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银保监会颁布了保险新规,所有互联网产品都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陆续下架,这其中有不少对消费者而言是物美价廉的产品。
先带大家看看平安最王牌最出名的产品——平安福,就能把其他产品的尿性整清楚了
2019新年伊始,平安就带着它的大将——平安福2019(以下简称“平安福”)来征战沙场了。
虽然这个系列的产品一直缺陷多多,但靠着“大公司”“大品牌”的理由还是完成了横扫市场的壮举。
新的一年,它完成了所谓的“升级”,又准备在各位不懂保险的小白身上“狠捞一笔”!
先爆点猛料!相对于其他热销产品来说,平安福的“硬伤”总结起来就这三句话:
保障,不太全面
保费,不太划算
等待期出险赔付?不太走心
如今,平安福2019将在2021年12月31号前停售。
借着这声势,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产品值不值得停售前入手,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暗坑?
测评角度
平安福升级背后那些“不方便透露”的秘密...
为什么网上总说平安福的保障“不太全面”?
平安福最致命的不足竟然是这个?
从被平安福戏耍的经历,说说选保险产品一定要避开的四大误区!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一切以条款说话:
小结:
疾病种类从80种重疾+20种轻症,变成了100+30种;
增加了癌症专项保障;
亮点:70岁前,轻症理赔一次,重疾&身故可增加20%保额。
乍一看,好像疾病保障种类更多,保障范围更广,保障力度更强了?笑而不语,后文我们再慢慢细数这些“看起来更好”背后的套路。
咱们先看升级后最良心的部分——等待期内出险终于不是赔现金价值了。一般来说,等待期内出险,各大保险公司都是返还保费,合同终止,但平安福在此前一直都是只返现金价值。举个例子,30岁男性,一年交18012元保费,等待期内返还现价,仅返还1200元,只有保费的7%不到。凭良心说,这一升级真的是造福消费者!
这么看来,是不是平安福转性了?
不,它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
为了方便接下来的讲解,这里先给大家划几个重点:
国人最高发的四大轻症,依然不保,赔付比例还是一样的不尽人意;
附加癌症专项呵护理赔条件严苛,流于表面缺乏诚意;
额外福利噱头大于事实,绝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达到。
我们来一项一项看看,到底网上说得对不对——
◆重疾
要知道,国家规定所有重疾险必须保障的25种高发重疾,已经覆盖了95%以上的重疾风险。
所以平安福从保80种重疾加到100种,哪怕下一版再加到120种,也没有带来什么实际的优势。
而且,它的重疾只赔一次,这个赔付次数可谓配不上它的价位。
◆轻症
轻症保障,国家没提供强制性标准,所以往往坑最多,也是网上抨击平安福最多的方面。
平安福的这次升级,从原本的20种轻症加到了30种,老实说,单看数量也只算是中规中矩。
然而更令人不安的是,中国人最高发的几种轻症,它都不保!
不仅如此,这款平安福2019还有不少缺陷,看了下文后你就明白为什么我劝你停售前谨慎入手了!
投保规划|不同年龄段如何规划保险?投保原则|必须知道的科学投保五大原则!投保原则|这样的投保原则才正确!保费返还|挑返还型还是消费型,哪个更好?服务对比|从保险公司投诉率,看服务好不好!产品匹配|买保险都在同一家公司好不好?购买渠道|线上购买和线下购买,哪个更放心?保险合同|教你辨别保险合同的那些坑!
保险方案|今年高性价比保险方案推荐!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怎么选才不会亏?健康告知|投保时,健康告知有什么小技巧?保费豁免|保费豁免好不好,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选吗?受益人|如何指定保险受益人?保额规划|保额要买多少才合适?轻症选择|重疾险的轻症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多次赔付|重大疾病险多次赔付比单次的更划算吗?
保险理赔|理赔案件发生后,应该如何去理赔?理赔资料|理赔资料一般有哪些,有什么要注意的细节?续保缴费|保费忘记交,保单状态会失效吗?保单管理|保单自已管理,理赔时,家人不知道咋办?理赔纠纷|出现理赔纠纷的正确操作流程!保险退保|保险退保时要留意哪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