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如何根治保险业自保件套利?

人力虚增、新人津贴、以及业内现在已经出现的职业的保险套利团伙等自保件套利“把戏”频频上演。业内已出现专门利用自保件套利的团队,专门薅保险公司的各类津贴、奖励和新筹补贴等,通过自保件最大程度获得保险公司的利益之后,退保套利、转身辞职,再投身另一家公司从头再来……

自保件,是指销售人员作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保险合同,及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是销售人员的配偶、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的保险合同。

自从1980年国内恢复人身保险业务开始就有自保件。当时最早的简易人身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员工都积极购买。甚至工会都会“出钱”为员工搞“福利”。40年来,自保件一直存在,就像一般生产民生消费品的企业不禁止员工购买自己产品一样,保险公司也从来没有禁止过销售人员/员工购买自己的产品。

自保件问题引发的高退保背后原因复杂。以某公司A款分红险产品为例,其四川分公司2018年的退保数据显示,在1107件退保中,自保件退保以369件居首,退保金占比32.38%。详见下图。

导致自保件高退保的原因是自保件套利,即自保件通过退保可以获利。由此出现了两个既有联系又有本质不同概念:自保件与自保件套利。

针对自保件问题,本文从自保件是如何产生的、自保件是如何演变成自保件套利的、哪些人可以通过自保件套利、自保件套了谁的利、如何避免自保件套利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一个系统性梳理。

源起:自保件是如何产生的?

自保件主要产生在下面几种情况:

1、业务员自己保障的需要

业务员也需要保险保障。认为公司产品好,自己买一份,是太正常不过的了。买自己公司的产品,也说明是对自己公司有信心。

2、销售人员体验保险的需要

保险是无形产品,只有购买了保险,才能体验保险,特别是对公司的服务更有感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业务员也会买一张自保件保单体验保险。例如买一款意外伤害保险产品,从中体验承保、保全、续保,甚至理赔的过程,以及公司的服务过程。这种体验比对业务员培训更有实际的效果。

3、考核的需要

按照基本法规定,业务员和主管都有维持和晋升考核。到了考核时点,可能差一小点业绩就会影响到自己的考核。这个时候,业务员会在权衡考核通过获得的利益与购买保单自己的支出,来确定是否自己买一张自保件,以通过考核。其实,业务员为了考核购买自保件,是以未来持续交费为代价。在正常情况下,就算退保,也会有损失。

4、来自公司的压力

公司销售业绩不佳,公司压营销主管、营销主管压业务员,在层层“压力”下,导致业务员“被自保件”。

5、为了保费“便宜”

一般企业对员工购买自己生产的产品,都有一个折扣(产品价格扣除销售成本)。人身保险产品不允许“打折销售”。随着人们对保险的认识,都知道保险是有佣金的。于是,有人就加入业务员队伍,通过自保件,自己获得佣金,完成获得保单“折扣”的过程后再离职。

另一种情况,有些业务员为了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让利”,也会“增员”亲朋好友“入行”。享受自保件“打折”(自己享受佣金)后,被增人员“脱落”。

6、套利的需要

如果公司推出销售奖励方案有套利的空间,即购买自保件后再退保,能够获得收益大于所支付的首年保费,在利益驱动下,业务员为了套利去买自保件。

7、自保件产生互保件

有的公司规定自保件不支付佣金。业务员不肯放弃佣金利益,便采用“我给你保,你给我保,佣金照得”的互保方式。互保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产物。

深究:自保件套利谁之过?

从保单的利益归属来看,首年佣金和新人津贴归新人获得,促销奖励或其他奖励归各级销售人员或主管获得。首年保费是投保人出的钱,当然退保金也应该是投保人所有。

正常情况下,这三种利益分属不同身份的人员,一般不会形成套利机会。但如果新人、销售人员、投保人三种身份叠加为一人,就构成了套利的特定情景。即:

(首年佣金+新人津贴+促销奖励+其他奖励+退保金)>首年保费

套利金额=(首年佣金+新人津贴+促销奖励+其他奖励+退保金)-首年保费

形成套利的情景或金额的因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制度性因素,另一类是阶段性奖励因素。

制度性因素,包括首年佣金、退保金和新人津贴。首年佣金、退保金一般由公司产品保费设计确定。新人津贴,一般也是配套基本法增员的制度性规定,而且仅仅是针对新人的利益。制度性规定,一般不容易套利。因为佣金和退保金(现金价值)都要严格按监管部门产品保费设计规定。如果制度性因素出现套利,那是在产品保费设计上就出了问题。

阶段性奖励因素,包括促销奖励和其他奖励(如增员阶段性奖励),都是公司为了销售业绩在佣金基础上“临时增加”的奖励。一般阶段性奖励很少有制度约束,基本来自于管理层“经营决策”。在制度性因素确定的前提下,阶段性奖励的大小,直接决定是否能够产生可以套利的情景。如果阶段性奖励对个人奖励力度大,可能就会出现套利的情景;反之,就不会。

所以,自保件套利,是在原有制度性因素基础上,阶段性奖励力度过大产生的经营后果。

自保件本是正常保单的一种。自保件本身并不产生套利。保单套利也不是自保件的专利。自保件套利,是公司阶段性激励方案奖励过大造成的后果,也不乏有保险公司故意奖励“过头”,吸引业务员/员工购买自保件提升公司业绩,更是保险公司“自食其果”的经营行为。因此,自保件套利不是自保件之过,板子不该打到自保件上;更不是业务员之过,更不应该打到业务员身上。

探查:谁能套利?

在寿险行业,大概有四种人可以通过自保件套利。

一是新人容易套利。在正常情况下,新人比老人(老业务员)多一项新人津贴。在新人津贴给付较高,而且将自保件计入新人津贴考核业绩范围内,就容易出现套利行为。例如,新人津贴发放规定,新人月佣金收入3000元,就可以获得新人津贴1500元。如果将自保件计入新人津贴考核范围,业务员一张自保件获得3000元佣金的同时,还可以获得1500元新人津贴。

二是老业务员套利。在新人津贴能够套利的情景下,老业务员会采取虚增人力参加套利。如拿别人的身份证注册在自己团队名下成为虚增“新人”,然后将自己的新单挂在虚增“新人”名下,不仅获取佣金、奖励等,还能获得新人津贴。

三是一些内勤人员也能套利。内勤人员以虚挂人力的方式购买自保件套利。即拿他人身份证挂在某团队主管名下,形成团队主管“新增人员”。然后以身份证人的名义购买自保件,一年后退保套利。有些机构负责人为了完成公司下达的阶段任务,也会通过奖励、惩罚措施,迫使内外勤购买自保件,这些自保件在一年后退保套利。

四是保险黑产套利。现在已经出现了职业的保险套利团伙,内外勾结,利用寿险公司新筹机构、同业引进、集中增员,出台高额新筹主管奖励、新人津贴、增员奖励、聘才津贴等政策,将团伙骨干人员虚构从业经历、组建虚构的同业引进团队,再组织社会闲散人员(承诺只要培训津贴期内参加保险公司的培训,每天给50-100元不等的费用)以新人名义加入寿险公司,掌握所有人的发佣帐户,每月出资购买特定保险产品挂在新人名下(自保件或互保件),达成新人津贴相应业绩档次,层层获取各种津贴、奖励、新筹补贴等等。

当公司新筹政策截止,组建的虚构团队陆续“离职”,开始退保套利。然后再换一家公司接着开始从头再来。因为这些人多是保险销售“专业人士”,往往在投保时就故意留下销售误导瑕疵的证据,离职后再恶意投诉并要求全额退保,套取更多的利益。很多寿险公司在新筹机构、引进团队的时候屡屡中招,表现的苦不堪言。但能怪谁?都是保险公司自己制定的奖励政策所造成的后果!

影响:自保件套利伤害了谁的利益

自保件是正常保单的一种。但自保件套利,自保件就成了套利的工具。有套利的一方,也就有受伤害一方。

一是套取公司的奖励。如前述,自保件套利都是公司阶段性销售奖励造成的后果。自保件套取的都是公司销售奖励,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两相情愿。说伤害了公司利益,但却是公司自己主动制定的销售奖励方案,业务员并没有“逼”公司做超额奖励。公司“愿意”多奖励业务员,业务员获得了方案的奖励,不能说业务员伤害了公司。

二是只涉及自保件“客户”。自保件保单具有双重性:投保人既是公司的业务员,也是公司的客户。自保件只发生公司与业务员之间。如果说自保件业务员也是公司的客户,那么,自保件“客户”是自保件套利的获利者,不是受到伤害者,也不是利益受到损害者,更没有影响到其他客户。

三是导致保单继续率下降。自保件套利绝大多数发生在保单满一年后。因为满一年后保单才有现金价值,这时候退保,才能实现自保件套利。因此,大量自保件套利必然推高公司退保率。

四是对整个寿险行业的声誉负面影响极大。自保件、互保件成为套利的工具,特别是因此产生了职业的保险黑产。近些年监管检查和保险公司自查自纠中,发现很多寿险公司基层机构都有大量的虚假人力、虚假客户、虚假业务、虚假保费、虚假费用,成为一种屡禁不止的行业顽疾,均与自保件套利有关。近几年来媒体多次报道的与自保件、互保件有关的保险公司业务员自我曝光事件,代理退保黑产现象,内外勾结套取保险公司利益事件等,对行业声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最终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利益。

可见,自保件套利损害的是公司的利益,损害了行业的形象,但并没有直接损害其他消费者利益。

解困:如何避免自保件套利

自保件是一种特殊的保单,特殊在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既是代理关系,也是客户关系。这种特殊性是否就需要公司另外搞一套管理办法?如有的公司要求自保件业务员要额外签署一份不退保承诺书。买自己公司的产品还要做出承诺,这不成了笑话。那是不是银行职工将钱存在自己工作的银行也要签个不取钱承诺书。

这种做法一是对业务员不公平。买自己公司的保单,反而要比其他客户多出一份承诺。本来是信任公司帮助公司,反而却受到了歧视。二是对客户(业务员)不公平。保险合同明确规定客户有退保的权利,但买自己公司的产品却不能享受正常退保权利。三是伤了业务员的心。买自家产品,还要比普通客户多一些“手续”,被“自家”“防范风险”。

自保件没有问题,自保件套利才有问题。自保件套利问题出在公司过度奖励上。因此,避免自保件成为自保件套利,落脚点在规范公司销售奖励方案上。

1、销售激励方案应该做套利测试

2、明确新人自保件不计入新人津贴

招募业务员的目的是做市场销售,而不是做自己的销售。因此,新人津贴业绩考核应该是业务员的市场销售业绩,而不应该包括自保件。这样就可以极大地避免新人津贴成为套利的空间。

3、自保件不参加销售激励奖励方案

自保件参加销售奖励方案,会成为“一单多利”的载体。例如一个新人,购买自保件,既可以获得佣金、也可以获得新人津贴,还可以获得销售激励方案奖励。一个自保件,成就了套利的三种要素。所以,规定自保件不能参加公司阶段性销售奖励方案,也就避免了可能获得过度奖励。

4、对特定产品加以限制

保险公司也可以限制一些高佣金产品开展销售激励奖励。如果已经将这些产品的佣金和费用都足额下发了,再搞销售奖励,就容易出现套利或费用超支,出现费差损。

5、延期支付奖励

还可以采取与新人留存率、13个月继续率挂钩延期支付奖励等方式减少套利机会。

6、退保冲减首年保费

对承保后不满14个月退保的保单,统计期内未缴纳第二年续期保费的保单,可以100%冲减当期首年保费。这个措施可以避免机构压业务员购买自保件。因为,今年自保件是增加了机构的业绩,但明年退保冲减明年的首年保费,反而退的越多,需要“补齐”的越多,无形中增加了机构明年业务的压力。

7、对异常人员和异常业务严格管控

自保件与自保件套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自保件套利是公司阶段性奖励过度造成的后果,是公司“自食其果”的经营行为。只要公司规范管理阶段性销售奖励方案,就能从根本上避免自保件套利。

THE END
1.高绩效团队建设与管理4、四套平台 三.国内公司真实案例研讨 案例1:保险公司提升和壮大公司营业规模 案例2:某知名集团公司的领导与文化 案例3:广东某集团公司的裁员 案例4:某寿险公司销售员丢单 第六章.团队成员的有效激励 一.加强对激励理论的认识和学习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模型 2.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案例:珠三角某企业 案例:惠...http://www.hztbc.com/lesson/info_110.html
2.保险产品设计方案保险产品设计方案是保险公司为满足客户需求而制定的一套方案。在设计保险产品时,需要考虑到客户的风险需求、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市场竞争情况等因素。首先,保险产品设计需要根据客户的风险需求来确定保险责任和保险金额。不同客户有不同的风险需求,有些客户可能需要更多的保障,而有些客户可能只需要基本的保险保障。因此...https://www.xyz.cn/toptag/baoxianchanpinshejifangan-35540.html
1.车损险如何进行合理套保?套保车损险时需要注意哪些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层面来看,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车辆的真实情况,包括车辆的使用性质、行驶里程、车况等信息。如果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可能导致保险合同无效,甚至面临法律责任。 在投保过程中,要注意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一些常见的免责情况包括:驾驶人无证驾驶、酒驾、毒驾;车辆未按规定进行年检;车辆在竞赛、测试等特殊情况...https://m.hexun.com/auto/2024-11-17/215598434.html
2.有了爱车,怎么买车险更有保障?分享4套实用又划算的方案总的来说,以上几套方案基本上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顺便提醒下,如果既要买交强险,也要买商业险,最好选择同一家保险公司投保。 如果是不同保险公司,碰到事故时,自己很难确定要不要同时走交强险和商业险,那就得给两家保险公司都报案,理赔流程也要走两次,这样更麻烦,因此不建议分开买。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24396634837336634
3.保险公司活动的策划方案(通用14篇)为保证活动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计划类文书。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活动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险公司活动的策划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保险公司活动的策划方案 篇1 ...https://www.yjbys.com/cehuashu/3062161.html
4.中国保险企业布局养老产业发展报告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2019年12月4日,首届“中国康养30人”论坛举行,中国银保监会资金部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监管处处长高建光对外透露,截至今年9月末,已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10家保险机构投资47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上海、海南、江苏、广东、安徽等20个省市区,总床位规模约84155张。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962750
5.养老保险资金整治与扩面:企业年金扩充行动方案社村通官网内容摘要:关于养老保险基金整治方法及养老保险扩面举措方法等热门问题,本文认为在推行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和制度的管理和监管工作扩大参保范围提高养老保险的支付水平等方面的措施都可以有效推进养老保险扩面举措的实施;其次,养老保险扩面举措方案是指在现有养老保险政策基础上通过拓展参保范围扩大保障覆盖面以...https://www.shecuntong.cn/23261/
6.保险公司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1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险公司活动策划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988862.html
7.保险公司工作总结(精选12篇)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收获了不少成绩,是时候仔细的写一份工作总结了。怎样写工作总结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保险公司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保险公司工作总结 1 转眼加入保险公司已经4年了。在这一年中,在各级领导的悉心教育下,在同事的...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00924104108_496651.html
8.保险公司户外活动方案(精选17篇)保险公司户外活动方案(精选17篇) 为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保险公司户外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207/5359599.html
9.保险销售管理系统方案8篇(全文)保险销售人员培训方案-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公司业绩得到不小于10%的提升,需要对在职基层销售人员进行培训,降低人员流动率、提高工作技能和业绩、树立良好公司形象。 一、 销售人员培训需求分析 (一)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之前,首先要做好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amcy0mu.html
10....黑产乱象下的洗钱威胁分析犯罪主体一般是保险公司在职或近期高职的内、外勤员工,该类主体具有从业经历,能够掌握保险公司大量客户信息,与客户沟通联系便利,客户对于该类人员信任度较高。同时,该类主体熟知保险公司业务流程和各类方案奖励、津贴制度等,了解奖励方案的制定、达成和最终兑现标准,便于其实施后续“代理退保”行为。 https://mproperty.picc.com/fxqzl/fanxiqiandongtai/202402/t20240201_85679.html
11.车险全险包括哪些当然是有的,小编给你支支招。规范行车,不违章,不出事故,不出险,续保时不仅不会被保险公司要求多交25%以上的保费,还能减去一些保费。用自己的行动来减少保费。 另外,改革规定:新车前一年没出险的,次年续保费用优惠15%;连续2年没出险的,次年续保费用可优惠30%;连续3年没出险的,次年续保费用可优惠40%;要是连续5...https://www.jy135.com/qiche/106375.html
12.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编者按:存款保险制度是国外金融监管的重要一环。在证券业中也有类似的制度,例如美国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见本期刘胜军的文章。本文全面地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与种种变革方案,并探讨了金融监管激励机制的构建问题,所使用的基本理论及其分析方式值得大家借鉴。 https://www.szse.cn/aboutus/research/secuities/documents/t20040106_531411.html
13.广西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广西财产保险公司监督管理办法(2020...第十五条各保险公司应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落实责任制,制定工作计划,为防灾防损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防灾防损组织架构,成立专门的防灾防损工作部门,不能设立专门机构的,要在核保核赔等风险控制部门设立专门的防灾防损岗。省级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要对全公司的防灾防损工作负总责,核...https://www.cbirc.gov.cn/cn/view/pages/ItemDetail.html?docId=963095
14.车险价格相差大的因素有哪些?车险价格相差大的原因主要有4个,购买渠道、车险方案配置差异、车险打折优惠、车险公司套路。下面我们一一分析,看看都是如何造成价格差异的。 1.购买渠道 购买车险的渠道我们看看下面一张图。 一般来说车险的购买渠道分为3类,实体店、直销以及代理人,这3种渠道对我们购买车险的价格影响在哪,心急的朋友先看看这篇文章...https://www.275.com/article/2069.html
15.2021年度保险行业监管处罚洞察条例详情: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违反本法规定的,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除分别依照本法第一百六十条至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对该单位给予处罚外,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任职资格。 https://www2.deloitte.com/cn/zh/pages/risk/articles/2021-insurance-regulation-insights.html
16.国有保险公司职工采用假保单骗取保费构成何种犯罪国有保险公司职工采用假保单骗取保费构成何种犯罪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期间,被告人周某华在担任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洪江支公司(以下简称**人寿保险支公司)业务员期间,利用自己为公司推销保险业...https://www.66law.cn/laws/61626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