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规〔2024〕19号-关于印发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金融监管局,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为加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024年11月28日

(此件发至金融监管分局与地方法人保险业金融机构)

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以下统称保险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准确评估投资风险,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险资产是指保险资金运用形成的境内和境外投资资产。

本办法所称风险分类是指保险公司按照风险程度将保险资产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行为。

第三条保险公司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风险分类:

(一)真实性原则。风险分类应真实、准确地反映保险资产风险水平。

(三)审慎性原则。风险分类应穿透识别保险资产,分类不确定的,应从低确定分类等级。

(四)独立性原则。风险分类结果取决于在依法依规前提下的独立判断。

第四条下列资产不包括在本办法之内:

(一)现金及流动性管理工具,包括库存现金、银行活期存款、银行通知存款、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类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央行票据、商业银行票据、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同业存单、拆出资金、存放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清算备付金、存放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的资金等;

(二)存在活跃市场报价的上市普通股票(不含纳入长期股权投资的上市普通股票)、存托凭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含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境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公募)、可转债、可交换债等;

(三)符合偿付能力监管规则豁免穿透条件的理财产品、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资产支持计划、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

(五)自用性不动产;

(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其他资产。

第二章固定收益类资产风险分类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固定收益类资产,包括但不限于:

(一)定期存款、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

(二)债权类资产,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中期票据、国际机构债券、债权投资计划、固定收益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固定收益类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固定收益类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资产支持计划、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固定收益类专项产品等。

(五)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后,只能收回极少部分资产,或损失全部资产。

对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风险分类,应按照穿透原则,重点评估最终债务人风险状况,同时考虑产品结构特征、增信措施以及产品管理人情况等因素,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对于基础资产为多个标的、难以穿透评估的,可按照预计损失率情况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

第七条对固定收益类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应考虑以下风险因素:

(二)资产的信用评级以及重组情况;

(三)抵(质)押物的资产属性、流动性水平、对债权覆盖程度等情况;

(四)资产履行法定和约定职责的情况,包括资产权属状况、资金按用途使用情况等;

(五)资产价值变动程度以及资产信用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六)利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信用保护工具等进行风险管理的情况;

(七)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管理人的公司治理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合规情况、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情况;

(八)其他影响资产未来现金流回收的因素。

(一)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操作性或技术性原因导致的短期逾期(7天以内)除外;

(二)资产发生不利于保险公司的重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调整债务合同本金、利息、还款期限等;

(四)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账面余额占比50%以上的投资标的存在本条前项有关情形。

第九条保险公司应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固定收益类资产至少归为次级类:

(一)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90天;

(二)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

(三)资产的外部信用评级出现大幅下调,导致债务人的履约能力显著下降;

(四)重组资产在合同调整后,债务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还款,或虽当期足额还款但财务状况未有好转,再次重组;

(六)抵(质)押物质量恶化,其价值不足清偿债权额,导致资产产生少量损失;

(七)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管理人的公司治理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合规情况、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发生显著不利变化,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管理团队和专业人员流失、受到行政处罚等,导致资产产生少量损失;

(八)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账面余额占比50%以上的投资标的存在本条第(一)项至第(六)项有关情形,或产品预计损失率连续12个月大于零。

第十条保险公司应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固定收益类资产至少归为可疑类:

(一)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270天;

(二)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且减值准备占其账面余额50%以上;

(三)资产被依法冻结、因担保或抵(质)押而无法收回等造成资产处置受限;

(五)抵(质)押物质量严重恶化,其价值不足债权额的50%,导致资产产生较大损失;

(六)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管理人的公司治理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合规情况、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发生恶化,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管理团队和专业人员大量流失、受到重大行政处罚、停业整顿、被重组或并购等,导致资产产生较大损失;

(七)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账面余额占比50%以上的投资标的存在本条第(一)项至第(五)项有关情形,或产品存在较大损失风险,预计损失率在50%以上。

第十一条保险公司应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固定收益类资产至少归为损失类:

(一)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360天;

(二)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且减值准备占其账面余额90%以上;

(三)资产被违法挪用或套取、资产已灭失或丧失价值;

(五)抵(质)押物已灭失、丧失价值或无法履行担保义务,导致资产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六)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管理人的公司治理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合规情况、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发生严重恶化,包括但不限于停止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许可证件、被责令关闭、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等,导致资产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七)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账面余额占比90%以上的投资标的存在本条第(一)项至第(五)项有关情形,或产品将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预计损失率在90%以上。

第三章权益类资产风险分类

第十二条本办法所称权益类资产,包括但不限于:

(一)未上市企业股权,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含纳入长期股权投资的上市普通股票)等;

(二)股权金融产品,包括股权投资基金、股权投资计划、债转股投资计划、权益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权益类及混合类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权益类及混合类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权益类专项产品等。

第十三条权益类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三档,分别为正常类、次级类、损失类,后两类合称不良资产。

(一)正常类:资产价值波动处在正常范围,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资产会确定发生损失。

(二)次级类:由于市场风险等导致资产价值下降,即使采取措施,资产也将发生显著损失。

(三)损失类:由于市场风险等导致资产价值大幅下降,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后,资产将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少部分。

对股权金融产品的风险分类,应按照穿透原则,重点评估股权所指向企业的质量和风险状况,同时考虑产品管理人情况、风险控制措施、投资权益保护机制、产品退出机制安排等因素,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对于基础资产为多个标的、难以穿透评估的,可按照预计损失率情况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

第十四条保险公司应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权益类资产至少归为次级类:

(一)被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合规情况、股利分红状况、股权退出机制安排等发生显著不利变化,包括但不限于连续三年不能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分红、受到重大行政处罚、停业整顿、被重组或并购等,导致资产产生显著损失;

(二)股权金融产品管理人的公司治理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合规情况、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发生显著不利变化,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管理团队和专业人员大量流失、受到重大行政处罚、停业整顿、被重组或并购等,导致资产产生显著损失;

(三)股权金融产品连续三年未按照合同约定分配收益,或账面余额占比50%以上的投资标的存在本条第(一)项有关情形;

(四)即使采取措施,资产仍存在一定损失风险,预计损失率连续三年大于零,或预计损失率为30%以上。

第十五条保险公司应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权益类资产至少归为损失类:

(一)被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合规情况、股利分红状况、股权退出机制安排等严重恶化,包括但不限于停止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被责令关闭、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等,导致资产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少部分;

(二)股权金融产品管理人的公司治理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合规情况、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严重恶化,包括但不限于停止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许可证件、被责令关闭、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等,导致资产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少部分;

(三)股权金融产品账面余额占比80%以上的投资标的存在本条第(一)项有关情形;

(四)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后,资产将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少部分,预计损失率为80%以上。

THE END
1.保险分类: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保险知识保险频道社会保险是指在既定的社会政策的指导下,由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对公民强制征收保险费,形成保险基金,用以对其中因年老、疾病、生育、伤残、死亡和失业而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的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会给予支持。两者比较,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https://www.pingan.com/pacms/baoxian/zhishi/97964.jsp
2.存款保险条例全文《存款保险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5年12月28日发布的法规,旨在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该条例共分为六章,包括总则、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险机构、存款保险制度、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内容。总则部分明确了存款保险的目的和原则,强调了保护存款人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金融创新的...https://www.xyz.cn/toptag/cunkuanbaoxiantiaoliquanwen-45859.html
3.中国的保险法律制度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1、 中国保险业概况(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建国初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但不久后,由于社会制度的变迁,各种风险控制转移到国家整体,商业保险失去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个人风险控制的主体由国家转向个人和家庭。同时,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有...https://www.lawpa.cn/changshi/1020251.html
4.各种保险管理制度.docx各种保险管理制度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维护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利益,确保基金的安全,根据《辽宁省社会保障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公司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此办法。第二条我公司的社会保障基金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及企业年金。第三条我公司的...https://www.taodocs.com/p-78031042.html
1.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有哪几种医疗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解决我国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等的问题,而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有很多种,不同制度承担的责任也不同,那么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有哪几种?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有哪几种 (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之劳保医疗 劳保医疗...https://www.66law.cn/laws/414047.aspx
2.中国养老保险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什么新规定政策摘要:文章简要肯定了近年来 中国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取得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https://www.cpic.com.cn/baike/997.html
3.保险体制(精选十篇)新中国成立以后, 对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体制进行确立, 但是只针对国有企业, 并没有涉及到其他的企事业单位, 再后来, 慢慢在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单位都有确立。在建国初期, 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上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但是这个时期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分离。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企业养老保险体制进入...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8uw8ln.html
4.保险条例银行存款保险条例第一条 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制定本条例。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最高偿付限额,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执行。第八条 本条例施行前已开业的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topics/36141
5.银行保险制度基础知识金投保险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https://insurance.cngold.org/jczs/c3003327.html
6.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的概念: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有效防范经办风险,保证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贯彻执行、业务活动的规范有序、基金资产的安全完整等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程序和方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等制度。 二、社会...https://www.jy135.com/zhidu/1397722.html
7.4.9日本的社会保险制度第四章人事和劳务制度在日本拥有住所的20岁以上不满60岁,未加入福利退休金保险者,需加入国民退休金。每月的保险费为定额(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为16,980日元),可以领取年老退休金,残疾退休金以及遗属退休金。另外,与公共福利退休金保险一样,也有针对外国人的一次性退保领款制度。 *1 雇员人数在101人以上(2024年10月起超过51人)...https://www.jetro.go.jp/sc/invest/setting_up/section4/page9.html
8.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哪些?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基本保险制度,具体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通过保险制度从用人单位到城镇机关得以保障权利。 https://www.64365.com/zs/1348715.aspx
9.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受益人——存款者对存款保险公司和外部社会存在的道德风险,这也是保险制度固有的缺陷。假如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因为存款可能因银行的倒闭而血本无归,银行的存款者会积极对银行的风险和经营状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并据此对银行进行监督与制约。存款者主要通过三个手段:一是纷纷将存款从高风险银行提取出来,使银行抛售资产,发生...https://www.szse.cn/aboutus/research/secuities/documents/t20040106_531411.html
10.保险法律制度保险法律制度 (1)是可保危险的存在。 (2)以多数人参加保险并建立基金为基矗 (3)以损失赔付为目的。 保险的 分类 (1)根据保险责任发生的效力依据划分,保险可分为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 (2)根据保险设立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划分,保险可分为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161121000000_1331634.html
11.存款保险制度是什么存款保险制度又称存款保障制度,是指存款类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发生经营危机导致无法满足存款人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安排。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https://www.dongao.com/zjjs/zy/202106163463320.shtml
12.制度经济学看保险商品本文所述保险制度的创新,并不是指组建一个保险公司,或进行一项保险活动。 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应该要注意到三点,首先,保险制度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站在任何立场上都应当将之视为一种资源。 其次我们平常说的买卖保险也不是买卖保险制度,保险制度天然是一种公共物品,不具排他性,人们可以随便地拿来使用,...https://www.wenshubang.com/jinrongbiyelunwen/36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