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英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欢迎参考。

一、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及过程

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银行危机,当时由中央银行出面组织各大清算银行出资建立了救援基金。该基金通过再循环存款或发放短期贷款向那些问题银行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虽然该基金成功地向26家问题银行发放了大量贷款,并帮助他们摆脱了经营困境,但是这种由中央银行与民间金融机构通过非正式协议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存款人并不能因此得到可靠的保障,难以完全避免存款挤兑现象的发生。因此,英国亟须建立正式的、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

英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最早是根据1979年银行法建立的存款保护计划(DPS:TheDepositProtectScheme)。英国现行的存款保险计划是由英国新的金融机构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局(FSA:Financialserviceauthority)于2001年根据2000年金融市场与服务法案(FinancialServicesandMarketsAct2000)建立的金融服务补偿计划(FinancialServiceCompensationScheme)中的一个子计划。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将原有的存款保护计划与1986年建筑协会法建立的建筑业协会投资者保护计划(IPS:InvestorProtectionScheme)、1986年金融服务法建立的投资者补偿计划(ICS:InvestorCompensationScheme)、1975年投保者保护法建立的投保者保护计划(PPS:PolicyholdersProtectionScheme)以及友好协会保护计划等补偿计划加以合并,形成由金融服务管理局(FSA)统一管理的的金融服务补偿计划(FSCS)。

1979年英国银行法提出要求于1982年成立存款保险委员会(DPB),旨在建立并运用存款保障基金,来保障倒闭银行的存款人,所有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均需参加。其后制定存款保护计划并在1987年的银行法中被修改,银行法指定存款保护委员会(DPB)对该计划进行管理,存款保护委员会(DPB)是一个法定机构,其员由英格兰银行和其他银行人员组成,主席由英格兰银行行长担任,一般有4名兼职成员。存款保护计划(DPS)的资金来自银行,最小资金量可以用于小银行的倒闭和管理费用,而较大银行的倒闭通过从银行征收特别费用来获取资金。而且存款保护委员会(DPB)有权向其他机构借入资金。像其他类型的存款保险制度一样,存款保护计划(DPS)也是由某个银行的倒闭而被起用。该计划中,每个受保护的存款者可以获得他们存款的90%的补偿,但不得超过18000英镑,该计划保护的存款范围包括以下银行的欧盟各国货币和ECU存款:英国银行在欧盟地区的分支机构、非欧盟国家的银行在英国的分支机构;另外对于其他欧盟国家的银行在英国的分支机构,存款保护计划(DPS)有特别的条款,就是这类银行作为他们本国存款保护计划的成员国可以选择是否加入存款保护计划(DPS)。

存款保护委员会(DPB)向存款者支付了补偿后,有权优先于存款者从银行的清算人处收取股息,直到赔付给存款者的费用被还清。截至1997年DPS因29个银行的倒闭而起用,共支付存款人153万英镑,其中110万已经从清算所等单位收回。

鉴...

04-21

《存款保险条例》已经在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最高赔偿额度为50万元。

04-28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存款保险制度的优点,欢迎参考。

首先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是为中国利率的市场化服务的,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银行间的竞争将不断加剧,银行盈利能力不断地减弱,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也有所降低。显然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提高金融系统稳定性,为市场化改革保驾护航。

金融业是经济的重中之重,金融业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构造竞争市场。中国目前已经放开了民营银行的设立,此时建立银行保险制度,意味着银行的退出也有了制度的保障。有利于淡化大银行对小银行的优势,促进公平竞争,同时也会促使金融当局采取果断措施,促进低效率企业退出金融体系,确保金融体系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有利于保障金融系统地运作效率,从根本上改革中国目前的资源错配问题。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快速降低,那么未来银行的经营方式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参照美国的经验,也是目前国内热烈讨论的就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出售未来可回收的现金流,从而获得融资,即只要一种资产可以产生未来的现金流,均可以加以证券化,从而为资金的需求方加以融资。

具体有以下几点好处:

B.改善中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降低银行风险。我国目前间接融资的比重大,这一方面造成这整个市场的金融风险在金融系统聚集,另一方面,也影响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是间接融资发展出来的直接融资方式,间接融资不再对直接融资产生阻碍,间接融资可以随时转化为直接融资,因此它视为提高中国金融市场效率,防范银行风险的破题之举。

C.繁荣中国资本市场,开发更多金融产品,提高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化正在加速推进,一定需要有有深度且开放的国内资本市场,这样国外的人民币才有投资升值的渠道,人民币的国际化才有推进的可能。

D.提高银行的资产管理水平。银行以中介人的身份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将表内资产转化为表外资产,虽然依旧运作大量资产,但实际上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却缩小了,并且直接融资转化为直接融资,不流动的信贷转化为流动的货币与货币等价物。调整了资产的配置,增加了资产整体的流动性,同时自身风险资产的规模,也会下降。

E.转移银行风险,如上所述,间接融资下,整个市场风险将在银行系统聚集,而直接融资下,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将化解于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只要当局能够有效地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那么整个市场的稳健性将大为增强。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利与弊,欢迎参考。

1、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一国金融体系。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频频发生金融风波。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系统性的金融风波,但随着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创新产品逐渐增多,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纷纷成立,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自身风险在逐渐增加。要防范风险,稳定金融,只能“防患于未然”,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失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可行选择之一。

2、有利于保护广大存户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作为信用中介的银行,其基本特征是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即银行大部分资金是以负债的形式吸收的机构和个人存款,自有资金只占全部资本的小部分,在经营管理不善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导致不能按时清偿债务时,就易引起银行信用危机。我国金融业目前的现状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落伍的背景下,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实际上也是对银行业发展的一种强制性保护。

3、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了公众风险意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我国的银行储蓄存款不仅没有风险,而且收益可观,一直是人们投资的首选渠道。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破产不仅在理论上已被公众接受,而且在实践中已实施,因此作为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商业银行所潜在的风险也应为公众所接受。

4、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存款保险的目的,一方面是在心要的情况下,执行赔偿的职责,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为了保障整金融体系的稳定。这就要求存款保险机构要对日常的银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而且要定期对银行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审查其上报的统计报表和账目。当银行管理不善或经营非法、风险较大的业务时,存款保险机构可以提出警告,勒令整改,帮助银行渡过难关,或促成其它银行的并购,从而实现中央银行的监管意图。

2、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

1、存款保险制度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它可能诱发道德风险。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存款者风险意识下降,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实现以后,他们就可能不顾银行经营风险,将钱存到愿意支付最高存款利息的银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也会弱化,在经营活动中就可能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此外,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还有特殊问题:主要是四大国有银行有政府为其做后盾,无偿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险,为了节省运行成本,显然不愿加入存款保险体系。如果不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纳入这一体系,那么由于保险基金数额小、范围狭窄,就很难保证银行资金发生大量损失的时候对储户进行赔付。

2、鼓励银行铤而走险。也就是说,存款保险制度刺激银行承受更多的风险,鼓励银行的冒险行为。因为银行知道,一旦遇到麻烦,存款保险机构会挽救它们。特别是当一家银行出现危机而又没被关闭时,所有者便用存款保险机构的钱孤注一掷,因为这时全部的风险由承保人承担。这样那些资金实力弱、风险程度高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实际的好处,而经营稳健的银行会在竞争中受到损害,从而给整个金融体系注入了不稳定因素并增大了银行体系的经营风险。这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本来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欢迎参考。

一、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桥头堡,对金融改革意义重大

从学术研究的文献来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有弊:

存款保险的优势在于能给储户信心保证,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在防止银行挤兑和金融风险蔓延上作用显著。存款保险不是单纯的“付款箱”,而是一种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政策措施,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增强储户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夯实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银行机构一旦发生倒闭,存款保险制度的存款清偿机制可以增强储户资产的安全性,防止部分银行危机肆意蔓延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但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也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显性存款保险体制下,由于储户存款保险受到保护,储户不必根据银行资质来选择存款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保证了其存款的安全性,存款利率高低就成为储户选择银行的唯一标准。逆向选择表现在经营更冒险的银行自然愿意提供更高利率,能够吸收更多的存款,而稳健经营的银行反而会被市场淘汰。道德风险表现在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银行几乎不会受到储户的监督,因而将大量信贷资产配置于高风险投资之中,以获取高额的回报。

但中国国情存在一定特殊性,与欧美情况不同的地方在于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是将过去政府对存款隐性担保显性化了。推出存款保险的意义反而是为了打破刚性兑付,弱化政府担保。可见,存款保险是利率市场化的桥头堡,对金融改革意义重大。

从影响来看,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会使得大额存款部分向经营稳健的大行和其他理财、信托、保险产品分流。小行只能选择将资产质量下沉、发展中间业务或者直接面对利差收窄的事实。

二、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如何规避道德风险是核心

存款保险制度条例,是围绕着如何确定投保机构范围、设定适当的保险限额、合理融资设计和存款保险定价以竟可能发挥存款保险优势,规避道德风险展开的。

投保金融机构范围是全覆盖。从条例看,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投保存款保险。存款保险的投保机构将做到全部覆盖。

建立存款保险的初衷就是为了保障储户的利益,而没有四大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很难切实保障储户的利益。四大国有银行存款占据整个银行体系的半壁江山,没有四大行的参与很难筹集到充足的存款保险基金,无法有效发挥存款保险基金处理银行危机的能力。如果仅将特定金融机构纳入存款保险体系,比如仅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公司。但专门针对其他银行建立存款保险会向市场发出不利的信号,储户会认为该类银行经营风险较大才选择被存款保险制度庇护。

所有的银行都被强制纳入存款保险体系,经营稳健的银行就有动力去监督经营激进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也能筹集到充足的基金,提高公众对存款保险的信心。

储户存款账户是限额保险。所谓限额保险,即是确定存款赔付的上限。从条例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和国际经验一样,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但50万元的赔付标准可能对储户过度“保险”。中国人均GDP约为4.2万元,国际上主要国家最高保险限额约为人均GDP的4-5倍左右,该指标在亚洲的平均数为4.5。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和中国直接融资的发展在全球范...

04-20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出台,5月1日起实施。

中国宣布将于5月1日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将存款保险赔付上限设定在50万元人民币。

国务院发布公告称,《存款保险条例》已经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称,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央行此前测算,这一标准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根据条例,存款保险制度适用于国内所有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被保险存款包括投保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

央行负责人在就条例答记者问时表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和公众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信心,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负责人称,50万的赔付标准,是央行经反复测算后提出的,这一数字约为2013年我国人均GDP的12倍,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保障水平,能够为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同时,这个限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将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后适时调整。

中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被看成是为利率自由化改革打基础。因为一旦实施利率自由化,银行将失去内置利率利润,从而会让储户存款面临风险。

去年11月3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就提到,存款保险最高赔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该意见稿于2014年12月30日结束公开征求意见。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今年1月曾指出,自去年存款保险制度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后,大家提了一些意见,均比较认可。目前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实施的准备工作已经比较充分。

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中国中国银行监事梅兴保称,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两会代表时表示,中国将在5月1日前后发布存款保险的具体条例。

在中国之前,全球已有1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附录:《存款保险条例》全文

存款保险条例

第一条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统称投保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投保存款保险。

投保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适用前款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对存款保险制度另有安排的除外。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俄罗斯存款保险制度,欢迎参考。

一、俄罗斯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发生了几次大的政治和金融动荡,最终都是老百姓自己“埋单”。1991年年底,原苏联解体,百姓在银行的存款几乎一夜间成为废纸。1995年8月,由于莫斯科银行间信贷市场上几家大银行拖欠到期债务,出现银行挤兑风潮,导致多家银行破产倒闭。1998年9月4日,俄罗斯政府被迫宣布允许卢布自由浮动,卢布一夜间贬值50%,银行无力应付居民提款兑换美元,整个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几乎陷于瘫痪。在这轮金融危机过程中,有接近一半的银行破产。一次次惨痛的教训让俄罗斯当局逐渐意识到,建立一个保护存款人利益、维系居民对银行的信任、刺激居民储蓄增加的存款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

2003年11月28日,俄罗斯杜马通过了《俄罗斯联邦自然人在银行存款保险法》(简称《存款保险法》)的提案,从法律上规定了对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实施强制保险,并规定了存款保险机构的职权范围、业务办理程序和存款偿付的手续。2003年12月23日,《存款保险法》颁布实施,这标志着俄罗斯正式引入存款保险制度。根据《存款保险法》的规定,俄罗斯存款保险的特点之一就是“设立专门机构从事存款保险运作”。2004年1月,俄罗斯存款保险局(DepositInsuranceAgency,DIA)正式成立。作为独立运行机构,俄联邦主体的国家政权机关、地方自治机关和俄联邦中央银行没有权利干涉存款保险局的工作。存款保险局的主要职责包括:确定存款保险费水平、接受注册登记银行的缴费、在银行破产时对存款人进行偿付以及管理存款保险基金。2004年年底,在对《信贷机构破产法》进行修订后,存款保险机构还增加了负责执行破产清算银行破产程序的职责。

存款保险局依靠俄罗斯政府提供的首批资金20亿卢布开始开展业务,到2005年7月,该金额达到存款基础的0.09%左右。另外俄罗斯政府还提供了10亿卢布作为该机构启动阶段的管理费,直到保费收入充足。如果需要,国家还可提供进一步的支持。所有银行实行统一保费,按季以卢布缴纳,并按日均被保险存款估算。保费不得超过最后一个会计期存款额的0.15%(第36条)。按照《存款保险法》的规定,一旦保险基金已累积到存款基础的5%,保费将下降到0.05%。保险基金征缴的资产可以投资政府票据、债券、俄罗斯机构发行的股票以及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证券。2008年12月,俄罗斯保险费率调整到存款额的0.10%。

俄罗斯存款保险的特点之二就是“部分保险、逐步提高”,即对单个账户设定了一个补偿限额,补偿限额随着补偿能力的提高逐年增加。2004年,俄罗斯存款保险机构对10万卢布(含10万卢布,大约3500美元)以下的,所有自然人存款(不包括俄罗斯银行的企业存款、不记名存款、信托存款和离岸存款)实行全额保险。2006年8月,补偿金的最高金额提高到19万卢布,低于10万卢布的银行存款将获得全额赔偿,高于10万卢布低于19万卢布的存款将获得90%的存款赔偿。2007年2月16日,赔偿金的最高金额提高到40万卢布。2008年10月9日,赔偿金的最高金额提高到70万卢布,提供100%补偿的存款额从原10万卢布提高到20万卢布。

俄罗斯存款保险的特点之三就是“强制投保、分阶段执行”。通常存款保险的投保形式有两种...

04-23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存款保险制度“保”的是什么,欢迎参考。

存款保险制度“保”的是什么

国务院公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660号)》将于5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应参加存款保险。

从1993年着手研究算起,存款保险制度酝酿了近22年。在全球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是第114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这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领域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速度相比,显然慎重得多。这是因为存款保险制度是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涉及银行、保险机构、广大储户的利益调整,还涉及对金融在国家经济中所起作用的基本评估。在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背后,是对社会财富如何分配使用的判断,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布局。以此为切入点,才能就存款保险制度的演进过程、对各方利益的影响和预期目标,得出较完整的清晰结论。

背景资料

演进中认知市场

存款保险制度20多年的酝酿过程,与对市场经济的认知过程相一致。1993年开始研究的背景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加速期,金融领域如何改革开放,是当时重要的研究课目。但当时,市场经济刚刚孵化,政治和经济资源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中,还没有选择性地向市场和社会让渡。中国也没有加入世界经济的分工体系,对国际惯例缺乏接轨的迫切性。具体到金融领域,如何放开更是全新课题。商业银行其实是功能有所区分的官办银行,政府实际上是存款的隐性担保人。

政府担保模式能避免银行倒闭却不能保证银行不发生阶段性系统风险。过去,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呆坏账居高不下之中,并迫使政府通过分类处置银行资产的方式进行减免,也就是全体纳税人为银行买单。随着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银行的风险敞口也在扩大,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因素越来越多,政府担保已不能适用于金融产品定价和防范新型金融风险的要求。

市场经济需要市场化的金融格局。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政府加快了从银行隐性担保人角色中抽离、打破金融垄断的步伐。基本取消贷款上下限和存款下限的管制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但利率管制的核心部分存款利率上限仍未放开,金融改革只差“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的弊端在近年越发凸现。一方面,存款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靠吃存贷款利率差即可生存发展,对市场需求缺乏创新意识,大量资金要么沉淀要么错配,据有关调查,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借贷关系,缺乏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政府为存款利率定价,大量民间资本缺少进入市场与大银行竞争的勇气,使得大量民间资本以民间借贷或炒作房地产市场价格等形式谋利,增加了金融、房地产等市场的动荡性。

这几年温州等一些地方出现的市场风波,要求政府将对银行的隐性担保权和对利率的定价权转让出去。存款保险制度,正是这一转让过程中必经的一道程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才能建立起市场担当存款安全的显性担保人机制,避免金融体系改革支付金融市场动荡的高昂成本。实际上,这也是划清权力与金融市场边界的重要步骤。

利益账如何计算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都会产生一定的“蝴蝶效应”。那么,...

THE END
1.储蓄型人寿保险的优缺点怎么样?年保费为多少?储蓄型人寿保险是一种结合了保险和储蓄功能的保险产品。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保险保障的同时,还能积累一定的现金价值。 优点: 1. 综合保障:储蓄型人寿保险既提供了人身保险的保障,如意外身故和伤残赔偿,也提供了现金价值的积累,可以满足保险和投资的双重需求。 https://www.xyz.cn/discover/detail-renshoubaoxian-3256995.html
1....香港储蓄保险值得购买吗?产经动态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家长们应该尽早开始规划,积累足够的资金,以确保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应对不菲的教育开支。因此,很多家长开始将目光放在香港储蓄保险上。那么,香港储蓄保险值得购买吗?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其能发挥哪些作用呢? 对于上述问题,作为云锋金融集团旗下一员的万通保险,凭借在香港保险市场稳健发展...https://www.cet.com.cn/wzsy/cyzx/10140319.shtml
2.买储蓄型保险为什么不划算?储蓄型保险的优缺点是什么?对比消费型保险,储蓄型保险具有明显的优缺点: 优点: 1. 保障与储蓄结合:既有风险保障,又能通过长期持有实现资金增值。比如某款年金险,30岁男性投保,每年缴费10万,60岁以后每年可以领取13万退休金,活多久领多久。 2. 分红机会:部分储蓄型保险产品带有分红功能,除了保底收益,还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6-632313
3.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一、私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优点 所谓由存款人自己建立安全网,就是建立私立的存款保险体系,让储户自己到财产保险公司去投保存款安全险。形式可采取各公司自主确定各银行的存款人应交纳的保费,保费由银行代扣的方式,即同种存款有两种利率供储户选择:那些风险偏好度大的,或自信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强、选择正确的机构和个人储户可...https://www.szse.cn/aboutus/research/secuities/documents/t20040106_531411.html
4.商业银行负债金号角网4、自动转账制度(ATS) (二)非交易账户(储蓄账户) 1、储蓄存款; 2、定期存款。 二、存款的构成 1、存款的稳定性。 2、存款的利率。 存款的定价[1] 一、存款定价与银行经营目标 存款定价与银行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 存款定价要保护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不能单纯地追求扩大市场分额,靠不合理的存款定价吸引存款而导...https://huodong.jinhaojiao.cn/yinhang/show-5640.html
5.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答案20220525更新电大...雇主责任保险制度 普通保障制度 经济状况调查制度 储蓄保险基金制度 1951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 ),标志着我国建立了包括养老、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济贫法》 《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社会保障法》 ...https://www.diandahome.com/452.html
6.中国养老金告急?盘点全球十佳养老体制国家资讯友财网8、智利(强制储蓄型) 智利目前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是1980年开始施行的,曾被联合国推荐为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智利模式”的保险制度有三个主要特征:首先,保费资本化,雇员承担全部养老保险费,并自愿在一个养老金管理公司开立个人账户,把每月应税所得收入的10%作为养老基金存入该账户,养老金管理公司再将...https://www.yocajr.com/news/3886
7.江苏开放大学社会保障学第三次期末大作业(占形考30%)最新答案...1、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是 A、公平性 B、福利性 C、储蓄性 D、多样性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C 2、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 A、发展经济 B、创造社会稳定 C、社会公平 D、促进效率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C 3、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 ...https://www.xingkaowang.com/5192.html
8.企业年金范文12篇(全文)同时, 提供年金发展的的税收政策, 调动员工参与年金运营的积极性, 使企业年金规模不断扩大, 建立起完善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员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真正减轻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 健全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 解决我国已面临的老龄化问题。 摘要:传统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老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umvxj7q.html
9.探索社会保障筹资与管理模式:实例分析与未来趋势A社会保险型 B国家福利型. C国家保障型 D个人储蓄型 2、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是( )。 A社会医疗保险 B社区服务 C养老基金 D社会保障基金 3、我国现行企业养老保险费缴费额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 A20 B21 C22 D23 4、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为其工资的( )%。 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1788317
10.关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读2)智利模式作为另一种强制储蓄类型,也强调自我保障,也采取了个人账户的模式,但与新加坡模式不同的是,个人账户的管理完全实行私有化,即将个人账户交由自负盈亏的私营养老保险公司规定了最大化回报率,同时实行养老金最低保险制度。该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在智利推出后,也被拉美一些国家所效仿。强制储蓄型的养老保险模式最...https://www.yjbys.com/shebao/yanglao/770437.html
11.存款保险宣传活动总结支行在收到相关通知后,立即组织全员认真学习通知文件精神,为深入贯彻执行此活动要求,以全体行员为组员,以网点为主要活动开展主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存款保险相关知识,进一步强化社会公众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存款保险条例》的平稳顺利运行,维护金融稳定。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60942.html
12.养老保险中现收现付制储蓄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的优点和缺点...在总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储蓄积累制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可能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https://www.64365.com/ask/120995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