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马明哲就是国内最知名的保险公司之一——平安的董事长。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
那么在大众眼中非常赚钱的保险公司为什么会亏损这么多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保险公司的盈利方式。
死差:预定赔付率与实际赔付率的差异。
保险公司收了客户保费,客户发生风险要赔付,假定今年的的赔付是10个亿,结果只赔出去了8个亿,那么今年就赚了2个亿,叫死差益;反之如果赔出去了12个亿,保险公司就得亏2个亿,叫死差损;
费差:预定营运费用与实际营运费用的差异。
保险公司运营需要支出员工工资、物业租金等成本,假定今年运营成本是5个亿,结果只用了4.5亿,保险公司就赚5000万,叫费差益;反之如果用了6个亿,保险公司就赔1个亿,叫费差损。
利差:实际投资收益与预定利率的差异。
而这三者之中,盈利的大头其实是利差。
目前利差的具体数据作为保险公司的内部指标,不会在公开文件中完全披露,不过我们还是找到了中国人寿2012年之前的利差占三差的比重,平均在92%。
从图中可以看出,死差和费差的盈利非常少,甚至有些年份死差和费差还是亏损(2008和2012)。
这也侧面证明一点,保险公司真的不靠拒赔来赚钱,而主要靠投资,所以你会发现保险公司特别喜欢卖理财险。
就是90年代的高利率保单卖得太多。到期利率有多高?
正是这个年复利8%的收益,让后来的平安产生了巨大的利差损。
2011-2020,平安的总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只有5.3%和5.5%。
自己才赚5%点多,给客户就得给到8%,能不亏损吗?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保险公司收益下降,这就不得不提到银行存款利率了。
90年代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一度高达10.98%,而现在已经降到了1.5%。
那保险公司为什么不能像银行一样把利率降低呢?
你以为保险公司不想吗?
但是降低利率只能针对新保单,旧保单已经约定好了,私自更改合同需要双方达成协议啊,你觉得消费者那么傻吗?
即使是银行存款要降低利率也只能针对新存单,旧存单约定好的利率还是要兑付的,只不过区别在于银行存单期限都不长,最长是5年,到期后要转存,银行就可以执行新的利率。
业内人士也将此称之为锁定利率。
这其实也是保险的魅力所在,它与同时期的存款相比收益不算高。
比如97年保险8%对比一年期存款的8.64%;今天的保险3.5%和银行定存的1.5%(有些小银行5年期个人大额存单,还可以做到4%)也不算高。
但区别在于银行利率是不断下降的,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是0利率或者负利率。
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步这个后尘。
2019年的创新经济论坛上,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负利率时代。
言下之意负利率是一定会来的,我们只能延缓这个过程。
目前储蓄型保险的收益大概在3%-4%之间,虽然看上去比存款要好一点,但我也不建议大家把过多的资金放到保险里面。
因为保险的流动性相比银行存款要差一些,银行存款你想取就取了,本金不会损失。
而保险前几年取相当于退保,可能会有损失,所以我们一般都建议买了保险的客户,哪怕用保单抵押贷款也尽量不要退保。
比如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给他存一份大学教育金,这是他到了18岁那一年一定要用的钱;又或者养老金,这是你或者孩子到了退休年龄一定要用的钱。
这笔钱不管你用什么渠道去存,首先要保证的是安全,如果投入高风险行业,一旦发生风险,就意味着损失的是教育的机会和养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