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省份逾半寿险公司遭遇恶意投诉“全额退保”天山网

全国多个省份、逾半寿险公司遭遇恶意投诉“全额退保”

保险行业遭黑产“围猎”

编者按:投诉,本是赋予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手段。然而,在一些金融领域,缠诉、重复恶意投诉等方式正在成为违法分子套利的工具,有的甚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因恶意投诉引起的金融风险处于上升态势,影响了银行、保险等金融业的经营秩序,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继今年1月陆续推出“反催收”系列报道后,今日再推“恶意退保”调查。敬请垂注。

5月份被确诊为乳腺癌后,邱玲(化名)后悔得不行。去年,一名退保代理人“指导”她不断向监管部门投诉,最终她全额退掉了几年前购买的一款附加重疾险的寿险产品,代理则抽取了退保金额的30%作为手续费。

然而,此后邱玲却不幸被查出乳腺癌。失去了保险保障,她不得不自费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邱玲的遭遇十分典型:“全额退保代理”愈演愈烈之下,保险消费者以恶意投诉方式进行全额退保,却损害了自身利益。

记者调查发现,本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全额退保”,却成了部分人牟利的空子。从获取客户信息,到怂恿客户投诉、代客投诉,再到向监管部门和银行保险机构施压,目前恶意投诉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并呈全国蔓延的趋势。

记者独家获得的监管部门权威数据显示,2019年,这一现象已波及全国多个省份、一半以上寿险公司。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三年寿险公司疑似收到恶意投诉举报1.8万余件,涉及保单金额3.4亿元,并呈现运作模式产业化、宣传方式网络化、蔓延态势扩散化的特征。

退保代理

设话术“碰瓷”保险公司

退保成功收五成手续费

然而,近年来,一些个人或组织,打着帮客户维权的幌子,通过“恶意投诉”逼保险公司进行非正常退保,以达到全额退保的目的。

记者在淘宝、闲鱼等电商平台发现有不少标注“保险维权”“退保咨询”的店铺;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各类“全额退保”教程层出不穷。

以“退保”为由,记者联系了多名“全额退保”代理。“不管你在全国任何地区、买了任何保险公司的任意险种,都能无条件全额退保”“安全快速,100%退单成功”“退保只有一次机会,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几乎每一个代理人都采用相似的话术,强调自己“全额退保”的能力。

而一旦前去咨询,投保人就落入了更深的陷阱。

“产品不好,应该趁早退保。”看过记者出示的保单,小高团队中所谓“专业保险规划师”给出退保建议。在确认退保后,小高让记者尽快提供身份证、保单、手机号、地址等信息。

调查中,有代理人要求记者签署“保险咨询服务协议书”或“居间服务协议书”,同时支付1000至5000元不等的押金。此外,小高告诉记者,一般收取退保金额的30%至50%作为手续费。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款年缴2万元,已交10年的保障型保险为例,其现金价值为约6万元,这是正常流程下可以拿回的退款额;而“代理退保人”通过恶意投诉,若成功退回20万元全额保费,要收取6万元至10万元的手续费。

不过,要实现全额退保,关键要拿到保险公司存在过错的“证据”。小高启发记者:“回忆下当初买的时候,销售人员有没有给你返点、送礼物?”

他随后透露,一旦成为他们的客户,团队会派出“专业人士”,传授“钓鱼取证”的技巧。“总之就是找出保险公司的问题,我们还可以教你怎么让他们犯错误。”

当记者提出有难度时,小高进一步“指导”:“钓鱼不成功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提供投诉模板,写投诉信寄给监管部门‘碰瓷’,保险公司最怕投诉了。”

保险公司

被黑产分子“卧底”

半年受损逾1.2亿元

“初步估算,广东几家大型的保险公司今年以来遭遇的恶意退保案件超过3800件,涉及金额超过1.2亿元。”广东一家寿险公司高管蒋平(化名)对记者透露。广东是全国最大的保险市场,今年以来,各家保险公司接收监管正式转办的涉嫌“恶意投诉”案件激增,某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以该公司广东分公司为例,今年二季度,此类案件增长了5倍。

记者从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获悉,该中心对“恶意退保”进行监控后发现,“退保代理”于2018年在长三角有过短暂的活跃期,经监管部门定向打击后归于沉寂。但广东一家保险公司的监控情况显示,2019年下半年,“代理退保”自江浙沪向粤桂琼一带扩张,部分地区正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今年前5个月55%的投诉信件来自广、深两地。”蒋平告诉记者。

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的监控数据佐证了此点。根据该中心的大数据监控,今年5—6月,“代理退保”在网络上进入高峰期,监控数据显示,广、深是退保黑产信息发布的主要地区。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代理退保”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从单兵作战转向公司化运营,呈现手法专业化、渠道扩展化、组织集团化、目的利益化等特征。

蒋平发现,黑产分子甚至开始上演“无间道”的戏码。为缩短获利周期,他们开始安排人“卧底”。

“‘退保代理’有预谋地安排人轮流入职各大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故意预留证据,赚取一波佣金后离职,接着再联系鼓动客户全额退保,通过收取代理退保费二次获利。”蒋平告诉记者,这样“卧底”甚至一批多达十几个人。

除了“卧底”,部分“代理退保”团队还假借监管部门及保险公司名义揽客。“一名退保代理团队核心人员无意中透露,他的成员藏匿在广州郊区,已有200余人,通过非法买卖公司客户信息,分配给手下具有较强销售能力者,假借公司售后服务人员的身份上门,非法误导客户购买新单以牟取佣金。”蒋平告诉记者,“代理退保”团队内部分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物色、招揽业务高手;小组长负责提供名单、追踪佣金业绩;远程外呼人员负责邀约客户上门拜访、派发任务;上门人员负责上门诱导客户退旧投新等。不同岗位佣金分成已经形成行规,比如小组长一般分成30%,上门人员一般分成40%。

在保险业内看来,“代理退保”产业化的恶劣影响在于借助网络大肆宣传退保利益,诋毁保险产品和寿险功用,营造客户与保险公司的紧张氛围,误导大众产生抵触误会情绪。同时,为获取非法利益,诱导正常承保的保单客户进行投诉退保,引发大量不合理投诉,严重影响了保险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消费者

被骗费骗贷骗隐私

遭遇收割“连环套”

事实上,恶意全额退保最终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调查发现,“代理退保”已经逐渐演化出收取高额手续费、退旧换新赚取佣金、出卖个人信息、利用信息骗贷等连环“收割”陷阱,消费者甚至无法自行中止业务。

“退保后身体出了问题,没法再次正常投保了。”在最需要保险时失去了风险保障,李先生为他去年的“机智操作”后悔不已。去年8月,在“代理退保”业务员的鼓动下,李先生以受到营销误导为由向保险公司投诉,最终退还购买6年的纯保障型保单保费32.04万元,并向代理人支付了8万元的手续费。然而,去年12月,李先生想重新购买保险时却被检查出健康问题,保险公司随之拒保。

对此,保险公司负责人提醒,按保险合同规定,退保除了会使消费者面临经济损失,还会丧失原有保险保障、再投保时保费提高、再投保时保险权益受限制,甚至拒保等风险。记者了解到,多家保险公司为了防止恶意退保,升级保险风控措施,消费者恶意投诉获得全额退保后,可能被列入黑名单,导致后续“无险可投”。

一位退保代理中介对记者表示,委托全额退保,需要先交定金。但该公司开始“证据分析和取证”后,消费者放弃诉求,定金将不会退还,而在“法律材料的整理、撰写、顾问指导”阶段后,无论消费者是否主动放弃诉求、费用按照合同约定收取。

令消费者进退两难的不仅仅是已经缴纳的费用。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代理退保从业人员,往往和消费者签署《服务协议》,并收取定金、身份证、保单等作为抵押,让消费者骑虎难下,也让保险公司难以介入。

此外,更大的风险存在于信息泄露后。记者通过联系“退保专家”,其列举的退保客户询问问题高达26个,包括各类敏感信息。

佛山的陈先生就是因为办理“全额退保”,导致信息泄露,被人冒名进行贷款。陈先生告诉记者,今年5月他先后收到多家借贷机构的还款通知。经过一番调查,陈先生发现问题出在为自己代办“全额退保”的人员黄某。因为退保,他向黄某提供了大量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被黄某恶意用于借款。

有保险业从业人员向记者表示,保险代理人可通过获取的信息向保险公司验证,掌握更多客户其他保单及业务的信息,使得消费者信息完全暴露。

有保险行业人士透露,利用掌握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黑产分子可以截留消费者退保资金。不少黑产分子在代理退保之外,往往也从事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业务,消费者个人信息资料被泄露后,往往成为套现的工具。

聚焦

“代理退保”隐藏三大风险

律师建议对黑产团伙加大打击力度

银保监会:

不要相信所谓的“代理退保”

银保监会消保局在《提示》中提醒,“代理退保”行为隐藏至少三种风险。首先是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为牟取利益,一些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冒充监管部门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进行虚假宣传,称消费者所购保险产品“存在欺诈行为,已有多名消费者投诉”或“继续持有保单将蒙受经济损失”等,挑唆、怂恿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终止正常的保险合同,使消费者丧失风险保障。消费者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其次是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某些“代理退保”行为并非真正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而是以牟利为目的。退保前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或缴纳定金,退保后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或其他公司保险产品以赚取佣金。部分组织还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费者银行卡及身份证复印件等,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甚至有不法团伙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一旦落入骗局,消费者资金损失难以挽回。

再次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一些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打着“维权”幌子获取消费者信任,并与消费者签订所谓的“代理维权服务协议”,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消费者隐私的敏感信息。除“代理退保”外,有的组织还从事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业务,消费者个人信息资料存在较高的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的风险。有的组织甚至在消费者想终止“代理退保”协议时,采用极端手段骚扰消费者,迫使其再次投诉。

银保监会消保局表示,通过投诉反映问题、提出诉求,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手段,但一旦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则可能会对行业经营造成不良影响,最终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要充分考虑自身保险需求,谨慎办理退保。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不同的人身保险产品其保障范围、缴费方式等有所差异。消费者应了解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保障功能、除外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谨慎衡量是否有必要终止保险合同。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防止上当受骗。

律师:

“代理退保”或涉嫌诈骗罪

“代理退保”已经严重影响了金融行业的秩序,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吴兴印认为,恶意退保黑色产业链团伙,在非法交易买卖投保人、被保险人个人信息及保单、银行卡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吴兴印表示,恶意退保黑色产业链团伙,主要通过网络或现场交易买卖被保险人的身份信息、保单信息、收集银行卡的信息进行交易,然后通过欺骗、误导等手段诱骗当事人办理退保,代理人通过收取退保保费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退保提成获取非法的收益,再欺骗误导当事人通过降低保额、减少、变更险种等手段重新投保,再获取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佣金,从而形成黑色产业链。

他建议,对于恶意退保黑色产业链犯罪团伙,银行保险监督机构、行业协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部门应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沟通机制,加大对上述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维护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记者陈颖张艳黎华联)

THE END
1.交强险和商业险能在不同公司买吗看一下就会了可以,交强险和商业险是可以在不同的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但后期若遇到理赔,需要分别联系两家保险公司处理,还要面对提供两份理赔材料等问题,相对要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因此为避免麻烦,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建议尽量在同一家公司投保车险。温馨提示:保险的好处体现... ...http://www.wjcfc.com/ask/qa/145753.html
2.一个人是否可以购买两份不同的保险?已帮助10570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596505.html
3.保险买几家会起冲突吗?总结起来,购买多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分散风险,但也可能增加保险费用和管理成本。在购买多家保险产品之前,建议您充分了解每份保险产品的条款和细则,评估自己的保险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策略。同时,建议您选择有良好信誉和稳定财务状况的保险公司,以确保您的保障得到有效落实。https://m.xyz.cn/discover/detail-baoxianchanpin-3256750.html
4.202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来了!这是五个半小时问答的全部要点11:43关于电动汽车的车主在向汽车制造商、而不是保险公司买车险,Geico怎么应对? 主管伯克希尔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贾恩称,还没有看到很成功的案例。Geico正在与设备制造商商谈,找出一种在销售点提供保险的方法。汽车保险的利润率是4%,这是很小的数字。涉足车险的企业增加了,要在这个行业赚钱就更难了。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88078
5.魏巧琴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课后答案.docx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课后答案魏巧琴.docx,1章答案 1名词解释 理论费率 答:理论费率是保险精算人员依据不同风险单位和保险公司的业务费用支出而厘定的费率。理论费率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 实际费率 答:保险实际费率是保险理论费率的市场化,但是保险实际费率并不是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825/5024004103004330.shtm
1.车险重复投保会产生什么问题?如何避免车险重复投保的情况?其次,要仔细核对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条款和细则。明确保险责任范围、免赔额、赔偿限额等重要信息,避免因理解偏差而误投。 以下为大家提供一个常见车险种类及保障范围的对比表格: < 另外,车主应妥善保存投保记录和相关文件,以便随时查阅和核对。同时,可以通过保险行业的信息共享平台,查询车辆的投保情况。 https://auto.hexun.com/2024-11-05/215345395.html
2.车辆重复保险有效吗车辆购买多份保险可是合法、有效滴!要是真的遇到保险事故,那咱们车主就得遵守规定把自己已经买过哪些类似保险的信息告诉给各个保险公司。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一、车辆重复保险有效吗 在机动车行业中,车载事故险是常见的投保项目之一。对于此类保险合同而言,尽管...https://www.66law.cn/laws/2957056.aspx
3.多个保险公司买的意外险可以都赔付吗,意外险赔付的流程有哪些意外险是一种保险产品,旨在为投保人提供在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经济保障。然而,有些人可能会考虑购买多个保险公司的意外险,以增加赔付的可能性。那么,多个保险公司买的意外险可以都赔付吗?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多个保险公司买的意外险可以都赔付吗 ...https://www.mibaoxian.com/article/54673.htm
4.汽车保险知多少?世界上第1份车损险保单:是1898年由美国的旅行者保有限险公司(这家公司蛮久的,是1864年成立的,中间被花旗买到手过,后来又独立出来,再后来和1854年成立的的圣保罗保险公司)在1898年给纽约布法罗的杜鲁门·马丁签发的汽车保险。 二战之后汽车保险得到迅速发展,在多个国家第三者责任险成为一种强制保险(交强险)。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199444520549430942.html
5.车险买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一点-市场认可度:在《2024全球保险品牌价值100强》中位列第三,品牌价值达到175亿美元,同时其品牌评级为AAA,显示出市场对其的高度认可。3.中国太平洋保险:-品牌实力:太平洋保险是国内综合性保险公司之一,业务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寿险、产险等。-产品线与服务:公司提供丰富的保险产品和专业的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716819
6.销售技巧和话术对保险公司来说,利用银行密集的网点可以提高销售并且降低成本; 对客户来说,在银行买保险,价格更便宜,回报更高;银行网点多,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保险,减少了交通费用和时间、精力等的支出;可以同时在银行办理银行业务和买保险,满足了“一次购足”的心理;银行值得信赖,也就可以放心买保险;产品简单易懂,可以当场决定是否...https://www.jy135.com/zhichang/4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