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吴炳年第三章费用的核算第一节要素费用的核算藏经阁会计教学案例库

产品成本是以产品为对象归集的生产耗费,包括的内容很广,既有材料耗用、人工耗用等要素费用的耗用,又有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耗用,还有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损失等。

一、要素费用核算概述

(一)要素费用的内容

要素费用主要包括材料费用、燃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职工薪酬、折旧费用、利息费用和税金等费用。

要素费用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如图3-1所示。

(二)要素费用的分配方法

1.费用分配原则

费用的分配原则主要有两条:

(1)谁受益谁负担:受益对象既包括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也包括管理部门、在建工程等。一般来说,对基本生产车间的直接生产费用(除机器设备折旧费)一般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基本生产车间的间接生产费用和机器设备折旧费一般记入“制造费用”账户i而对辅助生产车间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视其规模和管理要求,可以采取两种归集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所有费用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第二种方法是同基本生产车间一样,将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分别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对期间费用,直接记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费用的一般分配去向如表3-1所示。

(2)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凡能直接分清是为生产哪种产品(或成本核算对象)而发生的费用,即为直接计入费用(一般称为直接费用),无需分配,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或成本核算对象)成本;凡不能直接分清是为生产哪种产品(或成本核算对象)而发生的费用,即为间接计入费用(一般称为间接费用),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分配后计入各种产品(或成本核算对象)成本。可以这样说,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或车间),无论是直接生产费用还是间接生产费用都为直接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中,即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X产品”账户;在生产几种产品的企业(或车间)中,无论是直接生产费用还是间接生产费用,只要不能直接分清是为生产哪种产品而发生的,即为间接费用,就需分配后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2.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

分配间接费用时,应选择较适宜的分配标准,使分配结果比较合理。选择分配标准应注重关联性和简便性。所谓关联性是指分配标准应与各分配对象有较密切的关系,一般呈多受益多负担的比例关系;所谓简便性是指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分配计算过程较简单。

费用的分配标准主要有:

(1)成果类,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

(2)消耗类,如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或原材料费用等。

(3)定额类,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定额工时等。

3.间接费用的分配公式

分配时,应先计算费用分配率,再在各分配对象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可称为费用分配的通用公式,无论是在不同对象之间分配材料费用、职工薪酬费用以及综合性的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还是在同一产品内部的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累计生产费用,都适用本公式。

二、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费用核算概述

1.材料的分类

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料及主要材料:是指经过加工后构成产品实体或主要成分的各种原料和材料。其中,原料一般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天然状态的农产品与矿产品等劳动对象,如原棉、矿石、原油等。材料一般指来自加工企业的已被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如棉纱、钢材等。

(2)辅助材料:直接用于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或便于生产进行,但不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材料。其中有的同原料及主要材料相结合,有助于产品的形成,如催化剂、染料、油漆等。有的用于创造正常的劳动条件,如灯泡、清洁用具等。

(3)外购半成品:指企业从外部购入需进一步加工或装配于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实体的半成品及零配件。如纺织企业的外购坯布,酿酒企业的外购粮食酒等。

(4)修理用备件:指用于本企业机器设备和运输设备所专用的各种零件和备件,如轴承、齿轮、阀门、轮胎等。

(5)燃料:指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燃烧、发热,或为创造正常劳动条件耗用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燃料、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如煤炭、各种油料、煤气等。

(6)包装物:指为包装本企业产品、商品,并准备随同产品、商品一起出售的,或者在销售过程中租赁给购货单位使用的各种包装用的物品,如桶、箱、坛、袋、瓶等。

(7)低值易耗品:指单位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且容易耗损的各种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劳保用品。

2.材料费用的计算

材料费用的计算,就是要正确计算产品生产过程中材料消耗的数量和金额。

1)消耗材料数量的计算

消耗材料数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永续盘存制,二是实地盘存制。具体如下:

(1)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也叫账面盘存制或连续记录法,它是指每次收人、发出材料时,都根据有关收发材料的原始凭证将材料收入和发出的数量逐笔记入材料明细账,材料消耗的数量就是根据材料发出的原始记录确定的,在材料明细账中能随时计算材料消耗数量和结存数量。

采取永续盘存制能正确计算出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消耗数量,因此企业应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计量验收制度,严格材料收入、发出的凭证手续,保证材料消耗数量的真实性。

企业记录生产过程中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主要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和“领料登记表”等发料凭证。会计部门应对发料凭证所列材料的种类、数量和用途等进行审核,只有经过审核、签章的发料凭证才能据以发料,并作为发料核算的原始凭证。

生产所剩余料,应该填制退料单。对于车间已领未用,下月需要继续耗用的材料,为了避免材料实物本月末交库、下月初又要领用的手续,可以采用“假退料”办法,即材料实物不动,只是填制一份本月的退料单,表示该项余料已经退库,同时填制一份下月的领料单,表示该项余料又作为下月份的领料出库。

期末,企业应当根据全部领退料凭证汇总编制“发出(耗用)材料汇总表”,确定材料消耗量。发出(耗用)材料汇总表应按照领料用途和材料类别分别汇总。凡能分清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材料消耗,应当单独列示,以便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凡属于几个成本计算对象共同耗用的材料,应当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分别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材料费用项目。

(2)实地盘存制。实地盘存制也叫定期盘存制或盘存计算法,它是指每次发出材料时不作记录,材料发出(消耗)数量是根据期末实地盘点结存数量,倒挤出来的。其材料消耗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消耗材料数量=期初结存材料数量+本期收入材料数量-期末结存材料数量

从公式中可知,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材料消耗量是不准确的,因为它将材料的被盗、损坏和丟失数量都计算在材料正常的消耗数量中了,这是不利于加强管理、节约成本的。因此,企业一般不采用这种办法计算材料消耗量。

2)消耗材料价格的计算

(2)按计划成本计价。企业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核算时,消耗材料仍应当是其实际成本。材料实际成本等于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加上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当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差异时(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与计划成本相加;当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差异时(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与计划成本抵减(即加上一个负数)。企业应当正确计算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将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二)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一般占较大比重,为体现重要性原则,对直接构成产品实体或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规定有单独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

原材料费用在几种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的分配标准可以选用成果类和定额类,即可以按重量(体积、产量、面积)比例分配,也可以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1)重量(体积、产量、面积)比例分配法

重量(体积、产量、面积)比例分配法是以各种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面积)为标准来分配原材料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例3-1】汉荣工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本月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30000元;根据产量记录,本月三种产品的投产量分别为200件、100件、500件,单件产品净重分别为20千克、50千克、12千克。对所耗A材料费用按重量比例分配法分配计算如下:

(1)分别计算各种产品总重量:

甲产品总重量=200×20=4000(千克)

乙产品总重量=100×50=5000(千克)

丙产品总重量=500×12=6000(千克)

(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3)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A材料费用=4000×2=8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A材料费用=5000×2=10000(元)

丙产品应分配A材料费用=6000×2=12000(元)

在实务中,一般通过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分配。A材料费用分配表如表3-2所示。

在后续内容中,凡对费用的分配都将省去对具体分配公式、具体分配过程的列示。

2)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成本)比例分配法

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成本)比例分配法是以各种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成本)为标准来分配原材料费用的方法。

【例3-2】汉荣工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本月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B材料900千克,每千克20元,共计18000元。根据产量记录,本月甲、乙两种产品的投产量分别为200件、100件,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10千克、25千克。对所耗B材料费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如表3-3所示。

从计算可知,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和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的分配结果是相同的。

2.分配结转原材料费用的账务处理

分配结转原材料费用的账务处理的依据是“原材料耗用汇总表”汇集的全部原材料费用和“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的分配结果。

【例3-3】汉荣工厂本月“原材料耗用汇总表”见表3-5,本月共同耗用的原材料分配情况见表3-2和表3-3。

据此编制结转本月原材料费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8000+8000+10000)26000.00

——乙产品(10000+10000+7000)27000.00

——丙产品(12000+8000)2000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030.50

管理费用1500.00

销售费用2500.00

在建工程(2000+4000)6000.00

贷:原材料——A材料30000.00

——B材料20000.00

——C材料25000.00

——D材料10030.50

(三)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1.燃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燃料费用实际上也属于原材料费用范畴,但如果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时,可以与动力费用一起专设“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并将“燃料”单独进行核算,设置“燃料”账户。

不单独设置“燃料”账户核箅燃料费用时,应将燃料费用直接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燃料”作为“原材料”账户的二级账户进行核算。

单独设置“燃料”账户核算燃料费用时,其分配的程序和方法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的程序和方法相同。燃料费用的分配标准可以是产品的重量、体积,可以是所耗原材料的数量或费用,也可以是燃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

【例3-4】汉荣工厂生产曱、乙、丙三种产品,本月三种产品共同耗用E燃料8000元。根据产量记录,本月三种产品的投产量分别为200件、100件、500件,单件产品的燃料消耗定额分别为20千克、15千克、5千克。对所耗燃料费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如表3-6所示。

2.分配结转燃料费用的账务处理

分配结转燃料费用的账务处理的依据是“燃料耗用汇总表”汇集的全部燃料费用和“燃料费用分配表”的分配结果。

【例3-5】汉荣工厂本月“燃料耗用汇总表”见表3-7,本月共同耗用的8000元燃料费用分配情况见表3-6。

据此编制结转本月燃料费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4000+300)4300

——乙产品(1500+500)2000

——丙产品(2500+700)32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1000

管理费用800

贷:燃料——E燃料8000

——F燃料3300

(四)周转材料的核算

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包括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以及企业(建筑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

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都属于材料,但它们的用途和性质与原材料并不相同,因此,有必要设置“周转材料”总账账户进行核算,并按周转材料的种类,分别“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箅。

如果企业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数量较多,也可以单独设置“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总账账户进行核算,并按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类别等进行明细核算。如果企业包装物数量不多,也不经常出租、出借,为了简化手续,可以将包装物并人辅助材料一类,作为“原材料”总账账户的二级账户。

需要说明的是,各种包装材料,如纸、绳、铁丝、铁皮等,应在“原材料”账户中核算。周转材料在领用后,其价值应摊销计入成本、费用中。由于周转材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没有专设成本项目,车间领用的用于生产和管理的周转材料都计入“制造费用”账户。

周转材料摊销,按其数量的多少和金额的大小,可采用一次转销法和五五转销法。

1.一次转销法

一次转销法又称一次摊销法或一次计入法,是指在领用周转材料时,将其价值一次全部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的摊销方法。在该法下,领用周转材料,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周转材料”账户;报废时,应将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作为当月周转材料摊销价值的减少,冲减有关的费用、成本,即借记“原材料”等账户,贷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

【例3-6】汉荣工厂基本生产车间领用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核算。本月领用包装物一批,其实际成本为800元;以前月份领用的另一批包装物在本月报废,其实际成本为1000元,报废时残料回收计价100元。核算如下:

(1)领用包装物时: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800

货:周转材料——包装物800

(2)报废包装物残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100

贷:制造费用100

2.五五转销法

五五转销法又称五五摊销法或五成摊销法,是指周转材料在领用时摊销其一半价值,在报废时摊销其另一半价值的摊销方法。在该法下,应在“周转材料”总账账户下,按周转材料的种类,分别“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

周转材料领用时,按其全部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账户,贷记“周转材料——在库周转材料”账户;同时摊销其一半价值,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周转材料——周转材料摊销”账户。

周转材料报废时,按回收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账户,按周转材料的别一半价值减去残料价值后的差额,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周转材料——周转材料摊销”账户;同时应注销报废周转材料的价值及其累计摊销额,借记“周转材料——周转材料摊销”账户,贷记“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

【例3-7】汉荣工厂行政管理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转销法核算。本月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其实际价值为2000元;本月报废管理用具一批,其实际成本为1600元,残料回收计价50元。核算如下:

(1)领用管理用具时:

借: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2000

贷:周转材料——在库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2000

(2)摊销所领用管理用具的一半价值时:

借:管理费用1000

货:周转材料——周转材料摊销——低值易耗品1000

(3)摊销所报废管理用具的另一半价值时:

借:原材料50

管理费用750

贷:周转材料——周转材料摊销——低值易耗品800

(4)注销报废管理用具的价值及其累计摊销额:

借:周转材料——周转材料摊销——低值易耗品1600

贷: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1600

周转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领用周转材料时,还应同时结转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三、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

(一)动力费用概述

企业产品生产耗用的外购动力费用和自制动力费用,既属于直接费用、又属于间接费用。在成本项目的设置上,有三种处理办法:

(1)当动力费用在产品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时,为体现重要性原则,一般与燃料费用一起单独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2)当动力费用在产品生产中所占比重不大时,从动力费用属于直接费用且燃料是原材料中的一类考虑,可以将其并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3)从动力费用属于间接费用考虑,为简化手续,也可以将其并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企业自制动力费用的核算在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中讲述,本节主要讲述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

(二)外购动力费用支出的核算

企业外购动力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量和确认,也就是说,计入产品成本和有关费用中的外购动力费用,应当是按照当月有关电力、煤气和蒸汽的计量装置确认的实际耗用量乘上相应单价的金额,而不管这些款项是否已经支付。

为简化核算工作,对在下月支付上月动力费用的情况下,一般应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即在本月确认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有关费用的动力费用时,借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贷记“应付账款”账户,在下月支付款项时,借记“应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用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应付动力费用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可于付款时直接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三)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核算

1.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

外购动力费的分配,在有独立仪表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数量及单价计算;在无仪表的情况下,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的方法主要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和机器功率时数比例分配法。

【例3-8】汉荣工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三种产品共同耗用外购电力18000元。根据工时记录,本月三种产品的生产总工时分别为20000小时、30000小时和40000小时。对所耗外购电力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如表3-8所示。

2.分配结转外购动力费用的账务处理

分配结转外购动力费用的账务处理的依据是有关付款凭证(或应付账款凭证)和动力费用分配表。

【例3-9】汉荣工厂本月用电量为40000度,电费单价为0.6/度,应付电费为24000元。根据独立电表计量,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用电30000度,车间一般照明用电4000度,管理部门用电6000度。该厂本月生产用电在各产品之间的分配情况见表3-8。据此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4000

——乙产品6000

——丙产品8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400

管理费用3600

贷:应付账款——市供电局24000

四、职工薪酬费用的核算

(一)职工薪酬费用概述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通常称为辞退福利)。

其中(1)项可统称为工资,根据有关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为了如实反映职工薪酬的提取、分配和发放情况,企业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总账账户进行核算,并按应付职工薪酬设置“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二)职工薪酬费用的原始记录

(三)职工薪酬费用的计算

1.工资费用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

(1)月薪制下,虽然职工各自的月工资标准相同,但由于各月的出勤、缺勤情况不同,各月应付给职工的计时工资并不完全相同。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计时工资=月工资标准-(事假天数×日工资)-(病假天数×日工资×病假扣款率)

(2)日薪制下,计箅应付给职工的计时工资按职工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计时工资=出勤天数×日工资+病假天数×日工资×(1一病假扣款率)

【例3-10】汉荣工厂职工小王的月标准工资为1200元。2011年5月份31天,法定休假日10天,小王事假2天,病假3天,出勤16天。根据小王的工龄,病假工资按80%计算,他病假、事假期间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按照应付计时工资的两种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如下:

A.每月按30天计算

B.每月按20.83天计算

按出勤天数计算应付计时工资=16×57.61+3×57.61×80%=1060(元)

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工资计算应付计时工资=1200×57.61-3×57.61×20%=1050(元)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每种方法计算结果都不一样,各有利弊。企业具体采取哪种计算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但确定以后,不得随意变动。

2)计件工资的计算

计件工资,是根据职工完成的工作量和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的工资。计算计件工资的产品产量,包括合格产品和料废品(由于材料选用不合格造成的废品)数量,但不包括工废品(由于工人加工过失造成的废品)数量。计件工资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两种。具体如下:

(1)个人计件工资是以个人为计算单位的计件工资形式,适用于个人能单独操作而且能够直接计算个人完成产品的数量的工种。其计算公式如下:

【例3-11】汉荣工厂小张本月加工甲产品160件,计件单价4元;加工乙产品200件,计件单价3.5元。完工验收时,发现其中甲产品料废品10件,工废品5件,乙产品料废品8件,其余都为合格品。应付小张本月的计件工资如下:

应付计件工资=(160-5)×4+200×3.5=1320(元)

(2)集体计件工资是以集体为计算单位的计件工资形式,适用于工艺过程要求集体完成,不能直接计算个人完成产品的数量的工种。计算时,应先计算应付给该集体的计件工资总额,其计算方法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相同;再将应付给该集体的计件工资总额在该集体(如小组)成员中进行分配,计算出应付给每个人的计件工资。

【例3-12】汉荣工厂建造固定资产的部分自制材料由4人小组共同完成,本月计件工资总额为5520元。小组成员每人的日工资、出勤天数以及按日工资和出勤天数分配的个人计件工资如表3-9所示。

3)奖金、津贴等的计算

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计入工资总额,由企业按有关规定计算。

4)工资费用的汇总

企业先应计算出每个职工的当月应付工资,再根据有关部门转来的各项扣款通知单,减去各种代扣款项后的余额,就是每个职工当月的实发工资。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月应付工资=应付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应付奖金+应付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月实发工资=月应付工资-各种代扣款项

为了如实反映企业工资总额的构成,便于进行工资费用的核算,会计部门应根据计算出的职工工资,按照车间部门分别编制工资结算单和工资汇总表,工资结算单中填列应付每一职工的各种工资、代扣款项、应发金额、实发金额等,以作为与职工进行工资结算的依据。同时,应根据工资结算单中的应付工资按人员类别(工资用途)编制“工资结算汇总表”,汇集工资费用。“工资结算汇总表”是进行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

【例3-13】汉荣工厂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本月工资结算单如表3-10所示,同时根据各车间、部门的“工资结算单”编制的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如表3-11所示。

2.职工福利费的计算

职工福利是指企业在工资和社会保险之外,对职工提供一定的福利补助,如困难职工生活补助费、医疗费、丧葬补助费、独生子女保健费等。

新会计准则规定福利费通常据实列支,但企业也可以先提后用。职工福利费是通过编制“职工福利费计提表”来计算的。

【例3-14】汉荣工厂确定的职工福利费提取比例为工资总额的10%。本月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见表3-11)的工资总额计算编制的“职工福利费计提表”如表3-12所示。

3.社会保险费的计算

社会保险费包括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对社会保险费,国家和地区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按规定标准计提。

【例3-15】汉荣工厂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见表3-11,企业按规定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的计提比例分别为10%、20%、1.5%、0.5%和0.8%,据此根据工资总额计算编制的“社会保险费计提表”如表3-13所示。

4.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计算

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国家和地区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按规定标准计提。

【例3-16】汉荣工厂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见表3–11,企业按规定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分别为10%、2%、1.5%,据此根据工资总额计算编制的“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计提表”如表3-14所示。

(四)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的核算

1.职工薪酬费用的分配方法

职工薪酬费用在产品成本中一般占较大比重,为体现重要性原则,对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劳务提供等人员的薪酬规定有单独的成本项目“直接人工”。但辞退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包括在直接人工项目中。

采用计件工资形式支付的生产工人薪酬费用,一般可以直接计入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不需要在各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采用计时工资形式支付的职工薪酬费用,如果是为生产一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而发生的,也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不需分配;如果是为生产多种产品而发生的,则需要在各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标准主要是产品的生产工时(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和直接材料成本。

2.分配结转工资费用的账务处理

分配结转工资费用账务处理的依据是“工资结算汇总表”、“职工福利费计提表”、“社会保险费计提表”、“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计提表”和“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

由于职工薪酬包括的内容较多,计提表较多,对那些不需分配、能直接记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职工薪酬也需要汇总后再进行账务处理。

据此编制分配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1260.00

——乙产品46890.00

——丙产品6252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38762.4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10159.50

——辅助生产车间5001.60

管理费用15630.00

销售费用5470.50

在建工程32041.50

贷:应付取工薪酬247735.50

五、折旧费用及其他费用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耗费,一般来说,除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过去作为固定资产单独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对所有的固定资产都应计提折旧。

基本生产车间的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中虽然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属于直接生产费用,但由于一种机器设备可能生产多种产品,一种产品的生产往往又需要使用多种机器设备,分配的工作往往比较复杂。为了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生产车间的机器设备、房屋的折旧费用都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一般是通过按月编制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来确定的。

据此编制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如下:

(1)辅助生产车间单独核算制造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9440

——机修车间3890

管理费用15560

销售费用3340

贷:累计折旧32230

(2)辅助生产车间不单独核算制造费用时: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3890

(二)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核算

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是为了使固定资产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理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不通过预提或待摊的方式进行核算。

【例3-20】汉荣工厂本月发生修理费用8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4500元,辅助生产车间1000元,行政管理部门25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修理费5500

销售费用2500

贷:银行存款8000

(三)利息费用的核算

(四)税金的核算

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如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属于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对印花税,在交纳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即借记“管理费用——印花税”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的核算需通过“应交税费”账户进行核算。需要预先计算应交金额,然后交纳,即计算应交税费时,借记“管理费用”账户及所属明细账户,贷记“应交税费”及所属明细账户;交纳时,借记“应交税费”及所属明细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五)其他费用支出的核算

其他费用支出,是指除上述各项支出以外的费用支出。在发生这些费用支出时,应该按照发生的车间、部门和用途进行归类,分别借记“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THE END
1.存款保险保费计算公式,存款保险的缴纳基数是什么?存款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存款人的资金安全,一旦发生存款机构破产或其他风险,存款保险机构会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存款人支付相应的保险赔偿。因此,存款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金融保险产品,可以为存款人提供额外的保障和安心。 总结一下,存款保险的保费计算公式是根据缴纳基数和保费率来确定的。缴纳基数是存款人在一定时间内的...https://www.xyz.cn/discover/detail-cunkuanbaoxian-3259355.html
2.个人理财规划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单选题】《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当银行破产时,最高偿付限额为( ) A、30万 B、50万 C、80万 D、100万 2、【判断题】定期存单的“约定转存”的意义在于,你的存款到期后,会自动按照之前储种再帮你存1次,如果不约定转存,等存款到期后,就只能按活期给你计算利息了。 http://xuzhou.ehqc.cn/html/09_29.html
3.19.3会计专业课程标准贷:银行存款 9、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10、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半年或下年度报刊杂志费(房租费或保险费)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11、摊销(或分摊)保险费等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贷:预付账款 12、计提(或预提)或支付银行短期借款利息 ...http://www.wxlxgzx.com/yjgzs/jky/20201110/i3961.html
4.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依据梳理人身意外保险费 企业职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发生的人身意外保险费支出,准予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填报“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第14行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80号)第一条 存款保险保费 1.存款保险保费=保费基数×存款保险费率,保费基数以中国人民银行核...http://www.nmzqlh.com/csdt/info_413.html
1.家庭财产保险如何计算保费?保险频道家庭财产保险保费的计算并非简单一概而论,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保险金额是计算保费的重要依据之一。保险金额越高,保费通常也会相应增加。在确定保险金额时,需要对家庭财产进行合理评估,包括房屋及附属设施、室内装潢、室内财产等。 其次,保险费率起着关键作用。不同的保险公司可能会根据自身的风险评估和经...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4-11-29/215865006.html
2.北京分行保险公司协议存款的期限,最短为5年6个月,最长不超过10年。 协议存款的起存金额为人民币3000万元,存款须一次性存入,一次性支取。 保险公司协议存款仅限于商业银行总行对中资保险总公司办理。各行可积极争取当地保险公司协议存款业务,但应及时报送总行机构业务部,由总行负责与其总公司签定协议。协议存款资金可存入当地...https://www.icbc-us.com/ICBC/%E5%8C%97%E4%BA%AC%E5%88%86%E8%A1%8C/%E7%89%B9%E8%89%B2%E4%B8%9A%E5%8A%A1/%E4%BA%BA%E6%B0%91%E5%B8%81%E5%8D%8F%E8%AE%AE%E5%AD%98%E6%AC%BE/
3.去银行存钱,存款保险需要自己买吗?理赔条件是什么?金融存款人存款...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 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 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https://www.163.com/dy/article/IC7AMTLU055634YX.html
4.养老保险计算公式与发放政策解析法治视角个人账户累计存款是个人在缴费期间所存入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费累计金额。个人账户累计存款越高,个人养老金数额也越高。 此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养老保险计算公式与发放政策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养老保险计算公式与发放政策是保障职工退休后生活的重要依据。了解养老保险计算公式与发放政策对职工来说...https://www.jzcmfw.com/zixun/2305953.html
5.实用的合同协议书集合8篇(五)利息、手续费、因营业中断或业务量减少造成的利润损失以及重新发行信用卡的费用等间接损失; (六)战争、类似战争行为、敌对行为、武装冲突、报动及骚乱等原因引起的损失; (七)本条款第一条未列明的任何损失。 责任期限 第三条在其他各条限制下,本保险负责被保险人在保单附表中列明的保单有效期限内遭受并发现...https://www.jy135.com/xieyishu/728035.html
6.2023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三星考点汇总!4.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银行,应按票面金额的一定比例向出票人收取手续费,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为市场调节价 支票 概念 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出票人:在批准办理支票业务的银行机构开立可以使用支票的存款账户的单位和个人 ...https://www.dongao.com/cjks/jjfjc/202305104220674.shtml
7.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碎碎念金融企业收入成本表就适用于金融企业(包括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填报。 而一般企业收入成本表适用于除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外的纳税人填报。 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适用于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填报,反映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等...http://m.kuaijitoutiao.com/article/234224
8.中汇企业职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发生的人身意外保险费支出,准予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80号) 4、公益股权捐赠税前扣除 企业实施股权捐赠后,以其股权历史成本为依据确定捐赠额,并依此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在所得税前予以扣除。公益性...https://www.zhcpa.cn/message/detail1/2802.html
9.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9年1月1日施行)出差人员报销差旅费时,按照实际报销的金额,借记“业务活动 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等科目,按照实际借出的现金金额,贷记 “其他应收款”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 (三)因提供服务、物品或者其他事项收到现金,按照实际收到 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事业收入”、“应收账款”等相关科目。 https://blog.csdn.net/y516940914/article/details/83280761
10.保险测算模型(精雅篇)他将存款保险机构向银行提供存款保险看作是向银行出售一份看跌期权, 如果存款到期日, 银行资产大于自身负债, 保险机构不会有任何损失;但是如果自身资产小于负债, 则银行可以使用这个看跌期权, 这部分差额将由保险机构承担。在这样的假设下, 存款保险费可以看成是一个看跌期权的价格利用期权定价公式来计算。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i4csqt.html
11.深圳农村商业银行银行活期有5万元、定期存款有59万元(8月14日到期),每月社保账户增加700元,至今社会养老保险账户有5万元,没有炒股也没有购买基金。女朋友刘萍,今年28岁,是一家私人企业的行政经理,月收入4200元,年底有双薪,每月除租房用1500元外多用于购衣及其他销费,是典型的“月光族”,每月社保账户增加300元,社保养老金账户现值...https://www.4001961200.com/portal/zh_CN/fortunecenter/cfzx/tzsd/1590.html
12.个人养老保险缴费计算公式是什么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个人养老保险缴费计算公式是什么”,我们可以从...https://www.64365.com/zs/2846085.aspx
13.存款保险保费怎么算一般来说,保费是购买保险时需要支付的金额,而保额则是在保险合同约定的风险事件发生时,保险公司应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支付的金额。通常情况下,保费和保额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等。因此,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公式来计算保费和保额之间的关系...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8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