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寿险业前瞻丨产品预定利率继续调降储蓄险需求持续释放

财联社12月31日讯(记者夏淑媛)回顾2023年,我国寿险业迎来新一轮深度调整。为应对人身险在投资端的压力,监管部门着力推行两大政策来降低负债端成本:一是将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从3.5%调降至3%,以防范利差损风险;二是以“报行合一”为入口,通过设定渠道佣金费用的上限,防范费差损风险。

2024即将开启,在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降,以及严格执行“报行合一”政策背景下,寿险市场产品、渠道格局将如何演变?行业将重点在哪些领域发力?

针对上述问题,多位保险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预定利率调整、报行合一给整个保险业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就是通过降本增效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产品、渠道层面,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仍可能进一步调降,个险渠道代理人规模仍未止跌,个险渠道组织利益将向扁平化加速,银行中收压力将推动银保渠道销售回暖。

储蓄险需求有望持续释放,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仍可能进一步调降

2023年,人身险预定利率告别3.5%时代。伴随7月底新老产品切换,人身险公司保费也出现较大起伏,由6月高峰时32%的两位数攀升跌入10月6%的负增长。

数据显示,2-7月单月,人身险公司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765亿元、3683亿元、2344亿元、2526亿元、3617亿元、239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0.69%、12.43%、14.69%、21.5%、32.02%、27.52%,均实现同比两位数大增。

但8月以来,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明显承压。8-11月单月,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分别为2013亿元、2468亿元、1593亿元、161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0.26%、0.95%、-6.22%、-0.55%。

面对寿险保费阶段性承压,业内普遍认为,当前居民新增存款维持高位,而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使得居民对于保本保收益的储蓄类保险需求持续旺盛,2024年“开门红”各公司均能实现两位数增长,产品价值率提升将成为人身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信达证券研报分析,在当前金融环境下,保险产品具有的“储蓄+保障”等属性仍具有吸引力,叠加近期理财公司密集下调理财产品业绩基准,银行挂牌利率频现下调,预定利率下调后的产品需求仍有望持续释放。

中金公司研究部保险科技行业研究负责人毛晴晴表示,随着利率下行的认知深入人心,我们认为仍有较为可观的存量资产以及潜在新增资产配置需求待释放。

在财通证券研究所业务副所长夏昌盛看来,老龄化背景下,居民养老储蓄需求提升叠加风险偏好降低,在储蓄险热销及价值率的提升带动下,其预计到2032年,储蓄险新单保费规模或达3.4万亿,未来10年复合增速高达14.3%。

此外,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仍处高位,个人医疗自付压力,亟需商业健康险补足国人健康保障缺口。其预测2032年,健康险保费规模或达2.4万亿元,未来10年复合增速为10.8%。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有大行再度迎来年内第三次存款利率下调,保险业人士开始担心3%预定利率的产品还能卖多久?

对此,东吴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葛玉翔表示,本次调降选在银行“开门红”前进行,对压降银行2024年负债成本的作用更显明显,也打开了2023年初LPR下调的空间。“我们认为,若后续LPR,尤其是5年期LPR持续调降,或将打开2024年一年期以上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

个险渠道组织利益将向扁平化发展,银行中收压力推动银保销售回暖

寿险负债成本压降,不仅要控制预定利率,更要控制费用。继预定利率下调之后,监管又将目光聚焦在费差损上。

2023年8月,一纸《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让“报行合一”这个在车险市场上已实行了多年的词汇进入人身险领域,银保渠道成为第一个被规范的渠道。

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给保险公司和银行带来短期震荡。由于人身险公司在产品变更手续费后,应与银行按照重新报备的手续费签署合作协议。因此,多家银行也在9月底至10月左右下架了部分公司的银保产品。

尽管短期内经历一些扰动,但也倒逼险企重塑渠道核心竞争力。据金融监管总局初步估算,银保渠道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30%左右。而下一步,全渠道一视同仁,个险、经代渠道的“报行合一”工作也将启动,届时渠道又将产生哪些变化呢?

对此,毛晴晴认为,个险渠道潜在佣金结构调整可能会导致部分公司面临代理人流失压力,而银行代销保险的意愿并不会降低,结构上更愿意销售大型公司的保险产品。

一方面,银行角度来看,代销保险为银行带来增量收入,降佣后保险产品依旧是各类金融产品中佣金较为丰厚的产品,并且当前客户对于储蓄险需求旺盛。

另一方面,银行对于中收有较大诉求。“对于银行来说最优的选择是如何提高销售业绩推动以量补价。结构上看,银行相较过往可能更愿意销售大型公司的产品,或推动大型公司银保业务量价齐升。”毛晴晴表示。

其预计“报行合一”后经代公司代理人佣金下降幅度或在30%-50%,高过保险公司个险代理人佣金降幅,可能会导致部分经代渠道营销员回流保险公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身险公司代理人规模的压力。

在大湾区保险学院联合创始人牟剑群看来,报行合一的到来,销售渠道在尽可能减少固定开支的前提下,也要保住一线销售人员的佣金,只有把基本法做得更加扁平化,减少间接佣金,才能够让销售队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而那些产能落后的保险营销人员,以及那些已经完全失去业务能力的团队长,可能已经真的到了不得不与行业说再见的时候。

THE END
1.友邦,保诚,安盛,宏利这几家香港储蓄险怎么选?看详细对比友邦,保诚,安盛,宏利这几家香港储蓄险怎么选? 明星产品的亮点1、友邦 AIA 盈御多元2香港友邦,公司市值排名第一,市场数据多项夺冠,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独立上市人寿保险及投资证券集团。截止2021下半年,公司市值约为$1398亿。盈御2产品优势:1,九种货币提供多币种选择2,财富世代传承——指定第二受保人。无限次指定...http://gangbaobaohk.com/h-nd-470.html
2.储蓄型保险产品和银行定期存款的风险哪个高?储蓄型保险产品是一种保险合同,既具备储蓄功能,又提供保险保障。它通常有一定的保证利率或最低收益率,并提供一定的保险保障。储蓄型保险产品的风险相对较低,因为保险公司会承担投资风险,并提供一定的保证。 而银行定期存款是一种将资金存入银行一段时间,到期后按照约定利率获得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定期存款的风险相对较...https://www.xyz.cn/discover/detail-dingqicunkuan-3259252.html
1.理财保险值得买吗?目前还有哪些高收益的储蓄险?随着银行的存款利率不断下调,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通过保险来理财了。因为保险可以锁定终身利率,还有机会拿到更高的分红。 但也有很多没有接触过保险的人会有疑虑,理财保险真的值得买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同时推荐几款不错的储蓄险给大家参考。主要内容如下: ...https://m.shenlanbao.com/zhinan/1854802409830563840
2.银行经理推荐了储蓄险,了解之后算了算真的很坑如果被保险人身故情况:储蓄险本质上也是保险,需要指定被保险人。问题是最好努力活久一点,不然中途意外离世,也是不能获得相应受益的。条款上是这么说的: 若被保险人身故,我公司将按照您已交保险费与被保险人身故时现金价值的较大者给付“身故保险金”,本合同效力终止。 也就是说:如果中途去世,那么如果现金价值小于...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2942814/
3.储蓄险大换血!现有的高收益产品给你盘点好了趸交年金险分红险大家好,我是懂保君。 前段时间,储蓄险市场又经历了一波大调整,导致一批高收益的产品被迫下架。 原因也很清晰,是受“报行合一”的影响。懂保君认为,随着未来政策的逐步施行、加深,储蓄险市场可能还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调整。 那么,当前我们想要收益又想要稳定的储蓄险产品,该如何选择呢?今天就来和大家盘点盘点目前仅...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IALPUG0525J4HI.html
4.买对养老储蓄险多领一份“退休金”财经慧择保险经纪储蓄险产品负责人叶鹏程则提醒,如果超过5年的理财周期,或者有长期的资金规划,能接受一定的封闭期,那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如果非常短期且不确定随时使用,则不建议选择保险。” 而区别于存款产品,增额寿险一般在前期有较高的身故杠杆,身故金是有效保额、已交保费的最高1.6倍、现金价值三者比大...https://www.workercn.cn/c/2024-05-17/8257412.shtml
5.儿童商业保险保险百科当前市面上儿童保险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儿童教育储蓄险、儿童意外伤害险以及儿童健康保险,这也是根据孩子面临的三大风险来定的 。这些产品的共同特征就是在孩子成长阶段,就开始给他们提供健康及教育储蓄保障。孩子的安全、健康和教育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https://www.dby.cn/detail-102623.html
6.超6成年轻人买多份保险,他们到底在买什么?曾经购买过储蓄险的豆瓣网友 @小木 就写道:“有这个钱在,可以说是给我心理打了底,投资的时候也不会太担心一时的涨跌,反正还有托底,不会影响生活。这个就是我对储蓄险的考量。” 年轻人在网上冲浪买保险,最关注的也是安全感问题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这代年轻人不仅主动向保险靠近,在买保险习惯上也颇有互联网时代...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2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