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科案”评析:如何重新理解比例连带责任和前置程序?经典案例评释侵权侵权责任法法院赔偿

作者按:“中安科案”系我国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领域第一起以“比例连带责任”确定中介机构赔偿责任的生效判决。比例连带责任的法理基础何在,以及此类纠纷中如何适用比例连带责任?我们认为需在多数人侵权责任的框架下深入探索,贯通共同侵权与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方能理解比例连带责任如何产生,责任比例如何确定。

另外,“中安科案”明确法律并不要求股票虚假陈述纠纷中所有被告都受到行政处罚,值得重视。

最后,我们针对中介机构等被告的未来诉讼应对,围绕程序与实体抗辩关系、实体答辩重点、损失计算方法等问题归纳了四点启示。

文/张会会北京天同(上海)律师事务所

文/游冕北京天同(上海)律师事务所

☆本案的判决书现在尚未公开,待公开后,书斋君会进行整理,并同本文涉及的类案以及重要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放在知识星球里,供大家自行下载、阅读。

一、“中安科案”适用“比例连带责任”的裁判思路梳理

“中安科案”一审判决并未判令独立财务顾问和审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赔偿付款义务承担比例连带责任,而是要求两者就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全部赔偿范围承担连带责任。由此,本案二审改判比例连带责任,专门对责任基础进行了说理:

(一)本案二审判决在一审认定事实的基础上,分别梳理了独立财务顾问和审计机构的侵权行为与过错,认定两者对不同信息披露事项的虚假陈述负责

一审判决认定的虚假陈述事实为中安科公司在2014年6月11日公告的重大资产重组文件中虚增置入资产评估值、虚增2013年营业收入。虚增置入资产评估值,是指标的公司将“班班通”项目计入2014年度《盈利预测报告》,但标的公司因未中标,实际难以履行“班班通”项目《框架协议》而实现预测收益,进而影响资产重组的盈利预测。虚增2013年营业收入,既包括标的公司在“智慧石拐”项目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下计入收入,导致营业收入虚增5000万元,也包括标的公司在4个“BT”项目确认营业收入有误,虚增营业收入515万元。该认定与证监会认定的事实一致。

简而言之,独立财务顾问应对“班班通”项目涉及的盈利预测事项的虚假陈述负责,审计机构应对“智慧石拐”项目涉及的营业收入事项的虚假陈述负责。从虚假陈述行为要件来看,判决区分盈利预测和营业收入确认两项虚假陈述事项后,两项数据亦分别满足证券虚假陈述的重大性要求。

(二)本案二审判决认为证券服务机构连带赔偿责任应限制在与其行为及过错相适应的范围之内

二审判决在具体确定独立财务顾问和审计机构的赔偿责任范围前,整体论证了确定证券服务机构赔偿责任之形式和范围所应秉持的基本标准。二审判决援引了1998年《证券法》第161条,以及依据1998年《证券法》制定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下称“《虚假陈述若干规定》”)第24条的规定,明确证券服务机构是“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并进一步认为2005年修改后的《证券法》所称“连带赔偿责任”并不仅限于全额连带赔偿,亦包括部分连带(比例连带)。至于责任大小如何确定,则应当根据证券服务机构的注意义务和应负责范围,考量过错与造成损失的原因力等因素。具体而言:

独立财务顾问仅对“班班通”项目导致的盈利预测之虚假陈述事项负责;无证据证明独立财务顾问与中安科公司、中安消技术存在恶意串通等明知或应当明知的情形(主观过错相比于两者较轻);“班班通”项目占标的公司2014年度预测营业收入的26%,对中安科股票价格和投资者交易决策造成一定影响。综合行为性质和内容、过错程度、原因力等,二审判决酌定独立财务顾问在上市公司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25%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审计机构主要对“智慧石拐”项目导致的营业收入确认之虚假陈述事项负责;主观过错相对中安科公司和中安消技术同样较轻;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占到2013年财务报告中母公司营业收入的19.4%、合并报表口径的3.7%,同时“智慧石拐”项目收入确认对盈利预测也会有所影响。综合虚假陈述所涉事项、过错程度、原因力等,二审判决酌定审计机构在上市公司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15%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上海高院在本案二审判决中回应了业界有关避免“一刀切”连带责任适用、合理确定中介机构民事责任的呼吁,采用了比例连带责任的裁判方式,裁判思路非常值得重视,下文将对裁判理解与法理基础进行分析。

二、比例连带责任法理基础分析

(一)《证券法》第85条及《虚假陈述若干规定》是何种多数人侵权责任的特别法:共同侵权,抑或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的本质是侵权责任[1],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就信息披露的虚假陈述向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构成多数人侵权责任。因此,比例连带责任基础的实质法理,需在多数人侵权责任的框架下探索。

1.《证券法》第85条民事责任的第一种理解:特别法对共同侵权之连带责任的复述或拟制

上市公司等信息披露义务人作出信息披露,中介机构负责核查、验证信息披露,发表意见。信息披露义务人与中介机构等又是基于一定的安排而完成各项工作,以上活动最终指向信息披露结果,信息披露结果又直接误导投资者并造成损失,信息披露义务人与中介机构之行为可理解为一种具有共同关联性的活动。因此,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不论中介机构的过错状态为故意还是过失,其与上市公司等信息披露义务人均构成共同侵权,应负连带责任,《证券法》第85条只是对共同侵权法律原理的复述而非特别规定。以上理解的另一支持理由是,《虚假陈述若干规定》第六部分系关于发行人与中介机构的多数人责任的规定,命名为“共同侵权责任”。当然,彼时尚无《侵权责任法》,该等规范用语不一定符合当下的法律解释。

此外,也有案例将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执业准则、规则,应当知道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利害关系人而予以隐瞒或不实报告的行为纳入“推定故意”[6],实际是倾向于以共同故意作为共同侵权之连带责任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将《证券法》第85条解释为拟制信息披露义务人与中介机构之间存在共同侵权行为的特别规范。

2.《证券法》第85条民事责任的第二种理解:法政策考量下,特别法实质修改了按份责任型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

上市公司等信息披露义务人提供披露信息,中介机构系对披露信息进行核查、验证,出具意见。从侵害行为来说,信息披露义务人与中介机构的行为并不一致,但最终给投资者带来同一损害,即虚假陈述所造成的投资损失。尤其在认定共同侵权需要共同故意、共同侵权应予适当限缩的观点下,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在不存在串通合谋而仅有过失的场合,可解释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又因为信息披露错误是披露义务人提供信息有误,(多重)中介机构把关不严的综合结果,中介机构未尽勤勉核查等行为并不足以造成虚假陈述的全部损害后果,故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应构成《民法典》第1172条的按份责任型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即“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这一理解下,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本应各自承担按份责任,而《证券法》规定的连带责任,实质是在证券虚假陈述领域,修改了一般法下按份责任型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的责任承担形式。

(二)侵权责任体系下比例连带责任如何产生:中介机构等被告仅对部分虚假陈述事实负责,抑或综合考量行为、过错与原因力的衡量?

上市公司等信息披露义务人与中介机构承担多数人侵权责任的法理基础不同,将影响比例连带责任的解读。如前所述,就中介机构仅具有过失的情形,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的对外责任承担存在两种可能的理解路径——共同侵权模式,或按份责任型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模式。以下分别阐述两种理解模式下比例连带责任的论证路径:

1.共同侵权模式下,比例连带责任理论上更应当是由于中介机构等被告仅对部分虚假陈述事项负责,与过错程度、原因力大小等因素无关

共同侵权模式下,只要某一主体被认定为共同侵权人,那么其就应当对侵权事实负责而承担连带责任,中介机构的过错程度、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原因力大小,不能用于调减连带责任的比例。原因在于,共同侵权中,主观过错是侵权人的归责要件,只关乎某一主体是否承担侵权责任的判断,而不影响责任范围,责任范围是交给侵权行为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调节的。所以,中介机构只要因过错归责而就某一虚假陈述事项构成共同侵权,就应对外承担全部连带责任。除非是原告起诉了多个侵权事实,而该主体仅对其中部分侵权事实负责,那么该主体相应也就只对部分侵权事实承担连带责任,由此构造出“比例连带责任”。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中,尤其在行政处罚同时认定多项虚假陈述事实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在同一诉讼中起诉多项虚假陈述事实。此外,有时某一项生活用语里的虚假陈述事实,如“财务造假”,也可能对应多个阶段、多项数据的虚假陈述,实际上可分割为多项法律意义上的虚假陈述事实。只要每项虚假陈述事实均满足重大性的要求,那么就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虚假陈述责任基础来审理判断。对此,中介机构因其工作范围、专业领域(特别注意义务与一般注意义务)的不同,完全可能仅就多个虚假陈述事实中的部分虚假陈述事项存在过错,最终便只应对部分事项导致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表现出的结果便是“比例连带责任”。

2.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模式下,比例连带责任似可来自裁判者对应负责行为、过错程度、原因力大小的综合衡量

在一般性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中,只要不构成《民法典》第1171条“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各侵权人只需对外承担按份责任。至于各自的责任大小如何,应比较各侵权人的过错和原因力来确定,过错有程度差异较为容易理解,原因力是指违法行为对损害结果发生或扩大的作用力。[10]

但《证券法》第85条及《虚假陈述若干规定》毕竟确定了连带责任的责任承担形态。就此,裁判者更多是依据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之模型,兼顾“责任与侵权行为、主观过错程度相匹配”的适法理念,在连带责任的法律框架内作出调整,形成富有特色的“比例连带责任”。

(三)“中安科案”适用比例连带责任的基础,主要基于中介机构仅对部分虚假陈述事项负责,同时加入过错程度与原因力的考量,司法理念上偏向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模式

经过上述分析,证券虚假陈述比例连带责任基础已经明晰,在共同侵权模式和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模式下各有比例责任的适法路径。那么,“中安科案”适用比例连带责任,是从何种路径切入呢?

本案二审判决的事实梳理着重于区分独立财务顾问与审计机构各自应负责任的虚假陈述事项,并主要在区分两项虚假陈述事项的基础上作出裁判(4个“BT”项目重要性不足,二审判决考量较少),似乎是在共同侵权模式下,依据各中介机构仅对部分虚假陈述事项负责而适用比例连带责任。

但实际上,二审判决在适用比例连带责任时强调,中介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应考量过错程度、原因力等因素。可见,二审判决的观点与共同侵权模式下不依据过错、原因力调减责任范围并不相同。而且,二审判决最终认定的重要虚假陈述事项实际就是盈利预测(主要对应“班班通”项目)和营业收入(主要对应“智慧石拐”项目),如认为独立财务顾问应对“班班通”项目及其导致的盈利预测虚假陈述负责,审计机构应对“智慧石拐”及其导致的虚增营业收入负责,那么在共同侵权模式下,鉴于二审判决认定独立财务顾问与审计机构两者合起来几乎对全部虚假陈述事实负责,那么理论上两者连带责任比例相加也会接近100%,而非40%(25%+15%)。另外,本案判决并未提到“共同侵权”的表述。不难发现,二审判决系在区分信息披露事项的基础上,依据过错与原因力调整了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范围,该等司法理念更为偏向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模式。至于二审法院对过错与原因力调整的裁量权大小的把握,可能还需要在其对本系列案件中评估机构责任认定作出生效判决(如有)之后予以判断。

二审判决的裁判思路可谓是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模式下对证券虚假陈述责任判定的又一有益探索。

三、前置程序的新理解

“中安科案”中,另一值得瞩目的法律问题在于,中介机构的责任承担是否以其自身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判决为前提,即股票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的每个被告是否均需符合前置程序才会承担赔偿责任。

四、“中安科案”给未来证券虚假陈述争议解决的启示

基于我们对“中安科案”裁判规则和裁判思路的分析,我们针对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中介机构等被告的未来诉讼应对,大致梳理了以下四点启示:

(一)中介机构等被告在一审答辩时不宜仅提出前置程序抗辩,而应同时有所侧重、把握策略地实体答辩并举证

随着前置程序的弱化,被告即使未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追究,也不宜仅提出前置程序抗辩,而应有所侧重、把握策略地进行实体答辩,并相应举证证明自身不存在虚假陈述行为或/和过错。否则,在法院不支持被告的前置程序抗辩后,被告恐因未能及时利用实体答辩与举证的机会,面临诉讼不利的风险。

尤其在上市公司已被处罚情况下,中介机构即使在诉讼开始时尚不满足前置程序,也应当结合上市公司被处罚事项,细致梳理自身工作,制定实体应诉策略并完善证据。

(二)中介机构等被告可梳理信息披露事项(项目),厘清每一信息披露事项(项目)的虚假陈述是否满足重大性,以及哪些虚假陈述事实与自身专业职责无关

如前所述,随着审判的精细化发展,不论裁判者以共同侵权模式还是以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模式来审视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责任划分和减免的重要考量因素都将包括,划分多项虚假陈述事实,明确中介机构等被告是否仅对其中部分虚假陈述事实负责。

(三)中介机构等被告应重视对工作范围、专业领域、注意义务等问题的说理,细致说明自身行为内容、过错程度与原因力等因素

如前所述,“中安科案”判决在区分信息披露事项的基础上,依据过错与原因力调整了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范围,该等司法理念更为偏向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模式。

(四)在确定损失计算方法时,中介机构等被告可适时主张采用“收益率曲线同步对比法”计算模型,对影响股价的其他因素均加以定量分析并依法扣除

因此,在此类案件中因标的股票在特定期间的走势、交易量等差异较大而认定不同实施日、揭露日、基准日会带来损失范围的较大差别之外,不同损失计算方法的确定也会带来明显差异,应当予以重视。

注释:

[1]一方面,《虚假陈述若干规定》第六部分命名为“共同侵权责任”;另一方面,《虚假陈述若干规定》的起草者在“理解与适用”书中将证券虚假陈述行为定性为侵权行为,并明确证券中介服务机构与投资者并无合同关系,详见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234-235页。

[2]参见黄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释义》,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第17-18页。

[3]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版,第53-54页。

[4]参见叶金强:《解释论视野下的共同侵权》,载《交大法学》2014年第1期,第142页。

[5]参见程啸:《侵权责任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347-351页。

[6]上海一中院(2017)沪01民初943号民事判决书;上海金融法院(2018)沪74民初454号民事判决书。

[7]成都中院(2019)川01民初545号民事判决书。

[9]杭州中院(2020)浙01民初1691号民事判决书。

[10]参见黄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释义》,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第28页;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版,第86-87页。

[11]深圳中院(2019)粤03民初1834号民事判决书。

[12]参见孙华璞:《关于补充责任问题的思考》,载《人民司法》2018年第1期,第11-15页。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第2款:“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由第三人承担责任;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旅游者请求其承担相应补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4]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编著:《<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版,第378页;大连俸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外运辽宁储运公司等借款合同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7年第7期)。

[15]参见孙华璞:《关于补充责任问题的思考》,载《人民司法》2018年第1期,第15页。

[16]杭州中院(2017)浙01民初367号民事裁定书。

[17]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申1402号周剑明、广东威华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申3437号胡文燕、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申5080号刘欣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申252号马冰坡、广东威华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

[18]广东高院(2017)粤民终1037号民事裁定书;南京中院(2018)苏01民初1708号民事裁定书。

THE END
1.侵权责任法案例分析题答案:李某与张某之间的法律关系是雇佣关系。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雇主对雇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造成他人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李某作为雇主应对张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2. 张某在安装沙发过程中遭受人身损害,该如何主张权利? 答案:张某可以向李某主张权利,要求李某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李某拒绝承担赔偿责...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723323_1118239902.html
2.侵权责任法案例分析分析:《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四十三条又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此产品责任纠纷属于特殊的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受害人能够证明产品具有缺陷,即可构成侵权责任,受害人...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4/22/81723323_1118239852.shtml
3.2017年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试题(完整版)四、辨析题:第55-56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 55.辨析“任何人不应为他人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8分) 56.辨析“在我国,商标未经注册不受法律保护”。(8分) 五、法条分析题:第57-58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民法理论。 https://www.kaoyan.com/zhuanyeke/zhenti/585f67934d143.html
4.《民法学》专题训练八(2)本试卷为《政治理论》专题训练 第八部分侵权责任法 专题二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侵权责任方式;侵权责任竞合与侵权责任并合;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一般侵权责任类型;特殊侵权责任的类型;侵权责任形态;侵权损害赔偿。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https://www.wjx.cn/jq/88858974.aspx
5.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专业基次模拟试卷(五)54.简述环境污染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条件。 四、法条分析题:第55-56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55.我国《刑法》第389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http://m.tianrenedu.com.cn/bkzl/1497.html
6.工伤赔偿法律法规解读:侵权责任法与工伤赔偿实务指南及案例分析侵权责任法与工伤赔偿实务的关系日益紧密怎样去在法律层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点。本文将从侵权责任法与工伤赔偿实务的角度对相关法律法规实行解读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工伤赔偿的具体规定和实践操作以期为劳动者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各界人士提供参考。http://www.slrbs.com/jrzg/gspcgongshang/269450.html
7.2023年司法考试侵权责任法真题及解析.pdf2023年司法考试侵权责任法真题及解析 .pdf 14页VIP内容提供方:精品文档 大小:564.1 KB 字数:约9.67千字 发布时间:2023-10-09发布于中国 浏览人气:24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2023年司法考试侵权责任法真题及解析 .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03/8135132002005137.shtm
8.案例分析因外墙保温脱落受损后的责任追究问题解答房地产公司称,房屋已全部交付给业主,其已不是房屋的所有人,根据住宅质量保修书的规定,外墙的保修期为5年,现已过5年保修期,房地产公司不再承担保修责任,在过保修期后房屋的维修保养均应由业主自行承担,所以其不是管理人,也不是使用人,《侵权责任法》第85条不适用,不承担赔偿责任;另外如果赔偿了,由于该房屋是由...http://www.nyyintong.com/top/yintong/1301.html
9.法考主观题三大实体法进阶案例分析指导汇览2.根据《物权法》第15条、第187条规定因原告与被告杨明俊、张文祥未进行房产抵押登记,故二被告的房产抵押不发生物权效力,但原、被告的抵押合同关系有效,应受法律保护。被告杨明俊系借款人,其应承担借款本息的偿还责任,不足部分由被告张文祥承担因未办理抵押登记给原告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责任。 3.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机制...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400179098153910784
10.[案例分析题]2016年4日,A市交通部门的交通警察在一次例行突击检查...[案例分析题]2016年4日,A市交通部门的交通警察在一次例行突击检查酒驾车辆时,发现车内携带有面额总计为13万元的100券假币,交警部门觉得案件重大,当即将嫌疑车辆和车内2人(陈某和王某)及13万元的假币等移交该市公安机关处理,经公安侦破和检察机关审理认定,这是一起跨行政区划贩运假币案 。陈某贩运金额为9万元,王某...https://www.shuashuati.com/ti/78a29746039e418888ef121fbc35b798.html
1.(四)侵权法案例分析5篇(全文)(四)侵权法案例分析(精选5篇) (四)侵权法案例分析 第1篇 (四)侵权法案例分析 一.2006年5月31日下午5时40分许,深圳南山区一名四年级的学生小宇在放学回家路上,当经过南山区一栋名为“好来居”的住宅楼前面时,恰好被一块从天而降的玻璃砸中头部,直插入脑门,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南山警方对“好来居”大厦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lxbeig2.html
2.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真题及答案民法湖北成人高考38.简答违约责任的特征。 三、论述题:39 小题,20 分。 39.论述物权的保护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40-41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40.甲女被拐卖后,受乙男胁迫与其登记结婚。两年后,在全国集中 打拐行动中,甲女被解救回家。甲女被解救后第10 天,向法院请求 ...https://hkcjw.com/news_134/137.html
3.2017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专业基础真题及答案法律硕士五、法条分析题 57. (1)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 为。逃逸是指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 的,一般只能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从重处罚情节,按交通肇事罪一罪从重处罚。应在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处罚(情节加重犯)。 https://www.educity.cn/fs/2182569.html
4.侵权责任法案例分析侵权责任法案例分析专题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侵权责任法案例分析相关法律知识,以及提供全国各地的侵权责任法案例分析律师在线为您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 侵权责任方面案例及分析方法 侵权责任方面的案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般侵权的民事责任方面的案例;另一种是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方面的案例。①一般侵权的民事责任的案例及分析方...https://mip.66law.cn/topic2010/qqzrfalfx/
5.网贷触碰到哪几条法律规定,网贷可能触及的法律法规解析3:网贷侵犯名誉权案例分析 4:法律责任和赔偿 5:结论和建议 案件背景 近年来随着网贷行业的迅速发展,网贷行业也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部分不法公司为了追求效果,采用了过激手,侵犯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名誉权的疑问备受关注。下面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网贷侵犯名誉权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 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511064.html
6.沈阳师范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研究成果为专业学位论文。专题研究类、调研报告类和案例分析以及其他合适作为研究成果载体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有所不同,但都应当有作者用以表达研究过程、论证逻辑、观点思想等的文字内容。 论文语言应当精练、合乎语法、文字流畅、结构严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论文篇幅,全日制及非...https://law.synu.edu.cn/2023/0705/c2515a89764/page.htm
7.案例分析司法鉴定与医学会医疗鉴定心情驿站患者,女 46岁,因“尺神经鞘瘤”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尺神经损伤”症状,术后半年没有恢复。现在,患者做了一个“法医”鉴定,结论为“十级伤残”,其律师依据“侵权责任法“人身损害,要求赔付约6.5https://3g.dxy.cn/bbs/topic/2456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