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香港重疾险,一定要先搞懂这9个问题!医疗险投保人保险公司

然而,内地人买香港重疾险,往往都会有这些顾虑:

香港重疾险和内地有什么不同?

在内地就医,香港重疾险能赔吗?

重疾险合同的一些条款和条件看不懂......

#1

在内地看病,香港重疾险/医疗险能理赔吗?

在香港购置的重疾或医疗险,在内地所有三甲医院及部分二甲医院就医,都可获香港保险公司的理赔。

高端医疗险方面,保险公司通常有指定的合作医院,可以有直付的服务,客户看病,提前告知保险公司,可以不用付费即可接受治疗,无需先自付再报销。

#2

疾病名称不同,对理赔有影响吗?

由于语言翻译的原因,同一种疾病,香港和内地有不同的译名。例如,Parkinson’sDisease,在内地译为“帕金森氏症”,在香港称为“柏金逊症”,但都指的是同一种疾病。

但是疾病名称只是翻译上的不同,对理赔没有任何影响!医学无国界,医疗行业国际上一般通用英文来确定疾病名称。

#3

为何要如实告知吸烟情况?

保障型保险的基础是“最高诚信”原则,因此客户要如实告知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酗酒的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等。这些都是影响保险公司核保结果的关键因素,保费率和保障项目都有可能因此而调整。

如果不如实相告有吸烟习惯,万一以后患上肺癌,保险公司通过医学途径查出客户的烟龄超过投保年期,会以骗保为理由拒绝赔偿。

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节省保费或投保简单而隐瞒这些重要情况,很可能得不偿失。

香港投保需如实告知病史,内地不用?

香港保险侧重于要求长期保障,“严进宽出”,对客户诚信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投保时,要求如实申报健康状况,一旦受保,将来理赔也会比较宽松。即使未来因“非欺诈性隐瞒”而被发现,保险公司通常会调整制作新的条款继续承保,而非终止保障。

如实告知原则:即保险公司在投保告知书提及的问题,你都要将真实情况告诉保险公司,不得隐瞒。

如果投保人存在故意隐瞒或者欺骗行为并被保险公司知道且掌握真凭实据的,理赔的时候有可能出现被拒赔的情况。

由于内地保险行业的发展较晚,在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管理上不如现在严格,过去投保时从业人员较少向客户强调如实告知原则。

并且有少部分业务人员为了业绩刻意夸大内地“不可抗辩”条款,误导客户说“即使隐瞒病史,在投保两年后保险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除合同”,因此很多客户并没有习惯香港保险如实告知原则。

但事实上,内地的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也是建立在客户诚信和如实告知的基础上,如果客户恶意隐瞒骗保,是不受该条款的限制的。

其实,如实告知并不一定导致不保。对于核保医学而言,关键要看疾病的发展方向,如果发展方向是良性的,保险公司正常承保的机会是很大的,又或许只需少量增加保费就可以了,略严重的则会单项除外责任,更严重的才有拒保的可能。

#4

什么是“不可争议”条款?

“不可争议”条款是香港方规定保险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两年以上的寿险保单“作废”,即内地的“不可抗辩”条款。

简单来说,在投保人如实告知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以投保人隐瞒、漏报、误告等理由予以抗辩的期限是两年,超过两年保险公司便不得以此为由拒付赔偿金。

比如,李先生在签下保单之时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某种疾病,也没有医学证明其患有某种疾病,他如实申报健康状况并成功投保。

在保单生效两年后,他突然发现自己患有某种受保疾病不幸过世,他的家人想要申请理赔,已经过了两年的可争议期。

“不可争议”条款就能驳回保险公司以上述理由拒付保险金的行为,从而保障投保人权益。

#5

在内地有医保,还需要买香港保险?

医保是我们最基本的基础保障,能报销的用药范围和比例有限,超限的部分还是要自行承担。这就像吃低保一样,只能保障有吃有住不至于挨饿受冻,但无法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而商业保险就像是改善生活,能提供更为广泛、宽松、充裕的家庭保障,在遇到风险时不至于拖累家庭或是牺牲孩子的未来。选择商业保险,就是选择一种更为优质的生活方式。

社保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当某一天离开家人的时候,社保并不能即时提供一大笔身故赔偿金照顾到家人和孩子的未来。

2、假如需要住院治疗,社保只能提供当地最低标准的医疗服务,既不能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也不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外地医院,更不能使用非社保指定的药品,只能住最低标准的病房、使用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设备。与此同时,疾病期间的营养费、护理费、自负医疗费、其他生活费用等都要自己承担,没有任何住院补贴。而且社保医疗的最高保额也是有上限,各地区的限额不同,但普遍都不高。

3、社保的经营和管理状况并不乐观,随着内地年轻人口的数量急速降低,而老年人口数量却在急剧增加,社保的支付压力日益加大,未来无法保证能提供给每个人一个充裕体面的退休生活。

#6

医疗险和重疾险有什么区别?

医疗险是消费型的,没有现金价值,是提供医疗费用报销的保险,赔付条件比较低。

一般是住院就赔,就医时花多少赔多少,只会少赔不会多赔;

如果有购买多份也不能重复赔偿,如果不幸身故也不会有赔偿。

重疾险是有现金价值的,保额会随着现金价值的增长而增长,保障的是重大疾病,是给付式的。

赔付条件是客户确诊为重大疾病时,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额进行赔偿;

无论就医花了多少钱或者是否进行治疗,重疾险都会按合同赔付;

如果有购买多份还可以累加赔偿,如果不幸身故也能获得身故赔偿。

医疗险和重疾险是互补的两个最基本的保障型保险,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7

已患重病/患过重病还能买重疾险吗?

如果客户已经患重病,或者患过重病,如(癌症已康复),还可以买重疾险吗?

基本上所有保障型保险都不能买了,如果已经康复,只能买储蓄分红险了。

#8

做过手术能买重疾险吗?

#9

小朋友投保重疾险的限额是多少?

小朋友单独投保重疾险保额一般不能超过35万美元,有些保险公司规定的是不能超过50万美元,如果要超过,需要父母之一拥有同等或以上保额的重疾险。

这是全球保险公司统一的做法,是道德方面的保障,这是保险公司防止父母投保后杀害或伤害小朋友骗保的措施。

THE END
1.医疗险是不是都是消费型的?投资型保险怎么样?总结起来,医疗险主要是一种消费型保险,旨在为个人或家庭提供医疗费用的保障。与投资型保险不同,医疗险的目的是应对医疗费用的支出,而不是追求投资回报。购买医疗险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医疗费用时减轻经济负担,保障健康和生活的稳定。除了消费型的医疗险,还有其他类型的医疗保险产品,如重疾险...https://m.xyz.cn/discover/detail-yiliaofeiyong-3266591.html
2.头条文章1.1 保险不敢买小公司,怕倒闭 1.2 害怕理赔不顺利 1.3 想购买返保费的保险 2. 保险的分类 2.1 重疾险 2.1.1 储蓄型和消费型重疾险的区别 2.2 医疗险 2.2.1 国家医保 2.2.2 商业医保 2.3 意外险 2.4 寿险 2.5 防癌险 3. 怎么买保险? 3.1 先给谁买?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34621490842811
3.保险知识100问10.家庭经济年收入十万左右,如何给宝宝买保险呢? 答:经济收入在 10 万左右的家庭,给孩子买保险,要注重保障,不用太过于在意返不返还的因素。可以买一份定期消费型的重疾,保额做到 50 万,也就一年几百块钱。因为宝宝买单独的住院医疗保险比较贵,所以可以买那种带有住院医疗责任的意外险,也很便宜。这样大病可以有...https://www.meipian.cn/3qu71486
4.百万医疗险是什么意思百万医疗险是指保险公司为保障被保险人在发生意外或疾病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而提供的一种保险产品。其保额通常为百万级别,可以覆盖大部分医疗费用,为被保险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 百万医疗险是商业医疗险中的一种,只是因为保额可以高达百万,所以被称为百万医疗险。 https://m.cngold.org/insurance/zs8634070.html
1.医疗保险有哪些分类?为什么我们需要购买医疗保险呢?赔偿型医疗保险(专项医疗保险)是指患者明确被医院诊断为患了某种在合同上列明的疾病,由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金额来给付给患者治疗及护理。一般分单项疾病保险(如癌症保险)与重大疾病保险(10种、20种及30种等重大疾病保险)。 上述两类医疗险有相同点但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患病才能获得保险给付,不同点主要是:普通...https://www.cpic.com.cn/c/2024-05-27/1862147.shtml
2.高端医疗险是消费型的吗总的来说,选择哪种类型的高端医疗险需要根据您的个人需求、预算和对保费返还的期望来决定。在购买保险之前,建议您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以便为您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和建议。 医疗保险 158 2024-05-18 15:28:24 百万医疗险是消费型保险吗 是的。百万医疗险是一种医疗支出保险,旨在为被保险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850826
3.平安消费型医疗保险是什么【摘要】消费型医疗险不具有现金返还功能,保费支出比储蓄型健康险相对较少,但能为人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目前,各大保险公司都推出了消费型医疗险,平-安也不例外,那平-安消费型医疗保险有哪些呢? 慧安心-少儿医疗保险计划 本产品专为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设计,特含3万元疾病住院医疗保障加3千元意外医疗保障,...https://www.66law.cn/laws/481130.aspx
4.津贴型医疗险保险百科对于被保险人而言,自然是给付天数越多越好,免赔天数越少越好,应进行充分比较。[2] 4.关注保险费返还方式: 津贴型医疗险包括消费型和返还型,前者费用低廉,但产品不再享受其他理财功能;后者除津贴型医疗险外,还附加了中长期的稳健收益、资产保值功能,产品内涵更加丰富。https://m.dby.cn/detail-102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