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马贱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11月以来,14家大型平台企业针对过去金融业务存在的无牌经营、监管套利、无序扩张、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整改。目前,14家大型平台企业大多数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企业合规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金融业务不断规范。
这14家平台包括腾讯、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携程金融等巨头。整改结束将近一年之际,海豚财经发现,互联网平台在金融放贷领域仍有一些遗留问题未彻底解决。例如,在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断直连”问题上,监管将今年6月底设为最后整改期限,但迄今为止,仍有个别互联网平台向第三方机构提供导流业务时明文传输个人信息。
贷款导流变成转卖个人信息
携程金融车抵贷页面显示,用户申请时需要填写姓名,手机号、所在城市以及车牌号等个人信息。
企查查显示,天津趣拿互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150万元,携程金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其100%控股。天津趣拿的业务范围为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并不持有收集个人信息的征信牌照,也不具备放贷的金融牌照。
北京互金新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为0。北京互金新融科技母公司同样为携程金融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互金新融科技同样不具备任何金融业务资质。企查查显示,北京互金新融科技曾在2021年-2023年三次被个人告上法庭,涉及事由分别为侵权责任纠纷、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以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2023年1月的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审裁定书显示,胡某为原告,百信银行以及北京互新金融科技、北京趣拿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携程金融科技为被告。该案最终以胡某撤诉结束,双方可能达成了和解。从原被告方组成看,该案或由携程金融给百信银行助贷/导流引发。
携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为0。携程科技的营业范围亦不包括任何金融业务。
企查查显示,携程科技(上海)的股东为宓咏(持股95%)和王懿(持股5%)。公开信息显示,宓咏为携程金融支付中心CEO,并在2021年5月担任上海程付通支付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后者的前身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上海东方汇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大多数平台采用直接跳转模式
海豚财经注意到,除了在车抵贷业务中,携程金融直接将申请人信息直接卖给第三方机构外,携程金融的其它贷款导流产品房抵贷、企业贷,同样涉及个人信息明文转卖问题。
图片截自京东APP-我的钱包-借钱页面。
图片截自哈啰APP-臻有钱-借钱优选页面。
在车抵贷这个场景中,易鑫除了一起出资的助贷身份外,也有纯导流的角色。这就意味着,如果易鑫不是最终出资方之一,那么,从携程金融到易鑫,再到持牌金融机构,借款人的个人信息流经两个平台,并被两个平台违规收集并留存。
在以往的互联网贷款流程中,这是司空见惯的操作。很多用户个人信息经过二层甚至多层流转后,才到达金融机构手中。这个过程中极容易发生个人信息泄密、被违法交易或被滥用等情形。“断直连”政策的出台,正是为了彻底杜绝个人信息在无持牌金融机构中非法流转,减少个人信息泄密几率。
在其他平台都已采用直接跳转的导流模式后,携程金融仍然坚持违规收集个人用户信息,并明文传输给多家非直接持牌金融机构的第三方,显然违背了“断直连”的要求。
填写资料申请贷款时,携程金融迅速将用户信息转给了第三方机构,效率一流。但在用户要求撤销贷款申请时,携程金融却反应迟钝,效率也变差了。其中奥妙何在?
金融业务疫情期间逆势增长
金融业务对携程集团来说有多重要?我们在携程集团披露的财报中找到答案。
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携程集团的其他收入分别为7.44亿元,8.57亿元、8.76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携程集团的其他收入合计24.77亿元,占携程集团前三季度总收入的7.24%。2020年、2021年、2022年,携程其他收入分别为19亿元、25亿元、25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10%、12%、13%。
截图来自携程集团2022年年度报告。
携程金融官网显示,旗下业务涵盖消费信贷(信用贷、拿去花)、信用卡、产业金融,以及财富(理财)业务。
记者尝试申请“拿去花”,页面提示“暂不能为您提供服务”。根据官方介绍,拿去花最高20万额度,先用后付,最高40天免息,分期还款。根据介绍,这款产品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抖音月付等产品类似。
携程金融-拿去花虽然拒绝了记者的贷款申请,但对系统识别出的高净值用户却强行“放贷”。
新浪旗下“黑猫投诉”显示,携程金融投诉数量7368条,大多数涉及贷款费率过高、暴力催收等。
携程金融的信用卡业务主要为联名信用卡业务,合作银行包括民生银行、渣打银行。财富(理财)业务主要与好买基金、青银理财、华西证券、国信证券等机构合作。
为了开展金融业务,携程集团拿到了多张金融牌照。
一、网络小贷牌照: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重庆携程小贷”)成立于2016年12月6日,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解伟,唯一股东为携程金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95%)、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5%)。
2020年,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海豚财经注意到,2022年8月,上海携程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上海趣携信服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携程集团放弃上海携程小贷,仅保留了注册资本符合监管要求的重庆携程小贷。
二、消费金融牌照: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17日,注册资本16.2397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杨嵘,股东为上海银行(42.74%)、携程旅游(42.18%)、深圳市德远益信投资有限公司(7.70%)、无锡长盈科技有限公司(7.39%)。
海豚财经注意到,尚诚消金两家最大股东分别为上海银行和携程集团,两者持股比例基本接近,但上海银行2023年半年报将尚诚消金列为联营企业,而携程集团在2023年半年报中完全没有提到尚诚消金。携程集团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我们向尚诚消金提供我们的平台权限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末,来自尚诚消金的技术服务费总额为1.72亿元。
三、融资担保牌照:天津携程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17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法定代表人解伟,股东为携程金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00%)。
四、保险代理牌照:携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15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邵季红,股东为携程金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00%)。
除了保险代理牌照,携程集团还持有保险经纪牌照——深圳众诚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小贝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工商资料显示,众诚泰保险经纪成立于2013年9月9日,法定代表人杨威,股东为北京十一贝科技有限公司(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