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管箱租赁业务源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1813年,德国的法兰克福欧罗亚银行推出银行保管箱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务收入的主要部分。至今,瑞士苏黎士银行仍存放和保管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许多私人财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迅猛提高,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房地产、银行存款和购买黄金珠宝饰品等。目前我国保险业一般不把这些贵重物品纳入保险业务范围。因此,商业银行开展保管箱租赁业务可谓适时、顺势,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保管箱业务现状
目前,农业银行保管箱业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内地的中等城市。其中规模较大的为万门左右,小的为2000~3000门。而万门左右规模的又多数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相对稠密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浙江。而2000~3000门规模的大都集中在内地的中等城市。从经营状况来看,内地大、中城市与沿海城市形成了剪刀差。例如,福建、浙江等地银行的箱位租出率大都突破了60%,有的甚至接近100%,而地处中部的湖北等省,箱位租出率最高的不到40%,箱位租出率低的仅为10%左右;从发展前景来看,沿海城市由于已具备了经济发达、保管源充实和客户接纳度高三个重要因素,业务发展前景相对看好,而内地的许多城市由于受自身经济状况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
鉴于保管箱业务在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在农业银行目前发展状况,其规模化、系统性管理以及大力发展保管箱这一个人中间业务是一项对外利民、对内增收的重要业务。
二、保管箱业务管理系统
1.保管箱业务管理系统设计保管箱业务管理系统功能基本涵盖保管箱业务前台操作、账务处理、后台管理等大部分业务流程。系统可划分为前台操作、租约管理、账务处理、后台管理、查询统计、报表、系统辅助7组功能模块。
前台操作具有入库、出库、保管箱状态处理、挂失解挂等功能。该组功能是网点操作员日常使用的功能,使用较多,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账务处理具有记录保管箱租金、押金、罚息等收支情况,还包括日终处理、批量扣租处理等功能。
后台管理具有机构管理、操作员管理、业务参数设定、VIP管理、优惠政策管理等功能,供业务管理部门的操作员使用。
查询统计包括按指定条件查询和统计保管箱系统的各项主要数据,并提供打印和导出Excel文件功能。供业务部门和网点使用,各部门可查询统计本部门和下属饥构的数据。
报表模块包括按业务要求生成各种报表,并提供打印和导出功能。供业务部门和网点使用,各部门可查询自身和下属机构的报表。
(3)租箱。租箱是保管箱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主要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操作员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可用的保管箱;
第三步,选择可用的优惠条件,计算租金和押金,并打印缴费凭条;
第四步,确认缴费,保存各种资料,写收费记录及操作日志,完成租箱流程。
(4)续租。续租是保管箱系统的又一个常用基本功能,操作步骤是:选择要续租的保管箱后,选择可用的优惠条件,计算租金、押金和滞纳金,并打印缴费凭条。确认缴费后写收费记录及操作日志,完成续租。
(5)退租。退租是用以终止租用合约,主要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输入客户证件号码查找要退租的保管箱,如保管箱在禁用、挂失、停用、查封状态,则不允许退租;
第二步,验证客户身份,并检查是否有退租权限。如租用方式为合租,需验证合租人身份;
第三步,计算应退押金,如租约过期要计算应收的租金和滞纳金。租约未到期不退租金;
第四步,检查客户归还钥匙,如客户没有归还钥匙要缴纳罚款;
第五步,打印上述收费或退款凭条。
(7)业务统计。业务统计包括有两个功能:随时对某一天进行日终结算和生成日结单;输入起止统计日期,进行网点统计和柜员统计。
网点统计的内容包括日期、行部号、箱型、总箱数、总出租箱数、剩余箱数、当日退租数、当日出租数、当日续租数、开启个次、租金净收入、押金净收入、费用净收入。柜员统计的内容包括日期、行部号、箱型、租金收入、押金收入、费用、收入、租金支出、押金支出、费用支出。[!--empirenews.page--]
(8)租约历史查询。从租约档案表、租用人档案表中查询符合行部号、箱号、交易日期、客户证件号、合同号等查询条件的记录,以便追踪特定分行、保险箱和客户的租约记录。
3.保管箱业务管理系统的特点保管箱业务管理系统推广使用之前,各分行操作模式不统一,多数网点为单机系统,部分网点仍用手工操作,系统设备老化、软件设计与硬件的联动存在问题,导致管理机构难以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单机版系统的数据由于缺乏有效的稽核程序,数据容易被修改而难以发现,造成数据安全性较低、可靠性较差。因为硬件配置复杂多样,系统升级换代成本较高,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大,造成运营效率低下。
三、保管箱业务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保管箱业务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和一些较发达地区,银行保管箱业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逐渐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1.租户平民化、托管物品种类多样化银行保管箱业务开展之初,租户多是单位用户、少数华侨及富人,普通百姓较少知道银行有保管箱这项业务,但是近年来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以及公民隐私权意识的加强和安全防范的需求,银行保管箱业务走入了千家万户。托管人保存的物品也不仅仅是存款、黄金、邮票、保单等,还包括一些对客户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或者具有情感寄托的物品,如遗嘱、信件、纪念品等也存入了保管箱。
2.保管箱品种多样化、创新化目前,各大商业银行都开办了保管箱业务,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争取到更多的客户,获取更好的经济回报,各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变化,按照不同客户的需要,设置不同规格、大小合理的保管箱,使得保管箱服务具有个性化特征。
3.管理信息化随着银行保管箱业务量的大量增加以及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对银行保管箱业务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各大商业银行都开发了自己的保管箱业务管理系统,改变了以往各行孤立,管理混乱等问题,规范了服务流程;通过报表统计等功能,上级决策部门能及时了解辖区保管箱业务的运营情况,制定出更加满足客户需要、适应市场变化的政策,促进银行保管箱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