签署临时保险单或临时保障声明,以此控制高额给付的风险,也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对于目前尚未设计临时保险单和临时保障声明的保险人,笔者建议在实务操作中应遵循先核保再收费的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防止在保险保障真空期内发生保险事故引起的理赔纠纷。https://econ.pku.edu.cn/ccissr/zxdt/308333.htm
7.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保险合同纠纷案件94个法律适用疑难...为进一步规范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统一裁判尺度,济南中院民二庭结合审判实践,对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供全市法院在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时参考。 第一部分 综合性问题 一、保险合同成立、生效的问题 1.未附条件的保险合同成立、生效问题 ...https://haishi.faxin.cn/haishi/flcontent.aspx?lib=dffl&gid=B1007679
8.人寿保险常见法律纠纷分析人寿保险常见人寿保险常见 法律纠纷分析法律纠纷分析 山东齐鲁律师事务所山东齐鲁律师事务所 韩超韩超一、保险代理人违规操作法律问题;一、保险代理人违规操作法律问题;二、售后服务(保全项目)法律纠纷;二、售后服务(保全项目)法律纠纷; 三、保险产品的资产保全功能。三、保险产品的资产保全功能。一、保险业务员违规操作法...https://m.renrendoc.com/paper/213885608.html
9.人保代偿起诉结果,人保代偿引发的诉讼:法院判决结果出炉3. 人保代偿网贷案例分析 二、保险公司的判决调查过程 1. 调查的引起目的纠纷和内容 2. 调查方法和手 3. 案件调查中需要考虑的被告因素 三、人保代偿网贷起诉是不是获得代偿 1. 代偿申请的分公司条件和请求 2. 代偿申请的本院审核流程 3. 代偿申请的减免结果和作用 ...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416838.html
10.医疗保险论文(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疗保险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医疗保险论文1 一、基金收入情况统计分析 20xx年度城镇职工基金合计收入7485万元,其中统筹4578万元(统帐结合3663万元,单建统筹915万元)...https://www.ruiwen.com/lunwen/6742432.html
11.保险纠纷案件数量猛涨原因何在其他前言:据悉,近三年来竹溪法院民二庭共受理的保险理赔纠纷案件52件,其中调解结案2件,调解率为3.8%,同期其他案件调解率为72%;判决结案50件,占96.2%;上诉43件,占判决案件的86%;二审维原42件,占上诉案件的97.7%。保险纠纷案件明显呈现出低调解率、高上诉率的现象。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10-86386
12.北京二中院发布5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典型案例(2023.4.26)周晨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原因分析 (一)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对缴纳社会保险的强制性认识不足 调研发现,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多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充分认识到缴纳社会保险的强制属性。部分用人单位为降低经营成本,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部分劳动者为获得补贴或因在外地已缴纳社会保险而同意用人单位不为其缴纳。双方进而通过...https://lawyers.66law.cn/s2605752656374_i1305002.aspx
13.近三年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大数据报告从上面的行业分类情况可以看到,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当前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四)标的额可视化 通过对标的额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到,标的额为10万元以下的案件数量最多,有18332件,10万元至50万元的案件有11172件,50万元至100万元的案件有1864件,100万元...https://wenji.64365.com/1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