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平时用不到,为了省钱,朋友或者家人借过来拿药。
借车、借房可以,最不能外借的是医保卡!
连给父母买药都不行?是的,不行!
借医保卡,就等于埋了颗雷。
1.小处着手,一辈子没有办法新购保险,已购保险的会惴惴不安
没有购买过保险的童鞋,借医保卡给父母使用,简直是挥不去的阴影。
只是爸妈还有亲朋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热的,小外伤的,还没啥事;但如果借卡人看的是高血压、糖尿病、乙肝等等,那你就摊上事了。
投保商业险中的健康险,是要健康告知的,要如实告知,有既往症和现病史,像高血压、糖尿病、乙肝等这样疾病,影响保险理赔。
社保系统和医院系统联网,就医记录,不管是门诊、住院、还是购药...保险公司都可以查到。
于是,别人看过的病,开过的药,就这样记在你的名下。
朋友的故事:医保卡被老妈拿去买高血压药,自己买保险被拒保了。人家不接你这单生意,还不算啥。身体不好、带病投保,保险公司顶多一脸嫌弃
最惨的是这种:秋后算账。
投保时,保险公司审核不严,给你承保了;理赔时认真起来,查询到“你的病史”,抱歉,你买过XX药,看过XX病,没有如实告知,不赔!
一辈子没有办法新购保险,已购保险的会惴惴不安。
以下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核保员:好好好,说得非常好,但我拒保。
新购保险不给保,已经保过不给赔,保险公司你这到底是为什么?
2.大处考虑,已涉及违法
有人会说,我最讨厌卖保险的了,肯定不会买商业保险的。
很多人会把自己的医保卡给父母使用:
用自己的医保卡给家人买药的行为,从法律层面说是不合法的
有些人觉得自己身体健康,暂时用不着医保
家里人是自己人,医保是自己交的钱,就帮爸妈刷自己的医保买药
但是这种行为是犯法的,一旦被监管部门查到,轻则由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责令退回保险钱款,重则追究刑事责任。
至于怎么认定这个“重”的程度,主要考虑是不是有盈利性,即借给别人批量买药,获得不当利益。
但按照规定,医保也是保险,医保基金的钱,是广大参保人的钱。把医保卡借给别人买药或住院报销,其性质等同于骗保,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不诚信的表现。如果有人向社保部门举报,你是要受到惩罚的。如果金额巨大,情节严重,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3.个人诚信的代价与保险公司的成本
即使达不到惩罚与违法犯罪,但中国正在加强诚信体系与信用体系的联网,任何信用的污点都会成为今后的社会信用记录的一部分,鉴于医保卡的默认使用者是持卡人本人,即便记录中的使用者另有其人,还是有极大几率会因为“不诚信”这个原因被直接拒保。毕竟按照规定医保卡是不能够外借的,一旦外借便会涉及诸多利益以及道德问题。
信用体系较为完善的香港对“外借医保卡”这一行为的可谓是零容忍,投保人会被打上不诚信、没有原则的标签,一律拒保,这也会是内地保险市场的发展方向。
另外从保险公司的成本上来讲,没有办法有效区分。保险公司办事非常保险,比起你的保费,他们首先考虑的是长远的安定,比起跟你争论,直接拒保的效益可能更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需要控制成本,理赔时如果能有一点蛛丝马迹证明你不符合健康告知,那么便很有可能会拒赔。
4.确实已外借,投保商业保险怎么补救
借过别人,该怎么办?办法还是有的,要分别对待。如果只是买点感冒药,普通外用药,影响不大。如果买过一些心脏病、高血压、肝炎之类的药物,这个在投保时,必须走核保+自证。
为了不犯错,首先要了解使用医保卡的“游戏规则”,明确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下医保卡的被借用方式以及相应的后果。
门诊/医院就诊
(2)部分疾病如乙肝,体检报告可以非常客观且真实地告诉保险公司你到底患没患过病,在这种情况下,借用你医保卡的乙肝患者对你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这意味着你有机会在澄清后被正常承保,但保险公司仍能够以不诚信、你就是患过病等理由拒保。(翻盘概率:低)
这里附上真实的小故事:
用户张XX在2017年2月曾经借过医保卡给亲戚体检,在这次检查中其亲戚被查出有乙肝小三阳,但其本人在2017年5月的单位体检时身体健康,该用户在2017年6月投保某重疾险时如实告知了自己的医保卡使用情况,并且提供其身体健康的检查报告,正常核保通过。
用医保卡去药店买药
医保卡的余额需要被定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对它的看法都不一样。
在北京,个人账户的钱可以提取出来;在广州,用医保卡余额为家人买药,无人监管。具体性质可分为以下两种:
(2)有的情况下,医保卡里的钱并没有被赋予那么重的含义,它等同于一笔个人资金,想买就买,想给谁买就给谁买,保险公司无权过问。
便利君在这里呼吁广大童鞋,千万千万不要外借医保卡!亲妈亲爸都不行!
一旦有了不好的就诊/开药/住院记录,真的真的很麻烦,那是绝对的得不偿失!
如果这种情况已经已经发生了,提早准备好自己近期的体检报告,与保险公司博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