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宣传到销售,我懂得了保险为什么很像“骗局”寿险展业人寿保险产品保险公司

少年时代,因为爷爷曾是保险理赔员,我对保险印象很好。高考后,一心想读金融投资的我因为分数原因被录取到保险学专业。学习期间,我听到了很多关于保险业的负面新闻,比如“投保容易理赔难”、“保险是骗子”,我逐渐瞧不上保险,一毕业就投奔了教育培训行业——不止我远离了保险,大学毕业时,同班同学干保险的没几个。

2010年底,一个朋友提起保险公司内勤工作稳定,觉得事业上升空间有限的我想到了自己的专业,决定试试。两个月后,我应聘到一家全国性的寿险公司做内勤,这家公司业务规模排名行业前七,当时在省内有内勤员工500多人。

“内勤”在保险行业里特指合同制员工,以此区别“外勤”——即大多数客户接触到的保险业务员,俗称的“保险代理人”,他们签订的是代理合同,是保险产品的经销商。

保险理赔流程是模式化的:客户报出险,理赔员探望并了解情况,指导客户收集资料,核定理赔额,然后呈报分管经理、分管总经理、总公司理赔中心,层层审批。理赔是保险价值的“活见证”,我作为宣传岗,必须了解理赔,所以入职半年后,我就与负责核保和理赔的业务管理部的人混熟了。

公司在本地的客户很多,小额理赔每个月都会发生,大多是医疗补贴、医疗费报销的理赔以及年金类产品的到期给付。大额理赔每年也都有发生,通常是人身意外、重大疾病一类,因为理赔额度高,客户家庭受到的冲击大,管理赔的李经理基本会亲自上门慰问并送赔款,我作为宣传岗,也需随行见证。

2011年秋,我第一次提着果篮,跟随李经理、保险业务员秦姐去医院探望重病的客户。接过李经理拿出来的理赔通知书,病人的妻子突然抓住秦姐的手,眼眶也红了:“那时你劝我给他买20万,我觉得贵……我,该听你的,买20万就好了。”

此情此景下,说什么都是徒劳,空洞地安慰完“好好养病,10万元理赔款明天入账”后,我们退出了病房。走出住院楼,秦姐才说:“那时我做了20万的‘重疾计划书’,可她不想花那么多钱。也是想不到,她老公才30几岁,孩子还没上学。”

李经理停顿了一会才说:“大多数人都这么觉得的,哪有这么倒霉呢。”

“是啊,幸好她还给老公买了50万寿险,万一……有了保险金,好歹能支撑几年。”

旁听着,我才得知,病床上的男人是某银行的小领导,正在事业上升期,却突然确诊癌症。妻子是家庭主妇,孩子不到6岁,他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那时还没有众筹一类的渠道,我想起那个女人掩不住的悲怆,第一次觉得保险是有点用的。

次年6月,我又一次参加理赔。跟之前的情况类似,作为家里经济支柱的男人突然去世,孩子才1岁多。李经理说:“像他们这种家庭,经济支柱一定得买份保险,要不出了事……”

我想着这两对孤儿寡母,突然想起关于保险起源里的某些描述:古老的地中海沿岸,出海为生的渔民们遇上风暴经常船毁人亡。男人没了,一家子的生计就会陷入困境。于是有人发起互助会,渔民们各自交一些钱给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代管,并约定,有会员遭遇意外而罹难,就从互助金里拿出一些钱资助他的家人渡过难关。从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到近代保险,关于保险的起源无论如何演变,初衷都是互助共济、风险分担。

回想着曾经的学习,对照理赔的见闻,我对保险有了新的看法:生命无价,并非用金钱可以计算。但对遭遇变故的家庭,一笔保险金能提供额外的经济支持,比之空洞的安慰与同情,还是有用些。

回到公司,我利用职务的便利翻看了一些理赔记录,并从理赔员张戈那里了解到更多理赔实务。

销售、核保、理赔和客服,是保险公司业务运转的核心。销售负责卖保险,在架构上有销售内勤(负责销售管理、产品培训、营销策划、外勤人员管理)以及销售外勤(保险业务员);客服负责保单质检和保全服务,包括投保回访、退保、保单贷款、保单事项变更(变更受益人、变更投保人、变更银行账户各项);核保与理赔一般归属业务管理部,负责保单承保之前的核保,出险之后的理赔。

通常来说,消费者购买保险接触到的都是保险业务员。为了与客户建立长期联系,保险业务员大都乐意为客户跑腿,从投保、保单递送,到续保缴费、理赔,基本上都可以由业务员代办。

而消费者们最关心的,自然就是保险理赔了。

“每个月都有理赔,那理赔要多少天?”我问张戈。

“以前流程比较长,现在很快。只要资料齐全,从提交到审批打款,最快2小时,最慢10天。”

有些惊讶理赔的时效,我想起那些负面评价,干脆问:“你们不会变着花招拒保?”

他一愣,哈哈笑了一会儿才低声解释:“我们都是拿工资的,节省的理赔款又不会发奖金,有必要吗?除非是骗保,没有理由不赔的。”

“真的有骗保?”

“有的。理赔审查主要看是否符合合同约定,重疾险要甄别带病投保,寿险就是甄别恶意骗保,条款里的责任免除项都要查的。”想了一下,他又说,“很多外行认为,客户病了死了还不赔,很没人性。但保险公司运作的基础是从客户交的保费里提取风险金,符合出险条件的就赔偿。既然风险金是所有客户的钱汇集的,带病投保和恶意骗保对其他遵守规则的客户很不公平。”

我点头。

“我们内部有一个说法,‘为客户寻找理赔的理由’。如果拒赔,我们都是很谨慎的。上头还有保监局,没有充分的理由就拒赔,客户肯定投诉的。”

“如果理赔那么公正,为什么很多人说保险是骗子,还说理赔难?”

张戈耸耸肩:“问题不在理赔,你去问销售部。”

我没来得及去深究销售部的事,只是借职务之便,学习了更多的理赔细则。这一年,我给自己买了两份保险:意外和重疾。

2

一天,我去销售部“串门”,产品专员小刘拿给我一款“很好的重疾险”,但我没看出来这产品好在哪里。

“甄别保险产品好不好,主要看‘杠杆率’和‘现金价值’:杠杆率就是支出多少保费、得到多少保额;现金价值就是退保时能退回多少保费——杠杆率越高,产品越好,因为花小钱办大事;现金价值越大,退保损失越小,购买的风险就越小。”

翻开产品手册,小刘指着一张表:“这就是现金价值表,每一份保单里都有的。不同的费率、年龄、性别,现金价值都不同——瞧,这款产品的现金价值高得很,投保第18年就超过了所交保险费,如果退保,一点也不吃亏。”

揣摩半晌,我细问各种保险的现金价值。小刘说,大多数产品现金价值都不高,退保必定有损失。又说:“我们一般都建议先购买‘保障型产品’。无论哪类产品,年龄越小,杠杆率肯定越高,但现金价值与产品设计有关,每个产品都不一样,所以要看清楚。”

“那你培训……教他们甄别产品吗?”

她笑笑,不回答。我不再问,却猜测:培训内容没有产品甄别,大多数外勤学不到。因为公司的销售模式是“公司主推什么,培训就教什么,外勤就卖什么”,所谓术业有专攻,销售、培训各司其职,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流水线作业模式。所以小刘作为培训,必须懂得甄别产品,但外勤们没有必要。

没多久,我去闺蜜小美家跳形体操。看到小美的女儿手舞足蹈地模仿我们跳操,我想起理赔时的见闻,就问她家有没有买保险。小美说只有老公给女儿买的一份保险,但不知道具体内容。

“你不知道还买?”

疑惑地想了想,她翻出一份保单——那是一份分红型两全保险,身价10万,附加重疾20万,交20年,每年5000元保费。

交费20年、保障20年,这个保单等于是存钱了,感觉有点鸡肋。虽然20年后返还10万元保费,但如果交3000元保费、交费20年,就能做成30万的终身型重疾险了——而且大人没有,先保孩子,颠倒了。

想着学到的产品知识,我翻了个白眼,认真地问:“那个保险业务员没告诉你们买保险是有顺序的?”

小美摇头说,保单是她老公拿回来的,说是朋友的熟人介绍买的,爱女情切,她老公问也不问就掏钱了。小美不懂保险,保单都没看过,只知道买给女儿。

真是无语了,我干脆做了知识普及:“保险的首要功能是隔离经济风险,包括重疾、意外这些。你老公在单位有保障。你呢?孩子还小,她的未来全靠你们,所以先保大人,再保小孩。”

听完我的分析,小美惊讶万分:“教育金不用买?”

“先完善‘保障(意外、人寿、重疾、医疗险)’,有余力了再买教育金——那叫年金险。”

我告诉小美,她女儿的保险保障期限短了些,但退保会损失,可以先用着,以后再调整。然后,建议她替自己考虑一下。

一个月后,在我的建议下,小美为自己投保了重疾人寿混合险。

2013年春,一名客户把公司投诉到电视台,理由是“服务差,销售误导”——2012年秋天,公司通过银行转账代扣了客户的续期保费,因为流程出错,多扣了1万元,但客户和公司都没发现。4个月后,客户发现缴费多了,要求退费,退费的流程冗长,将近1个月才办妥。

本来,退了费,只要道个歉,再送点小礼物就能安抚好客户。可经办业务的销售部内勤却毫无歉意,退费到账也没通知。客户被惹毛了,提出退保。那是一份年金险,中途退保,已交保费的损失高达50%。客户更加生气,干脆投诉到电视台。

对这项投诉,经办的同事认为“扣错费,退还了”,“退保损失,很正常”。但客户说自己不知道退保有损失。

在保险销售误导的舆论风潮下,无论客户是不是撒谎,我们公司流程出错也是事实。这样的事件投诉到电视台,记者自然会抓住,我在其位谋其责,只能尽力去“摆平”。

风波过去了,我给总公司写舆情报告,想着入行以来听到的各种负面新闻,又想起张戈的话,暗道:看来,负面报道的真正源头不是理赔和客服,而是销售。可业务培训和承保流程,总公司有一系列指导文件,是不是因为外勤团队良莠不齐呢?

我一时理不清因果,但没想到,我很快就有切实的经验了。

3

2014年秋,公司进行中层经理的调整,我未能升职,自觉没前途,一气之下递交了辞职信。考虑着出路,我想起了一件事。

此前,我给资深业务员龙姐介绍了一个咨询年金险的客户。龙姐很快签单,并拿给我一笔佣金。公司内勤卖保险是很正常的,但只能“挂单”给外勤。通常的潜规则是,这一单首年的佣金归内勤,之后4年的续期佣金归外勤。我做内勤,每月到手的工资不足6000块,只签了一张保单,就多挣了4000,真是意外惊喜。

在保险圈子久了,我没那么排斥销售了,厌倦了无休止的加班,想着那些“绩优业务员”的高收入和来去自由,我决定尝试一下做保险销售。

直到这时,我才算彻底了解到了保险销售的门道。

个险销售本部单独设立在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分为内勤区和外勤区。外勤队伍庞大,以“团队”进行管理,我加入的,是“绩优明星”张姐的团队。张姐是元老级外勤,过去4年,每年的年收入都超过200万。但我加入这个团队,不是因为她很牛,而是因为“续期外勤”的新人能享受半年的责任底薪。

第一天报到,我见到了几个组员,其中两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和我一样是新人。

续期团队建立之初,是为了服务个险的“孤儿单(原本的保险业务员离职,客户的保单就没人提供后续服务的情况)”,在服务的同时,偶尔有机会能促成客户的第二次、第三次投保。后来随着业务竞争的加剧,公司开始加大了这个团队的建设,所以,“续期外勤”本质上也成了保险业务员,没有出单,就没有佣金。

张姐很快拿来一叠产品资料,简单讲解了一下当前的主推年金产品“财富X”,就让我们盘点亲朋好友,开发“缘故单”:“你们3个新人要争取当月转正,拿到底薪!”

缘故单是行业术语,就是“亲朋好友的保单”,对每一个新入行的业务员,向亲朋好友推荐购买保险,都算是一条开单的捷径。

外勤在管理上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称为“基本法”,它规定了从见习业务员到正式业务员,再到业务主任、营业部经理的晋升路径,各个职级都有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以3个月为周期,不达标者降级,级别降为0就自动清退。我此时就是见习业务员,级别为0,转正的条件是“3000P实动”——即要有客户年交保费大于等于3000元,缴费周期大于等于10年;3个月内达不成,直接清退。

表姐早就给自己和小孩买了保障型保险产品,她收入不低,也有心给孩子买一份年金险攒钱,可我们公司“财富X”的收益满足不了她的预期。表姐夫是个“坚定的保险拒绝者”,他笑说:“买什么社保,还不如多存钱。你们都……不会算账。”

他没把那个“蠢”字说出口,但言下之意,大概是说买商业保险的人比买社保的还蠢。我明白,他跑生意多,算账精明,觉得买保险不如投资开厂做生意、股票炒期货,只要赚钱多,什么风险都能扛得住。

作为富裕阶层,这个观念诚然没错。我没有争辩,礼貌地告辞。毕竟,一个做生意的老板,不用像普通人那样疲于供房养娃,普通人单靠储蓄和理财,很难为自己和家人存上几十万医疗金,预备其他风险的冲击。

把每年投入不同保费与不同的缴费期限组合起来,再对照假设年收益率,年金险确实类似保本型低风险长期理财。“趸交200万”和“每年缴费20万、交费10年”相比较,同样持有20年,前者的账户收益比后者高得多。从理财的角度考虑,趸交的收益最有利,因为缴纳的保费越少,回报就没什么亮点。

我想了下,自己的熟人大都是工薪族,保障没做好就去买年金险,不合适。我决定除非必要,不再向亲友们推荐年金险。

第一个月,我没有开单。第二个月,我卖出两份重疾保单,一份是朋友杨杨买的,另一份是老同事介绍的。然后,我转正了。与我同为新人的两个大学生,一个用“自保件(业务员为自己投保的保单,也计算业绩,享有佣金)”也转了正。

而另一个叫小方的女孩,参加了“快速成交”,还没有收获。

THE END
1.保险公司营销模式保险公司的营销模式是指公司为了吸引客户、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方法。保险公司通常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营销,包括线上线下渠道。在线上方面,保险公司会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通过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广告等方式吸引潜在客户。同时,保险公司也会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提供在线投保、理赔等服...https://m.xyz.cn/toptag/baoxiangongsiyingxiaomoshi-139998.html
2.保险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首发论文摘要:2005年中国的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北京保险市场主体已呈现多元化态势,竞争日趋激烈。中航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兴的公司,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出适合北京保险市场的营销策略,壮大实力,是公司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通过在中航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实习和调查研究,本文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出发,对“北京...http://www.paper.edu.cn/html/releasepaper/2008/11/135/
3.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管理的通知...各财产保险公司、各保监局: 2007年,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开发和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7〕32号,以下简称《通知》)后,部分保险公司对电话营销业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进一步完善电话营销专用产品管理制度,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电销专用产品管理,不断促进保险公司营销方式和...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831559.htm
4.保险公司营销宣传合规管理办法.doc保险保险公司营销宣传合规管理办法.doc 15页内容提供方:有志者事竟成 大小:31.41 KB 字数:约5.96千字 发布时间:2023-05-29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23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保险公司营销宣传合规管理办法.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26/5234013140010213.shtm
1.保险公司营销思路保险公司营销思路旅游与保险公司营销方案 少儿保险营销方案介绍每年暑期来临之际,是营销员提升业绩的好时候,也是少儿保险营销火热期。少儿保险营销方案之巧借节日展业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节日庆祝活动为业务伙伴提供拜访特定人群的借口和理由。除了公司出面组织的少儿保险营销方案外,业务伙伴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爱好...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topics/426683
2.保险公司营销推动方案(2篇).docx保险公司营销推动方案篇一保险公司营销推动方案一、引言随着保险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保险公司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了有效吸引潜在客户,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及实现业务持续增长,我们制定了本保险公司营销推动方案。二、目标设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行业标杆。扩大市场份额,增加新客户数量。提升客户...https://m.renrendoc.com/paper/334279288.html
3.保险公司客户营销6篇(全文)保险公司客户营销 第1篇 对公客户营销时机选择 银行对公客户的营销时机的选择,对营销成败有直接和重大的影响。总的来说,当公司或公司高层人员发生各种“变化”时,就是银行进行营销的好时机。具体来说主要抓住以下时机: (一)当公司财务实权人物发生重大人事变动时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wwe6js0.html
4.保险公司的支公司和营销服务部的区别5、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申请设立分支机构。营业部、营销服务部不得再管理其他任何分支机构。6、...https://www.64365.com/question/11566566.aspx
5.监管之声:监管引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深化营销模式改革推动保险...相较于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不仅可以消弭保险公司营销员只能销售单一保险公司产品的局限,且更容易发挥自身规模小、机动灵活的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和市场形势积极调整营销机制,在满足保险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调研发现,辖内部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坚定个险团队培育的战略定力,聚焦营销机制转型和营销人才...http://www.cisf.cn/fxgc/zdtj/3862.jsp
6.保险公司中秋节营销方案(精选5篇)中秋节,顾客顾客,关联关联,联络联络,密不可分密不可分,协作协作,开心开心,蒸蒸日上,发家致富发家致富,祝福祝福,幸福幸福,团圆团圆,高高兴兴。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险公司中秋节营销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险公司中秋节营销方案1 ...https://www.ruiwen.com/word/baoxiangongsizhongqiujieyxfa.html
7.银行营销保险话术营销员:就是我们保险公司呀,我们最近推出了银行保险储蓄,针对的就是银行储蓄,可以保障我们财产的安全哦。 客户A:保险公司怎么也有储蓄呢? 营销员:保险除了保障之外,还有理财的作用哦,保险储蓄给您的利益是本金+利息+保障(分红),这样算来比银行还划算哦,其实,我们挣钱无非是为了孩子,为了老的时候有钱花,不是吗? https://www.unjs.com/z/80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