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陈东升是一个既务实又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还是毛主席外孙女的女婿,他的特点决定了泰康这个企业的特色。
2、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
其实事业部制作为企业组织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形式在保险业之外的很多行业的大型公司中都有应用,如国外的花旗、荷兰银行,安盛、ING保险,国内的民生银行等。事业部制在资源配置和管理方面的效率优点明显,各事业部具有一定的人力、财务自主决策权,在合理的绩效考核框架下具有极强的创利能力,较适合布局广泛的大型机构采用。
而国内其他大型保险公司,如国寿、太平洋等销售渠道都按照传统的职能部门进行划分,相比而言,总部的决策效率和经营主动性方面都会有所欠缺。当然,后者胜在分公司组织更为完善和分布更为广泛的销售网络。
3、新兴渠道吃螃蟹者
新兴渠道主要指的是电销和网销,在寿险行业而言,泰康网销的开展尤其大胆敢为。回顾一下泰康网销的发展史:2000年9月22日,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在泰康在线全面开通的新闻发布会上按下了点击器,宣布“泰康在线全面开通,泰康人寿进军电子商务”的时代开始;2010年,泰康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囊括了投连险、万能险、意外险、旅游签证保险、健康医疗保险、少儿险、女性保险等众多险种,成为国内寿险网销产品线最全的公司;2012年,泰康在线的微博、博客等平台站在了与客户互动的第一线;公开资料显示泰康电商保费收入2011年已接近10亿。
当然,业内人士都知道,2000年之初,甚至2008年之前,整个保险行业电子商务仅仅是理论上存在的,当时砸钱无数的一些公司都收到过惨痛的教训,泰康也亦然。靠创新取得竞争优势理论上很美,但现实往往很残酷。所以,陈东升能如此坚定地看好这个新兴渠道,并持续的投入,也显示出他过人的眼光和胆量。这种吃螃蟹的事儿在众多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所以,往往是泰康之类的鲶鱼才能带来整个行业变革。
就谈这三点吧,在中国多数保险公司特色并不鲜明,大家也想有特色,也想搞创新,但往往到头来却只盯住了市场份额,忘记了什么叫特色。
所以,泰康的一些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中国保险行业需要变,正如中国社会需要改一样。
嗯,这个行业很朝阳,这个行业很忧伤。
【BlueRay的回答(15票)】:
挖个坑,回头来写。
先从楼上几个分析来评判下:
1、陈东升的泰康。
2)保险业在中国是一个蛮有趣的行业,貌似除了精算之外,其他的所有员工都可以不需要保险方面的学历。我身边有学园艺的,有学兽医的等等,本子比较重要,学什么不重要。所以呢,整个保险行业对于行业发展都是一直在摸索,比如平安马明哲提出的“有桥,干嘛要摸着石头过河”,于是先后请来台湾的寿险专家,麦肯锡的指导,香港的寿险专家,甚至欧美人来帮助发展其他金融部分等。泰康大量挖自平安,国寿,新华等公司,基本上友邦不挖人,对,友邦看不上有从业经验的人。平安也不挖人,平安只自己培养,泰康总挖人,比如蹇宏这个号称大陆第一的寿险人。至于挖怎么挖,挖来了又怎样,这个不好评断,留给其他人写吧。
3)一张保单保全家和养老社区做的还行,但从从业人员的角度看,一张保单保全家不过是噱头,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养老社区那个现在中国有几家都在做了,这个还要看竞争。
4)陈老板给钱蛮大方,泰康大部分公司的薪资不错,行业排名靠前。
2、事业部组织架构。
1)楼上基本上只是看到了泰康宣传的所谓事业部吧,泰康的事业部也就是相当于公司的一个部门吧,比如个险事业部,从其他公司来的我看起来基本上就像形同虚设,有什么作用呢?每周开一次视频会,督促下业绩,over。对分公司的支持很大吗?比平安新华等公司真的差远了,没有统一的方案,没有统一的节奏,对了,统一的还是有的,比如口号。
2)事业部季度会还是蛮有意思的,一群人最后要占到一起敲锣打鼓喊口号,我擦啊,第一次参加的时候差点没笑出声来,感觉有点。。嗯,就是有点象某个时代。
3)部分事业部一把手更换频仍,这个直接导致了没有什么统一的步骤的传递。比如sjj担任一把手大概4个多月就辞职了吧,这种现象还是有的。相比之下,泰康还是很像中国大部分的私企的,换人快,真快!
4)事业部管不了分公司一把手,只能管系列的副手,系列的副手在分公司听一把手的。嗯,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吧,这种事业部的设置形同那个啥了。。。
3、新兴渠道吃螃蟹者。
左眼看平安呢。。。
好了,以上是针对@sky写的,下面是一些个人观点:
1、二级机构ceo制。
这个制度基本上就说明白了为什么事业部有点形同虚设了吧,泰康的35家分公司,35个一把手,35个风格,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二级机构自主经营,牛逼点的一把手可以经营的很好,傻逼点的一把手可以让一家分公司彻底沦丧,还有一个好处是。。既然是自主经营,那么换人就会很快了。。。你懂的。。。
2、泰康的基本法。
3、泰康的实动率太低了,20%~~30%的实动率说明什么?报表17w人力,月度出勤不到7w,每月4w~~5w人员出单,这种实动率是有问题的,换句话说,真有那么多人么?有那么多名字罢了。曹军号称百万。。。
4、中心城市的发展太差。
泰康对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推动应该要引起高层认真思考了,整体看泰康全国排名第五,二流吧,但要看泰康的省会城市的占有率,直接划入三流了,人少,业绩差。全国到底有哪个省会城市的业绩占比高的?有吗?
5、泰康的投资不错,目前看是各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最高的,表格网上能查到,我就不粘了。
写完了看了一下,黑的多,寿险是个技术活,泰康搞成了体力活,不说了,说多了搞成专业黑了。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我只知道泰康在IT建设方面比较舍得投入。
【刘语恬的回答(0票)】:
泰康有养老社区,中国别的保险公司目前还没有,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