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今天就以一位客户的真实案例,带大家看清楚全额退保的骗局!
2016年11月,平安客户张阿姨投保一份意外和重疾的保障型保险产品。2020年1月,一位自称是“代理退保”机构的负责人徐先生与张阿姨取得联系,声称可告知“如何投诉平安保险公司最有效”并为其拿回所有保费,骗取张阿姨信任后,索要了其身份信息和保单信息。
随后,代理黑产徐先生通过恶意投诉等方式向平安保险公司施压,同时隔离平安保险公司与张阿姨的任何联系。平安保险公司多次联系张阿姨无果,且通过与系统留存影音资料对比,判断投诉人员非张阿姨本人。为保护投保人财产和信息安全,平安保险公司拒绝了黑产诉求。
在得知被骗后,张阿姨与平安保险公司取得联系。随后通过法院诉前调解的方式,平安保险公司与张阿姨就保单问题达成一致。
对于消费者来说,市场上销售的保险产品都是具有一定保障价值的,任何需要收“手续费”的“代理退保”行为都会直接导致消费者的损失而非收获。消费者选择“代理退保”,都会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保单信息交给退保中介,一旦不法分子将信息泄露,可能将您的个人信息用于电信诈骗、小额贷款业务,更有可能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代理退保”行为,是退保中介打着“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旗号的骗局,以此来收取定金、手续费等,一旦陷入圈套,损失的资金很难收回。如保险消费者在退保中介的唆使下对保险机构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或伪造不实信息恶意诬告,保险消费者可能在不经意间已经参与了违法勾当,可能受到被行政处罚的风险。
保单等重要的金融单据包含重要个人信息,消费者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以及敏感金融信息等。不要将自己的银行卡号、账户密码、安全码、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保险合同等重要个人信息随意透露或者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非法使用,蒙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