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或是保险新消费的元年,一方面去年国内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另一方面,今年5G等新基建将会加速落地,助推保险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但在此之前,必须面对的是,保险业正经受着疫情的考验:不仅原先的“开门红”受到影响,而代理人作为保险行业的基石,线下展业遇困更是让保险业增长受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新技术和新模式走向舞台,各种无接触、云端化等线上消费渠道不断涌现,在线投保等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异军突起,保险行业的互联网化趋势加速。
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觉醒,保险营销新生态或许已经来临。其中,代理人展业模式的转变尤为深刻,未来他们将如何应对i云保经过多年深耕,敏锐察觉市场变化,在5月18日召开战略发布会明确其战略布局:数据驱动精细化运营、科技全链赋能从业者、组织创新推动新模式。上述战略将为保险营销生态的构建提供新的动力。
同时,发布会上发布三大战略计划:“活水计划”破局保险从业者获客难问题,云3用户服务品牌一站式支撑从业者服务消费者难的问题、以数据决策保险产品设计,深挖消费者需求,使产品更好的满足其保障需求。
优化传统“金字塔结构”,扁平化保险代理人新尝试
保险线上化势在必行。4月3日,银保监会财险部下发《关于推进财险业务线上化工作征求意见的函》,为保险的线上化服务转型指明方向,并提出到2022年,车险、农险、信用保证险、短期意健险等业务线上化要达到80%的目标。
作为保险行业的基石,代理人也进行了展业渠道的调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代理人调整更多出于疫情原因,但实际上线上展业已经成为保险代理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从代理人现状来看,流失率高,平均有70%,同时收入少、效能低;与此对应的消费者体验感,则是服务差、延续难、保费高。而用户消费习惯改变,再加上互联网科技的崛起,线下展业的比例将会一步步压缩。
基于对上述需求的洞察,i云保通过融合数字化驱动,提出服务在线展业全流程的整体战略。i云保通过营销力赋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并提供前台支撑业务拓展、中台支撑保单成交、售后支撑服务保障全流程线上化的技术保障。经由互联网销售及服务行为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对传统“金字塔结构”做出行业扁平化保险代理人的尝试。
李哲介绍,扁平化的组织创新,一方能够为合作的保险公司带来更低的营销成本,完全激发保险代理人的自身意识,帮助其获得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能够在提高产品性价比的同时,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代理人如何从线下到线上数字时代解锁获客难题新玩法
去年国内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再加上今年5G等新基建加速落地,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觉醒,保险营销将面临新生态。
保险中介因天生贴近用户的优势,未来将成为我国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2013年,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仅为290万,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为871万,此外,还有专业代理机构销售人员334万,经纪机构执业人员23万,公估机构执业人员2万,中国保险行业总体在册人员将超过1200万人。
但相比于代理人5年3倍的增速,新单保费增速却稍显孱弱,从2013年的5000亿元到如今的1.14万亿,代理人展业的获客难题展露无遗。
而针对这一难题,i云保发布了“活水计划”——通过各C端用户平台寻找合适的渠道合伙人,比如与包括抖音、垂直社群、电商平台等多渠道合作后,向符合要求的代理人定向输出稳定持续的意向客户资源。同时,从平台接入流量,通过线上用户问卷的形式勾勒用户个案的需求和形象,推荐合适的代理人进行触达和服务,在社交端完成转化,最终实现成交。
李哲透露,在目前的渠道合作基础上,未来i云保还将会拓展更多渠道,为代理人输送定向客源,帮助他们在有客可谈的前提下,提升展业能力。与此同时,i云保还为用户打造的激励及成长制度,越高勋章等级的用户可获得更多获客资源、个人推广资源、现金及福利方面的支持。
除此之外,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的场景化落地不断深化,也对保险代理人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提出了要求。除了代理人自身心态调整之外,更考验公司线上课程培训、管理能力以及企业前期的科技积累。
为此,i云保发布了用户服务品牌的发布,包含培训、智能客服、代理人扶植计划、理赔系统等几个板块,通过对展业全周期的赋能实现i云保代理人的持续成长。
“数据驱动运营,科技赋能产能”,科技进步为代理人组织扁平化带来契机,扁平化的组织为科技的落地加快了脚步,两者相辅相成,i云保希望能够与保险从业者共同努力,为消费者带来了更符合需求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更完整的保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