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本角度分析,甲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
购置成本=年需求量×(单价+单位运费)=720×(3000+100)=2232000(元)
经济订货量==60(吨)
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2×500×720×200)1/2=12000(元)
最佳订货次数=720/60=12(次)
每天消耗量=720/360=2(吨)
不设置保险储备时:
缺货成本=(2×30%+4×20%)×12×50=840(元)
保险储备成本=0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840(元)
设置2吨的保险储备时:
缺货成本=2×20%×12×50=240(元)
保险储备成本=2×200=400(元)
设置4吨的保险储备时:
缺货成本=0
保险储备成本=4×200=800(元)
经比较,设置2吨保险储备时的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和最低,应设置2吨的保险储备。
方案一的总成本=2232000+12000+640=2244640(元)
经济订货量==30(吨)
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2×100×720×200×(1-2/10)]1/2=4800(元)
方案二的总成本=720×(3300+20)+4800=2395200(元)
方案一的总成本低于方案二的总成本,应当选择方案一。
甲公司按“2/20、N/40”的信用条件购进原材料一批,则该公司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一年按360天且按单利计算)为()。
24.49%
36.73%
18%
36%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2%/(1-2%)]×[360/(40-20)]=36.73%。
甲公司在生产经营淡季,需占用1800万元的流动资产(全部为经营性资产)和2850万元的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高峰期,会额外增加800万元的季节性存货需求。企业目前有两种营运资本筹资方案。
要求:
营业低谷时易变现率=(5100-2850)/1800=125%
营业高峰时易变现率=(5100-2850)/(1800+800)=86.54%
营业低谷时的易变现率大于1,所以甲公司采取的是保守型的营运资本筹资策略。
营业低谷时的易变现率=(4350-2850)/1800=83.33%
营业高峰时的易变现率=(4350-2850)/(1800+800)=57.69%
营业低谷时的易变现率小于1,所以甲公司采取的是激进型的营运资本筹资策略。
方案1筹资风险小,但资本成本高,收益低;方案2筹资风险大,但资本成本低,收益高。
假设该零件全年共需耗用5400件,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5元,单位缺货成本为4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保险储备时,最小增量为15件。
零件每日需要量=5400/360=15(件)
自制情况下的最低总成本=20×5400+=109200(元)
外购情况下的最低总成本=18×5400+=99000(元)
不考虑缺货的影响,外购总成本低于自制总成本,甲公司应选择外购方案。
外购的经济订货批量==360(件)
一年订货次数=5400/360=15(次)
①如果不设置保险储备量,则:
每次订货的缺货数量=15×0.3+15×2×0.15+15×3×0.05=11.25(件)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4×11.25×15+0×5=675(元)
②如果设置保险储备量15件,则:
每次订货的缺货数量=15×0.15+15×2×0.05=3.75(件)
(提示:如果设置15件保险储备量,当到货延迟天数为1天时,不会发生缺货;当到货延迟天数为2天时,会产生一天的缺货量,即缺货15件;当到货延迟天数为3天时,会产生两天的缺货量,即缺货15×2件。)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4×3.75×15+15×5=300(元)
③如果设置保险储备量30件,则:
每次订货的缺货数量=15×0.05=0.75(件)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4×0.75×15+30×5=195(元)
④如果设置保险储备量45件,
每次订货的缺货数量=0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4×0×15+45×5=225(元)
甲公司是一家汽车挡风玻璃批发商,为5家汽车制造商提供挡风玻璃。该公司总经理为了降低与存货有关的总成本,请你帮助他确定最佳的采购批量。有关资料如下:
(1)挡风玻璃的单位进货成本为1300元。
(2)全年需求预计为9900块。
(3)每次订货发出与处理订单的成本为38.2元。
(4)每次订货需要支付运费68元。
(5)每次收到挡风玻璃后需要验货,验货时外聘一名工程师,验货需要6小时,每小时支付工资12元。
(6)为存储挡风玻璃需要租用公共仓库。仓库租金每年2800元,另外按平均存量加收每块挡风玻璃12元/年。
(7)挡风玻璃不仅是易碎品,此外还会受潮“发霉”,损坏成本为进货成本的1%。
(8)公司的年资金成本按进货价值的5%计算。
(9)从订货至挡风玻璃到货,需要6个工作日。
(10)在进行有关计算时,每年按300个工作日计算。
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38.2+68+6×12=178.20(元)。
每块挡风玻璃的变动储存成本=12+1300×1%+1300×5%=90(元)。
经济订货量==198(块)。
与经济订货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17820(元)。
再订货点=9900/300×6=198(块)。
甲公司目前有一个好的投资机会,急需资金1000万元。该公司财务经理通过与几家银行进行洽谈,初步拟定了三个备选借款方案。三个方案的借款本金均为1000万元,借款期限均为五年,具体还款方式如下:
方案一:采取定期支付利息,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的还款方式,每半年末支付一次利息,每次支付利息40万元。
方案二:采取等额偿还本息的还款方式,每年年末偿还本息一次,每次还款额为250万元。
方案三:采取定期支付利息,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的还款方式,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利息,每次支付利息80万元。此外,银行要求甲公司按照借款本金的10%保持补偿性余额,对该部分补偿性余额,银行按照3%的银行存款利率每年年末支付企业存款利息。
要求:计算三种借款方案的有效年利率。如果仅从资本成本的角度分析,甲公司应当选择哪种方案。
方案一:
半年的利率=40/1000=4%,有效年利率=(1+4%)2-1=8.16%
方案二:
1000=250×(P/A,i,5),即(P/A,i,5)=4
当i=8%,(P/A,8%,5)=3.9927
当i=7%,(P/A,7%,5)=4.1002
利用插值法:(i-7%)/(8%-7%)=(4-4.1002)/(3.9927-4.1002)
解得:i=7.93%
方案三:
每年利息支出80万元,每年利息收入=1000×10%×3%=3(万元)
实际借款额=1000×90%=900(万元)
有效年利率=(80-3)/900×100%=8.56%
选择债务资本成本最低的,对企业最有利,所以甲公司应当选择方案二。
(1)资产负债表项目(单位:万元)
项目
年末金额
年初金额
流动资产合计
4600
4330
其中:货币资金
1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500
460
应收账款
2850
2660
预付账款
150
130
存货
1000
980
流动负债合计
2350
2250
(2)利润表项目(单位:万元)
本年金额
上年金额(略)
营业收入
14500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10
所得税费用
32.5
净利润
97.5
(3)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每年3月份至10月份是经营旺季,11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经营淡季;
(4)乙公司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年初坏账准备余额140万元,2013年年末坏账准备余额150万元。最近几年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不好,截至2013年年末账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余额的10%。为了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乙公司在2013年收紧了信用政策,减少了赊销客户的比例;
(5)乙公司2013年资本化利息支出100万元,计入在建工程;
(6)计算财务比率时,涉及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其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
(1)甲公司2015年的主要财务报表数据(单位:万元)。
资产负债表项目
2015年年末
利润表项目
2015年度
货币资金
1050
10000
1750
减:营业成本
6500
300
税金及附加
1200
销售费用
1400
固定资产
3700
管理费用
160
资产总计
8000
40
流动负债
3500
利润总额
1600
非流动负债
减:所得税费用
400
股东权益
4000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假设资产负债表项目年末余额可代表全年平均水平。
营业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
权益乘数
24%
0.6
1.5
(2013年)甲公司是一家机械加工企业,采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进行权益净利率的行业平均水平差异分析。该公司2012年主要的管理用财务报表数据如下:
2012年
资产负债表项目(年末):
净经营资产
净负债
200
800
利润表项目(年度):
3000
税后经营净利润
180
减:税后利息费用
12
168
为了与行业情况进行比较,甲公司收集了以下2012年的行业平均财务比率数据:
财务比率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税后利息率
净财务杠杆
权益净利率
行业平均数据
19.5%
5.25%
40.00%
25.20%
A企业的有关财务数据:
年度
2023年
2024年
销售收入
18000
20000
780
利润留存(新增)
560
1180
期末净经营资产
16000
22000
期末所有者权益
8160
11000
可持续增长率
7.37%
ABC公司2024年主要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金额
6000
股利分配
60
利润留存
240
负债
总资产
2400
(1)甲公司2024年的主要财务报表数据。(单位:万元)
2024年年末
750
长期股权投资
3650
应付账款
1500
长期借款
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
2024年度
320
2000
80
加:投资收益
50
1650
1250
(2)甲公司没有优先股,股东权益变动均来自利润留存,经营活动所需的货币资金是当年销售收入的2%,投资收益均来自长期股权投资。
(4)甲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60%,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与销售收入保持稳定的百分比关系。
甲公司是一家火力发电上市企业,2022年12月31日的股票价格为每股5元。为了对当前股价是否偏离价值进行判断,公司拟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评估,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22年的主要财务报表数据。
(2)对甲公司2022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修正,作为预测基期数据。甲公司货币资金中经营活动所需的货币资金数额为销售收入的1%,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均为经营性资产,应付账款均为经营负债。因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均为偶然项目,不具有持续性,所以在编制修正管理用报表时,甲公司决定将其剔除。
(3)预计甲公司2023年度的收入将增长2%,2024年及以后年度收入将稳定在2023年的水平,不再增长。
(4)预计甲公司2023年度的销售成本率可降至75%,2024年及以后年度销售成本率维持75%不变。
(5)管理费用、经营资产、经营负债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均可稳定在基期水平。
(6)甲公司目前的负债率较高,计划将资本结构(净负债/净经营资产)逐步调整到65%,资本结构高于65%之前不分配股利,假设公司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偿还借款。企业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分配股利,未来不打算增发或回购股票。净负债的税前资本成本平均预计为8%,以后年度将保持不变。财务费用按照期初净负债计算。
(7)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
(8)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估计企业在2022年年末的价值,债务价值按估计时点的账面价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