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在朋友圈看见轻松筹的消息,一位年轻的妈妈患了白血病,一般看见这种消息我都会尽一点心意,但这和治疗费比起来都是杯水车薪。
有时候特别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就那么“勇敢自信”,敢裸奔呢?
我一个朋友的妹妹,小妹妹高中毕业就出来上班了,因为业绩不错,一路从业务员做到了主管的位子,工资也是月入过万的级别,但是她没有买社保,我当时听了就比较震惊,公司怎么可能不给买社保?这是最基本的保障,法定的义务。
她说是公司征求意见,不愿意买社保的公司就不扣除那几百块,她自己也觉得每月扣掉几百块不划算,所以就没买。
后来因为被误诊出有肾炎,看病拿药花了不少钱,但是因为没有社保,商业保险就更别提了,所以花的几万块一分钱都没报销到,而当初节约的几百块合这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不过好在是误诊,虚惊一场,钱花了就花了吧!
不过,这也给她提了一个醒,现在小妹妹把社保买上了,其他商业保险,也在配置中。
这里忍不住想多说一句,有的医院的医生真的太没医德了,就拿这件事情来说,你的一个误诊诊断结果,很可能就毁了别人一生,而且还用了那些本不应该用的药,导致人家身体抵抗力变差,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好在后来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医生,才避免了这一切。
不过不是人人都能这么幸运,而现在不管是大病小病,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提前做好保障也是很有必要的。
虽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重大疾病不再意味着就会“身故”,但是治疗产生的费用以及误工费、护理费等等,都足以让一个普通的家庭陷入“因病致贫”的困境,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有人会说,重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钱治病,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所以配置足够的重疾险,防范于未然,就显得十分迫切!
虽然常提重疾,但估计还是有部分人不太清楚什么是重疾险,下面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顺便再聊聊它和社保以及百万医疗险的问题。
01
02
目前,各险企对于重疾病种均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颁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为基础,包含6种必保,19种可选,共计25个种类。
除此之外,各险企会自行增加一些病种,一般都达到30种以上。
03
社保是基础的保障,能满足最基本的医疗需求,什么小病小痛之类的,可以解决部分门诊以及住院的费用,不过社保的报销范围非常有限,对很多重大疾病或癌症需要的进口药或靶向药及一些疾病的手术费来说,基本的社保是不能报销的。
做了个表帮大家对比一下社保和重疾的区别。
所以若想要获得更好的医疗,解决更多的花费,那购买一份商业保险来做补充就肯定必不可少的。
04
医疗险是报销型,它不会直接给钱,而是需要自己先花钱治疗,然后再拿发票去报销,报销最多不能超过你所花的钱,多一分都不会给,倘若你不治,那一分钱也拿不到。
而重疾险是给付型,只要确诊患病,不管你治不治都会赔你一笔钱。
所以就算有医疗险,也要买重疾险(当然这是针对年轻人说的,像父母年纪较大,就不推荐购买重疾险了哟~),因为提前给付的重疾保额可以帮你解决医疗费用问题,还能提供大病期间因为没有工作而造成的收入损失,解决生活难题。
而且医疗险通常都是一年期产品,有停售的风险,或许今年能买,明年就买不到了,总之可以对你好,却无法给你终生承诺,或许你会说那就换一个,可是换一个也有停售的风险,而万一你得了点什么病,医疗险你可能想买都买不到,而重疾险在这方面就稳定多了。
05
(具体重疾险下个星期给大家介绍)
为什么?
原因有两点:
年龄越小,保费越便宜。同样是50万保额、交20年的重疾险,25岁时和35岁时每年需要缴纳的保费相差可不止一点点。
对于年过50的父母,就不推荐买重疾险了哈,因为不仅保费高,而且保额还低,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保费倒挂”的尴尬现象,总之就是不划算。
工作后、成家后,压力接踵而至,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大烟大酒、大鱼大肉、晚睡早起仿佛都是常事,身体各项指标也都不知不觉地增长。
现在重大疾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所以不要等到得病才想起买保险,到那时保险公司也唯恐避之不及了。
这也很好理解,比如刚刚出来打拼的年轻人,手上钱不是很多,可以根据自己能力趁年轻先买一份定期、保额相对来说适中的重疾险,等以后手头宽裕了再做补充!
虽然患重大疾病的几率很小,可一旦得病,对一个普通的家庭都是致命的打击,动辄几十上百万,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这笔钱还是没那么容易轻松凑出来的,就算东拼西凑借齐了,后期的开销也是个问题。
所以提前做好对抗重疾的保障是很有必要的,不要等到时候辛苦一辈子赚的钱都变成了医药费,才后悔没有早点做准备。
这也提醒大家,只有在春风得意时布好局,才能四面楚歌时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