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拒赔案例分析,以及我唯一一次保险补充告知经历分享

买保险要符合健康告知,这个最基本的原则,我相信所有人都是没有异议的。

毕竟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如果大家都不如实告知,带病投保,那么保险公司就离破产不远了,损害的是所有人的利益。

1)我买了什么保险,为什么补充告知?

2)香港保险拒赔案例分析,合理吗?

3)香港买保险,这是我的心里话!

一、我买了什么保险,为什么买?

2015年我自己买了一份香港的重疾险,当时不仅自己投保了,也和身边朋友一起买了,说一下当时我的决策依据:

1、保障足够:

这份香港重疾险保障是足够的,也是当年的明星产品,符合我对重疾险的最基本要求。

2、保费便宜

当时人民币和港币的汇率应该是8折左右,因为香港保单是美元计价,所以能有一个打折的感觉。那时候国内最火的重疾险是华夏常青树2015,对比过后我还是选择香港保险,打折和美元保值回想起来是一个促进因素。

3、重疾险存在分红

国内的重疾险由于监管的原因,是不能存在分红的,但是香港重疾险可以,虽然分红是不保证的,计划书上面的数字可以理解为数字游戏,但是基于我对市场的判断和过往保险公司业绩的考量,觉得有分红还是有优势的。

4、其他因素

更重要的是,我需要深入的解香港保险。

从2014年起,香港保险就火得不行,深圳这边有人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给孩子买个酱油都要跑去香港,作为生活在深圳这个可以半小时直达香港的城市,我不得不考虑一下香港保险。

当时我不知道香港保险能火多久,也不知道香港保险的商业逻辑是怎样,所以我需要通过自己的尝试,亲自跳下水体验一下,才能得到香港保险的最直接的感受,这在我们投保过程中也是很大的促进因素。

所以在2015年,我通过一位专业的保险经纪人,购买了一份香港重疾险,在2015年之前我没有过住院经历,每年除了感冒发烧也没其他的问题,所以健康告知中除了告知了自己的吸烟经历,没有其他多余内容。

二、为何补充告知,担心什么?

那为什么要补充告知呢?主要是陆续从各个渠道了解到香港保险的拒赔案例,让我对自己的保险产生了很多的担忧。

整个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2013年8月,次子(被保人)出生;

2014年1月,次子首次住院5天,父亲(投保人)正在监狱服刑;

主要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其他诊断:幼儿急症、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轻度贫血

2015年2月,父亲出狱,首次见到次子;

2015年9月,父亲为次子投保2份保单:主险为“隽升终身储蓄型寿险(分红型)”,附加险为“子女住院护惠+智安心+终身保医疗+子女意外护惠”,以及“危疾终身保”。

2016年12月-2017年9月,次子经历了第2、3、4、5、6次住院,医疗险全部理赔成功。

2017年9月,次子第7次住院,被深圳儿童医院初步确诊为白血病。

2017年10月,父亲带次子到广州南方医院治疗,再次确诊为白血病。

2017年11月,父亲申请医疗险理赔和重疾险理赔,结果被拒,同时保险公司解除保单!主要原因是首次住院未如实申报。

2014年,作为投保人的爸爸正在坐牢,孩子当时只是因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这种孩子感冒发烧住院太常见了,并且在16年-17年宝宝经历了多次住院经历,医疗险都理赔成功了,但是最后申请重疾险被拒赔。

其实对于这样的结论,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在2016年到2017年,我陆续接到了一些案例,都是由于健康告知存在一定瑕疵,而被香港保险公司拒赔的。

以深蓝君对于保险的理解,其实健康告知无外乎存在两种:

有限告知:也就是询问告知,问什么回答什么,不问就不说;

无限告知:要求投保人将已知和应知的所有情况尽量告知保险人,不得保留。

《保险法》第十六条对此规定: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而个人理解香港保险更加接近无限告知,我们看一下:

投保人必须在此投保书上填报一切有关事项,否则所出保单将无效;

投保人是否曾患有过任何疾病、手术、诊断结果及其它治疗,如有请全部告之。

所以这就给保险公司充分的话语权,因为依据最高诚信原则,不管主观还是粗心大意导致告知存在瑕疵,那么不论过了多久,保险公司一旦发现就有可能存在拒赔。

上面的案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孩子住院是因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这是非常常见的儿童疾病,爸爸当时还在坐牢,很可能不清楚这个情况。

并且后续几次住院医疗险都理赔成功,那么我们可以推断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理赔做了调查,已经知道了之前的住院情况,但是现在却以第一次住院未如实告知为由而拒赔,这种情况如果放到内地我敢说几乎是不太可能出现的,保险的温度如何体现?投保人的利益谁来维护呢?

回到我自身的例子,虽然2015年投保后,在2017年底,虽然已经过了两年,但是仍然为了保险起见,和当时一起投保的朋友一起做了补充告知,目前还在等待核保结论。

我补充告知了什么呢?7年前的门诊检查(膝关节半月板不适),脂肪瘤,以及我不太确定我投保时是否有甲状腺结节,因为当时体检报告根本找不到了。

三、关于香港保险,有什么建议?

说了这么多,深蓝君就是想建议大家,如果投保了香港保险,那么一定要认真的审视一下自己的保单,是否有健康告知瑕疵的地方,不论是否过了两年,保险公司都存在拒赔的可能。

对于内地的消费者,下面这些情况可能并不陌生:

知识有限:很多人医学知识有限,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保险健康问卷的内容;

粗心大意:一些疾病医生已经告知没问题,比如乙肝病毒携带、结节等,自己也会比较粗心大意,在投保的时候会忘记告知;

医保卡外借:很多人的医保卡存在外借情况,所以到底是别人的就诊记录,还是自己的就诊记录很难说清;

销售人员不专业:一些销售人员对健康告知不重视,个别地方仍然存在只要没有住过院,健康告知都填否的情况。

综合上面的因素,所以国内在2009年保险法修订后新增了不可抗辩条款,就是为了限制保险公司的权力,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对消费者进行保护。

《保险法》16条“不可抗辩条款”内容: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两年不可抗辩条款(点击查看分析)对我们投保人是非常有利的条款,避免由于自己疏忽大意导致一些事项未如实告知,只要过了两年不可抗辩期,保险公司没有提出异议的话,那么将来不得以此为拒赔理由。

而且我们可以通过案例看到,很多法院的判决的价值观都是尽量维护投保人的利益,这业符合目前保险行业的当下情况。

反观香港,不可抗辩条款跟内地的有很大差异与不同,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不可抗辩条款进行一些调整,比如有的产品的不可抗辩仅适用于附加险,而主险是不适用的。

而且负责处理申诉的机构,香港保险索赔局仅成立于1990年,经费由各会员保险公司出,更多的是按照行业自律来维持秩序。

在上述拒赔拉横幅的案件中,客户申诉2次,理财顾问申诉3次,保险公司维持原判。随后客户尝试向香港保险投诉索偿局投诉,被告知理赔金额超过100万港币,不被受理。

在这种情况下,深蓝君建议大家,如果投保了香港保险,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健康告知,是否存遗漏的情况,如果存在医保卡外借、结节、乙肝病毒携带、胃炎等等,无论过了多久,请务必补充告知,以免给自己带来没必要的风险。

如果存在较大的瑕疵,我担心会存在上文中拒赔的事件发生,而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四、我的一点心里话:

虽然走在香港街头感觉跟内地其他城市没什么不同,但无论从经济结构还是政治制度,香港和内地都有极大的不同,

随便举几个例子。

法律差异:香港是英美法系,内地是大陆法系,我们所有对于法律的常识和想象,可能在香港都是不适用的,比如法官头上的白色发套,和动辄上千港币按小时计价的律师费用;

医疗差异:香港医生年收入过百万是很容易的,私立诊所非常多,而国内医保制度和医疗体系,更好地满足了普通百姓的就医需求;

金融差异:香港是资本主义社会,港币是和美元挂钩的,企业财团能量极大,金融监管和内地存在根本的不同。

上面铺垫了这么多,深蓝君想说的是,保险是一项融合了法律、医学的金融产品,和去香港买手机、尿不湿有着本质的区别。

选择了香港保险,就只是处于另外一个法律环境下,签订了一份金融产品合同,如果发生了问题,那么维权成本极高。

律师都是按照小时来收费的,每小时几千港元也很正常,如果旷日持久的官司,可能持续几周或者几月也是很正常的。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买了香港保险,在了解香港保险的利弊后,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到符合自己的选择。

五、写在最后:

今天深蓝君就通过自己经历,谈了一些我对香港保险的认识,作为一个生活在深圳,投保过香港保险产品的人,我觉得我的建议是实用的、靠谱的,希望你能感受到。

另外可能大家会好奇我都买了什么产品,这里要跟大家说一下,我买的产品太多了。

因为我要深刻了解保险行业,所以各种类型的保险都买了很多,几年间持续购买的,早已经不是最新产品,就算列举出来,也并不具备参考意义。

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的好意,我始终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深刻了解一件事,一定要深度参与进去,因为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是否值得。

THE END
1.保险学教学案例分析.ppt保险学教学案例分析扬州大学经济学院孔建成谢母诉信诚 300 万索赔案案情简介?2001 年10月5日,投保人谢先生在听取信诚人寿保险公司代理人黄女士对“[运筹]智选投资连结保险”及5个附加险种的介绍后,产生了投保意向。在代理人的协助下, 填写了投保书和健康告知书, 投保主险投资连结保险保额 100 万元、附加险长期意...https://www.taodocs.com/p-41127302.html
2.人身保险案例分析案例二 本案保险合同免责条款是否有效[案情]:2003年9月27日,投保人林光伟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铜梁支公司处为渝B13860号中型货车投保,保险合同约定了第三者责任险,并规定了保险车辆造成本车驾驶人员及其家庭人员的人身伤亡属除外责任。2004年4月6日,因该车转卖,经投保人林光伟申请,被告同意将保险合同转让...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30/16/1971081_73755090.shtml
3.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九、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十、课程结构框架 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通过校内理论授课和实训、校外实践、企业实习,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重疾险故事营销经典保险案例分析100例你是否曾经想过,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疾病,保险的价值究竟有多大?有人说,保险是一张纸,是纸上谈兵。但在现实中,它往往是那份危机中最坚实的依靠。我想通过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故事来引入我们的话题:重疾险故事营销 经典保险案例分析100例。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名叫李女士的单亲妈妈,和她的孩子依赖着仅有的一...http://www.zhongxinlm.com/yinxiao/21709.html
2.保险案例分析答案要点6篇(全文)保险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第四章 一.CASE 3带病投保时无意未告知,该不该赔? 案情简介: 2000年1月,陈先生因患肌肉无力症在家修养,有一天,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梁某聊起了保险的事,陈先生心想,自己身体不好,不如投一份保险,也好有个保障。于是,便委托业务员填写了投保书,投保书的健康状况栏的询问事项为:0——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g3oaeib.html
3.保险险种设计案例分析报告.docx保险险种设计案例分析报告《保险险种设计案例分析报告》篇一保险险种设计案例分析报告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其核心在于为投保人提供针对特定风险的保障。保险产品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风险特征、法律法规等多种因素。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保险险种设计案例为基础,分析其设计思路、市场定位、保障...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4505681.html
4.对保险的体会心得xxx老师的教学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注重案例教学,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 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难点讲的非常细致。 2、通过学习使我们对保险公司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保险学这门课有了一个比较具体、形象化的认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3、在保险学案例分析中,xx教师通常不给出标准答案,先启发我们思考再总结归纳...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2191297.html
5.3.15专栏以案说险:离婚了,保险怎么分南方plus案例分析 李女士婚后给小孩买了一份人身保险,李女士为投保人,小孩为被保人,指定丈夫为身故受益人。后与丈夫离婚,约定由李女士抚养小孩,并协商保留保单,但未重新指定保单身故受益人。多年后,小孩因一场车祸意外身故,李女士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审核相关材料后判定,前夫是唯一指定身故受益人,且保单生效后李女...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18/c6316584.html
6.《保险学》案例《保险学》案例第三章保险合同一、案例分析 案例1:未缴足保险费怎么赔? 某地个体运输户王某,于1998年12月份将一辆16座面包车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险金额为12万元,应付保费2850元。当保险单填妥向王收费时,王声称钱未带够,因急于出车,要求先将保险单给他,下午再将其余的钱交来,接着...https://doc.mbalib.com/view/ebf56fdcae66ca8921c017cd38bced7b.html
7.渝粤题库陕西师范大学292221保险学Ⅰ作业(高起专)《保险学Ⅰ》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比例再保险 2.保险深度 3.保险利益 4.履约终止 5.再保险 6.弃权与禁止反言 7.保险代理人 8.近因 9.保险密度 10.定值保险 11.人寿保险 二、填空题 1.保险赔偿方式主要有 、、 三种。 2.风险因素可分为 、和。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420149
8.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北大经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本科生队伍将平时所学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灵活地运用于案例分析,加深了对于风险管理实际运用场景的理解,并通过和国际评委以及专业人士的当面交流获得积极反馈,拓展了全球视野,加强了理论和实践相连结。参赛队伍获得了挑战赛八强的优秀成绩,体验了开放、创新的比赛氛围,并很好地在国际比赛中展现出...https://econ.pku.edu.cn/ccissr/zxdt/370192.htm
9.河南法院2013年度案例分析报告为进一步创新案例工作机制,深度挖掘案例资源,充分发挥案例总结司法经验、指导司法审判的功能,推动案例指导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在全国率先实行“年度案例分析报告”制度,旨在对各地上报的案例进行归纳梳理,总结编报特点,提炼审判难点,提出对策建议,强化案例指导。2013年底,在各中院上报年度案例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河南法...http://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5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