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对一个人来说,是退休后的依靠,是养老的保证,有了养老金,就不用再伸手问子女们要钱,让孩子们的压力也小一些。
那么这些还没有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标准的人,又怎么办呢?
社保缴纳不够15年人群
就我国的社保体系而言,想要在退休以后成功拿到养老金,就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年纪达到退休年龄,二则是对养老体系有足够的贡献,也就是达到最低缴费年限。
这导致他们的社保经常会出现断交,一直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很难连贯起来,尽管国家要求公司要向员工缴纳社保,可公司缴纳社保不及时,缴纳基数不对的情况仍是层出不穷。
再者说,随着社保改革的进行,最低的缴费年限还将要发生变化,从2030年开始,最低缴费年限将从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
那么对于那些临近退休,又即将到达退休年龄的人来说,该怎么办呢?
4个方案解决难题
另外那些已经逼近退休年龄,社保缴纳年限仍然不足15年的,也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五种方法去解决。
第一种,可以选择先退休,后续再进行补交,也就是说先办退休手续办了,然后再陆陆续续将社保补交够15年。
如果有经济压力,不如选择第二种方法:申请延迟退休。众所周知,2025年开始,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限都会开始延迟,但到2030年之前,社保的最低缴纳年限仍然是15年。
所以对于社保还差一点交够15年的人,可以走延迟退休这条路,甚至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动申请,用人单位同意后就能向社保局申请。
不过以上两种方法,都适合那些距离15年最低标准没差多少的人,比如说只差个两三年,稍微努力一下也就缴够了,可如果是差十年八年,那要承受的压力就太大了,也不太划算。
这种情况下,也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停缴社保,并且将里面的钱给取出来,按照国家规定,那些到达退休年龄,可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人,可书面申请终止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这种做法更像是及时止损,既然很难再拿到养老金,倒不如将钱取出来作为备用,但要注意的是,能办理退款的只是“个人账户”,而平时所缴纳社保的大部分资金,都进入了“统筹账户”。
也就是说,社保虽然能够办理退款,但也只能拿回一小部分了,很不划算,因而也很少有人选择这种方式。
那么那些距离最低标准15年相差甚远的人,该怎么办呢?
可以选择将职工社保转入居民社保,再办理退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一次性补缴,可以很快就拿到养老金。
不过这么做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转入居民社保后待遇是不一样的,两者就像是两栋房子,一个是别墅,另一个是小平房。
可话又说回来了,无论是别墅还是平房,都是一种保障,也是一种解决养老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