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最值钱的就是用户数据。拥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做定向的产品推广,还可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营销。“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死守“这些用户数据,因为它们可以变现。”保险行业人士说。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而言,信息泄漏有两个渠道:一是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和部门的“内鬼”,涉及电信、银行、工商、民政、保险等多个行业和部门;二是某些网站主动售卖用户数据。那些花高价买了用户信息的人,会想办法再兜售,导致用户信息多次转手泄露。
过度营销
面对保险公司“狂轰滥炸”式的产品推销,大多数市民都表示:“如此推销,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结症
一方面是保险公司需要用业绩来证明自己,一方面是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公司在规范销售的同时用数据来说话。“在保费业绩下滑和保险投诉率上升的双重前提下,如果从营销模式和从业人员团队管理方式的角度双双入手调整,我想扰民推销保险的现象应该会好一些。”
信息泄露风险
面对电销扰民现象,保监局不仅出台了政策进行规范还明确了受到骚扰可以投诉,而各地方保险行业协会也都出台了自律公约。但是电销扰民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治,除了保险公司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则是客户信息被泄露。
随后,记者通过网络与一个名为“数据资源”的工作人员联系,对方称他们手里有最新的车主资料,一条信息0.3元,如果万条以上则0.1元一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