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复,同意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财险”)在部分省市的交强险条款和费率。这也就意味着比亚迪财险将正式开展车险业务。
除了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以外,政策的利好也是助推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下发了《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从三方面提出新能源车险发展思路,包括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机制、提升行业新能源车险经营水平、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等。
车企纷纷入局新能源车险
今年3月,跨界造车新玩家小米在推出其首款新能源汽车小米SU7后,宣布旗下厚积保险经纪与车车科技达成合作,将为北京、深圳、杭州等全国多个城市的车主提供车险服务解决方案。
艾瑞咨询曾在《中国新能源车险生态共建白皮书》中指出,车险作为消费者购车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服务类产品,其刚需属性及粘性使得它可以作为服务车主的入口。车企可以以车险为服务抓手,开拓更多高利润的车后生态服务体系。
多数车企为代理销售
大部分车企是以保险经纪公司的身份进行代理销售。目前,仅比亚迪一家是持有保险公司牌照的车企。这意味着,比亚迪财险可以独立开发、推出保险产品,还能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并提供理赔服务。
5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同意比亚迪财险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和深圳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
5月15日,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比亚迪保险首份保单开出,涉及车型为:24款海豚荣耀版420km自由版,目前该车型指导价为11.28万元,目前保费共计3900元。除了交强险和商业保险外,还有13个附加险种。
东吴证券研报分析表示,新能源车企在新能源车险市场优势明显。新能源车企可以简化新能源车理赔流程,现阶段保险公司缺乏新能源汽车定损人才,在事故发生后无法进行现场定损,需要新能源车企介入检测才可定损理赔,车企可凭借技术优势,提高整个车险理赔流程效率。
研报还指出,新能源车企可设计出和理赔更匹配的创新性车险产品,凭借承保车辆的出行大数据、智能驾驶方面的信息优势,未来可以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个性化保险产品。
利好政策助推行业发展
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向各监管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各有关财产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提出五点要求。
《通知》指出,要全面排查整改,取消不合理承保限制。各财险公司要对系统内新能源车险承保政策和考核指标开展全面排查,不得在系统管控、核保政策等方面对特定新能源车型采取“一刀切”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调整对新能源车险设置的不合理考核目标。
内容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证券日报、官方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