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你买保险?细数保险的23个大坑! 创作立场声明:科普社保及保险知识,做最硬核的保险评测,更多精彩文章就在懂保爷。只要我们谈到保险,就会有一句这样的话:保险... 

只要我们谈到保险,就会有一句这样的话:保险只有两种情况会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也经常能看到新闻媒体中报道的,买了保险之后出事了,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赔,然后投诉打官司等情况。

说到底,保险的名声这么差,还是因为线下大部分业务员的不专业,以及为了能够把保险卖出去,使用的“不择手段”。

正常的推销产品使用一些手段实属正常的,但是保险代理人们为了能够提高个人业绩,不顾顾客的情况,肆意进行推销,导致后续理赔出险问题,真的是不能理解了。

比如某个畅销的捆绑型保险,主险是寿险,附加一份重疾险,还有其他多个可选择的附加险,包括意外险、医疗险等。

年缴保费1万多,交20年,寿险保额30万,重疾险保额28万,以及其他附加险。看似非常美好,实际上寿险和重疾险是共用保额。例如,某人投保后,生大病,重疾险出险28万元,那么寿险的保额只剩下2万元。

但是保险推销员在推销的时候,却不会强调这一点,而是尽量夸产品的好,夸公司的大,夸理赔的方便,夸买的人多。

正是这样,导致保险公司的投诉率大幅度增加。这并不是保险公司耍无赖,更多是因为用户被销售人员误导,不知道自己所购买的保险的真实情况。

那么我们在购买保险的时候,怎么样才能防止被坑呢?

今天,保爷为大家整理了多达23条的保险防坑指南!看完这些,再加上一双智慧的双眼,就能彻底拆穿某些保险业务员的谎言,让你买保险不掉坑!

重疾险可以说是所有险种里面最重要的险种,主要作用是收入补偿的。身体不健康的、年龄太大的都买不了。而且年龄越大,需要的保费越高。所以重疾险越早买越好。

返还型重疾险是指有病赔钱,没病返本的重疾险,遇到这种保险千万不要买。因为这种保险保费非常高,可能是同等消费型重疾险的2倍到3倍。

如果没有出险,几十年后返的本钱相当于把钱借给保险公司几十年,并且不要利息。还不如把多出来的钱放进银行或者做一些投资,赚的可能更多。

重疾险如果出险了,是一次性理赔合同约定金额的。例如购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如果得了癌症符合理赔条件,那么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付50万元。这个钱保险公司不会干涉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上面说了,重疾险属于给付型保险,这种是可以叠加赔付的。例如,你同时买了3份重疾险,每份保额都是50万。后来得了癌症,3份都符合理赔条件,就可以一次性获得150万元的赔付。

可能同一家保险公司会限制重疾险的保额,但是多家保险公司分开买就没有什么限制了。

有些重疾险,业务员在推销的时候会夸大疾病的数量。例如保障120种重疾,比市面上其他的重疾险都要多。

实际上国家规定任意的重疾险都要至少包括25种常见重疾,而这些重疾占了理赔的95%以上,所以,这项不要纠结。

上面说了重疾险是给付型,而医疗险则属于报销型,就是你治病花费多少,保险公司就赔付多少,如果有免赔额的会先扣除免赔额。这一点医疗险与重疾险完全不同。

医疗险完全没有必要购买很多份,因为报销型保险只能报销一次,报销完之后就不能再报销了。

大部分医疗险只能报销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而如发烧感冒这样的门诊医疗费用是没有办法报销的。通常一些小额医疗会标准门诊医疗金是多少。而百万医疗险很少有报销门诊的。

如果是有条件的家庭,不能只有一份医疗险。因为医疗险完全不能代替重疾险的作用。重疾险更多的属于收入补偿,就是补偿大病期间导致的收入损失。

而医疗险更多的属于治病费用,即报销住院治疗产生的治疗费用。

上面说了,医疗险不能代替重疾险。所以,最好是同时拥有医疗险和重疾险,这样才能应对重大疾病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

意外险完全没有必要购买长期的,因为意外险没有等待期。一年一期的意外险能够很好的更换顺应当下的产品,而且意外险对于身体情况要求不高,比较容易购买。

孩子小,不用承担家中赚钱的责任,所以不用买寿险。如果遇到让你给自己孩子买寿险的推销员,你可以直接开骂,不用客气。

终身寿险一般用于财富传承,但是绝大部分家庭没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财富传承。所以正常情况下,只需要购买定期寿险就可以了。

但如果你觉得自己有钱,想买,那我也不能阻止你,该说的都跟你说了,对吧。

保险购买的顺序是先给大人购买保险,再给孩子购买保险,最后给老人购买保险。大人作为家中的支柱,一定要优先考虑。只有把自己保护好了,才能保护老人孩子。

在中国,无论是线上购买保险还是线下购买保险,其实都一样。因为都是合同关系,都有着法律的保护,无论是电子保单还是纸质保单都具有法律效应。

不用担心线上保险无法理赔的问题,因为只要是国内保险公司销售的保险,无论什么渠道,该赔的一定要赔。

购买保险,要看保险产品好不好,而不是去纠结大公司或者小公司。在中国,只要能开保险公司,都不是小公司。

而且国内对于保险公司的赔付有着非常严格的监管条件,即使保险公司倒闭了,你的保单还是有效,只是会转移到其他保险公司而已。

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工作人员让你买保险,你千万别买。银行卖的大部分都是理财险或者储蓄养老险。

不要说我没劝你,不要听他怎么说,你就别买就行了,不然后悔了别怪我没提醒你。

买保险,一定要先把自己的保障型保险配齐了,再去考虑养老险或者年金险。如果保障型保险都没配齐,万一哪天生病了,想把年金险中的钱取出来看病,根本不可能。等看病把钱花完了,后续没钱交了,亏的更多。

上面也说过了,返还型保险就是有病赔钱,没病返本的那种,千万不要买,买了就是亏!

捆绑型保险就是一个主险,加上多个附加险,这种保险特别坑,明明是共享额度,非要跟你分开算额度。基本上就相当于花2份钱买一份保额,谁买谁亏;退保越早,亏得越少。

如果对保险有疑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保爷,相信保爷一定能给你一些专业的建议,帮你花最少钱买对保险!

THE END
1.医疗险是不是都是消费型的?投资型保险怎么样?总结起来,医疗险主要是一种消费型保险,旨在为个人或家庭提供医疗费用的保障。与投资型保险不同,医疗险的目的是应对医疗费用的支出,而不是追求投资回报。购买医疗险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医疗费用时减轻经济负担,保障健康和生活的稳定。除了消费型的医疗险,还有其他类型的医疗保险产品,如重疾险...https://m.xyz.cn/discover/detail-yiliaofeiyong-3266591.html
2.头条文章1.1 保险不敢买小公司,怕倒闭 1.2 害怕理赔不顺利 1.3 想购买返保费的保险 2. 保险的分类 2.1 重疾险 2.1.1 储蓄型和消费型重疾险的区别 2.2 医疗险 2.2.1 国家医保 2.2.2 商业医保 2.3 意外险 2.4 寿险 2.5 防癌险 3. 怎么买保险? 3.1 先给谁买?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34621490842811
3.保险知识100问10.家庭经济年收入十万左右,如何给宝宝买保险呢? 答:经济收入在 10 万左右的家庭,给孩子买保险,要注重保障,不用太过于在意返不返还的因素。可以买一份定期消费型的重疾,保额做到 50 万,也就一年几百块钱。因为宝宝买单独的住院医疗保险比较贵,所以可以买那种带有住院医疗责任的意外险,也很便宜。这样大病可以有...https://www.meipian.cn/3qu71486
4.百万医疗险是什么意思百万医疗险是指保险公司为保障被保险人在发生意外或疾病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而提供的一种保险产品。其保额通常为百万级别,可以覆盖大部分医疗费用,为被保险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 百万医疗险是商业医疗险中的一种,只是因为保额可以高达百万,所以被称为百万医疗险。 https://m.cngold.org/insurance/zs8634070.html
1.医疗保险有哪些分类?为什么我们需要购买医疗保险呢?赔偿型医疗保险(专项医疗保险)是指患者明确被医院诊断为患了某种在合同上列明的疾病,由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金额来给付给患者治疗及护理。一般分单项疾病保险(如癌症保险)与重大疾病保险(10种、20种及30种等重大疾病保险)。 上述两类医疗险有相同点但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患病才能获得保险给付,不同点主要是:普通...https://www.cpic.com.cn/c/2024-05-27/1862147.shtml
2.高端医疗险是消费型的吗总的来说,选择哪种类型的高端医疗险需要根据您的个人需求、预算和对保费返还的期望来决定。在购买保险之前,建议您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以便为您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和建议。 医疗保险 158 2024-05-18 15:28:24 百万医疗险是消费型保险吗 是的。百万医疗险是一种医疗支出保险,旨在为被保险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850826
3.平安消费型医疗保险是什么【摘要】消费型医疗险不具有现金返还功能,保费支出比储蓄型健康险相对较少,但能为人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目前,各大保险公司都推出了消费型医疗险,平-安也不例外,那平-安消费型医疗保险有哪些呢? 慧安心-少儿医疗保险计划 本产品专为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设计,特含3万元疾病住院医疗保障加3千元意外医疗保障,...https://www.66law.cn/laws/481130.aspx
4.津贴型医疗险保险百科对于被保险人而言,自然是给付天数越多越好,免赔天数越少越好,应进行充分比较。[2] 4.关注保险费返还方式: 津贴型医疗险包括消费型和返还型,前者费用低廉,但产品不再享受其他理财功能;后者除津贴型医疗险外,还附加了中长期的稳健收益、资产保值功能,产品内涵更加丰富。https://m.dby.cn/detail-102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