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香港政府认可的医疗保险计划,自2019年4/1日起推出,合资格保费可以扣税。
重点来了!
保单持有人可以为自己或受养人(指明亲属)的保费支出申请扣税,每名受保人可扣税的保费上限为8000港币。
指明亲属的数量不设上限,包括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父母/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好大一家子!不过要提醒大家:税务条例是有具体定义和要求的喔,不是随便一个受养人就能扣税的,要咨询专业财务策划师顾问~
那么自愿医保和商业医保计划,尤其是高端医疗有什么区别呢?值不值得把你已经有的保障换掉呢?
自愿医保有哪几种呢?
以A公司为例,自愿医保有三类:标准计划、灵活计划和高端计划。
①标准计划:针对大众客户群体,跟最基本的普通住院医疗类似,每一项都有比较低的报销上限,比如每天房费最多报销xxx元,医生费xxx元。每年最多42万港币。
②灵活计划:比标准好一点,虽然也有分项上限,但没有每年的上限。
而且有额外医疗保障,超过报销限额的也能报销一大部分(但不是全部哈)!
灵活计划可以选择病房级别,不过要注意的是保费也水涨船高。40岁男士如果想住半私家房,一年的保费要9843港币喔!
③高端计划:是高端版本,产品内容和亚洲高端医疗非常类似,也是用起来最放心的:没有分项限额!终身赔偿2000万港币,每年限额500万港币!
保费也性价比不错,40岁男士如果设垫底费,一年保费才5600-6480港币,比上面的灵活计划便宜多了~
所以看下来,高端计划保障全面、报销上限高、价格性价比也很高,最适合需要扣税的中产客户群~
亚洲高端医疗vs高端自愿医保
好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是配置了亚洲高端医疗CEO的,这俩有什么不同呀?要不要换成能扣税的高端自愿医保呢?
我花了一个晚上的心血,一条条整理出主要区别给大家参考:
患癌的化疗费用在香港私家医院几乎是一周47万港币,那么自愿医保这200万港币的年限额,我个人觉得是不够的。
那你要不要买或者换呢?
看你看重什么啦。自愿医保可以扣税,相当于打了83-85折,如果给受养人也一起买(孩子、老人、配偶etc)都来扣税,还是能省不少钱的~
保险计划没有对错,只有合适。
在重疾年轻化、医疗费用越来越高的现在,尽早为自己和家人配置足够的重疾和医疗保障,是我们每个成年人最基本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