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保险渠道发展现状及保险渠道发展趋势分析[图]

代理人制度的引进,为中国保险市场提供了最初的燃料。1992年友邦保险为中国市场培养第一批36名代理人,并在其后三年内便使友邦(上海)实现盈利,这一盈利周期远远短于寿险公司平均5-7年的盈利周期。其后四年,自1996年开始,国内寿险保费以平均年化40%的速度快速增长,直接带动整个保费市场茁壮成长。

同时,我国代理人规模在自1992年首次引入后,不断扩大,截止2018年底,行业代理人总规模已经超过830万人,成为不可忽视的营销团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伴随代理人规模的不断扩张,产品结构的调整叠加行业转型等因素,代理人团队的规模增长出现乏力趋势,但同时对高素质代理人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结合上市公司口径来看,近年来代理人规模不再呈现稳健的增长态势,而优化人力结构,培养绩优人力几乎成为所有公司的战略方针。站在当前时点,庞大的代理人团队在规模上已经饱和,但在质量上仍然大有空间。

二、银保渠道

如果说代理人制度的引入点燃了国内保险的第一把火,随之而来的银行保险则进一步加速行业规模增长。银保合作的诞生,除了双方互惠互利外,也融合了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银保合作最早诞生于欧洲,尤其是法国市场,银保渠道贡献寿险保费收入超过70%。

银保业务占寿险保费收入比例(单位:%)年份法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英国意大利德国198952171019945522212016128200071394040283014

据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伊始,全国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仅4.25亿元,而到2003年,这一数字快速攀升到764.91亿元,且占到当年人身险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25.4%。然而,伴随2017年134文的正式落地,曾经叱咤风云的银保渠道迎来严峻考验。

由于银保渠道受到银行较大控制,其产品定位最初考虑弥补银行息差收窄,因此本质上更趋同理财产品,针对险企的价值率较低,已无法适应当前回归保障的大趋势。上市公司中,为适应转型要求,银保渠道均出现明显缩水。

目前,银保渠道在经历大幅度整顿后出现回暖趋势,同时监管层也注意到过去银保渠道的不规范现象,在产品层面和人员驻点职业规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监管。以2019年8月27日发布的《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来看,对银保渠道“吃回扣”、“存款变保单”、“销售误导”等行为作出明确规范。值得注意的是,《办法》第三十八条首次明确商业银行代理销售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保险期间不短于10年的年金保险、保险期间不短于10年的两全保险、财产保险(不包括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型保险)的保费收入之和不得低于保险代理业务总保费收入的20%。这是监管层首次明确银保渠道产品结构量化,也反映出对回归保障的大力贯彻,未来银保渠道重理财的特征或将逐渐弱化。

三、产品转型,回归保障

因此,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以来,伴随监管政策和行业风向的调整,一直在追求规模效应和注重质量增长两条发展道路上寻求平衡。在产品端始终是理财属性和保障属性的博弈,进而在渠道端演变成个险和银保的取舍。当保费市场增长相对乏力时,银保渠道成为助推保费规模的重要途径;当行业回归保障时,个险渠道的服务粘性更受青睐。

自134文公布实施已近两年,行业负债端保费增速乏力已较明显,但产品阵痛伴随而来的还有价值率的大幅提升。因此,当前时点,行业虽然面临新的挑战,但其实并未摆脱旧的矛盾:在质量增长和规模增长上该如何权衡?

从监管和未来趋势看,回归保障仍然是行业主要基调。8月23日,银保监会以特急形式下发《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银保渠道代销长期型、保障型保险产品占比不得低于20%。这是监管层首次针对银保渠道产品端的量化监管,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质量增长路径高于粗放规模增长的选择。

四、美国市场

1、寿险产品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其产品层次和丰富程度一直领先。仅从寿险角度看,美国寿险资产配置更偏爱权益资产。根据美国寿险协会披露,截止2017年,美国寿险总资产达到7.2万亿美元,其中股票资产配置高达31.5%,债券资产配比虽最高,但远低于新兴市场债券配置比例。自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逐步确立IRA、401K等代表性保障计划以来,其保险产品在投资属性上不断创新,赋予投保人和雇员更多的选择空间。

从投资收益率角度看,美国寿险资产在1985年迎来巅峰,其后开始漫长下行趋势,主要因为利率持续走低。同时,为应对利率持续下行,股票资产配比也随之不断走高。考虑到美国保险覆盖率较高,居民保险的保障属性相对完善,因此其投资属性更能显示出差异性。

2、个人业务

美国保险市场按渠道和业务主要分为个险、团险、信用险三大类,其中个险一直占据最主要位置。投保人为个人的称为个人业务,投保人为团体的为团体业务,信用险是指投保人承担债务时债权人要求其购买的信用寿险和信用健康险。截止2017年,个险渠道贡献寿险保费收入56.5%。与之相应的,美国市场也拥有一批专业的代理人团队。截止2017年,全美寿险代理人员突破114万人,以个险保费计算,人均保费产能突破1.5万美元。相比之下,我国由于本身保险密度、深度均离发达市场有较大差距,以上市公司人均产能来看,与美国代理人还有较大差距。

美国寿险也的发展路径与我国有所不同,期初传统寿险占比最高,但后来年金险异军突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美国寿险市场最大的保费险种。1978年,美国设立401K计划以及后续的各类IRA账户,极大唤醒了民众的保障意识和投资回报需求。考虑到1980年附近美国利率到达顶点,此后对抗低利率环境和跑赢通胀成为美国养老账户的重要使命。在此环境下,美国寿险产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年金产品顺应保值增值需求,占比持续提升。

五、未来展望

“开门红”作为保险行业不可忽视的营销时段,往往对全年保费增长和增员起到旗帜标杆作用。开门红期间各家公司都积极推动保费规模,而此阶段所销售产品普遍价值率较低,一般不会超过20%,更多以理财收益率作为卖点,吸引客户,与银行年末拉存款行为较为相似。

由于开门红期间产品主要为理财型产品,其产品定价和收益演示多参考往年收益,因此,在当前保险回归保障和低利率趋势双重因素下,理财型产品受到较大冲击,2018年开门红尤其明显。

自平安宣布弱化开门红以来,不少保险公司陆续提出对于全年保费增长的均衡战略,这意味着,回归保障后,过去通过理财产品粗放式推动保费增长的路径面临变革。而以往代理人增员与开门红时点也高度吻合,因此可以判断,随着开门红弱化和理财产品结构的调整,代理人渠道也将面临一定转型压力,这种压力反过来也倒逼营销团队清虚,鼓励培养高素质长期核心代理人。

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目前行业对于产品结构的态度比较微妙。一方面,回归保障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带来的保费增长放缓压力也持续弱化市场预期。因此,2019年多家公司开始逐渐平衡一边倒的保障产品结构,理财产品重新成为扩大保费规模的利器,尤其是市场对于长期利率走低的担忧,使得储蓄产品稳健收益特性获得放大,反而更受青睐。

伴随利率持续走低,监管部门积极应对潜在的利差损风险,近期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182号文)。182文明确了未来普通人身险保单评估利率不得超过3.5%,这也说明年初行业冲规模主打的预定利率4.025%的产品已成为行业绝唱。从发达市场来看,监管此时出手其实是未雨绸缪,长期来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难以维持高位。特别是在利率走低期间强行推出相对高收益的长久期产品,可能只是逞一时之快,忽略了长期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风险。日本保险市场即是前车之鉴,而欧洲主要国家利差损也较普遍。

回归保障的引导仍然大于短期保费规模压力的传导,由于利率走低是长期趋势,保险储蓄型产品也无法避免调低保证利率,因此保障型产品未来仍然更具备政策空间。相对于储蓄年金的重收益属性,保障产品在条款、跟踪、理赔等方面都更加依赖人力团队的支持,可见,只要保障类产品的占比持续提升,保险公司后续人力团队专业性的服务就不可或缺,甚至是刚需。即便当下行业人力团队需要优化结构,但优秀的代理人仍然是稀缺资源。所以,短期保险行业个险渠道仍然将是最重要的渠道,且未来随着保障产品的覆盖,其作用还将持续扩大,只是当前人力团队素质参差不齐,清虚和提高代理人素质是当务之急。

随着以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人群进入职场,互联网保险渠道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与传统渠道相比,互联网渠道最受高知年轻群体青睐,相对于以往客群高度依赖代理人介绍,新生代人群在保险知识和意识上都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对于复杂保险产品的理解能力更强。同时,由于自幼伴随互联网成长,这批人群拥有良好的网络意识,熟练使用网络搜索功能,这些都为互联网保险未来的空间打下基础。

我国互联网人群中,六成以上对保险有一定了解。另外,从年龄分段上看,90后首次网上购险年龄最小。考虑到互联网用户年轻群体较多,也侧面反映出互联网渠道天然接近年轻人,互联网保险未来随着对应人群年龄、购买力增长仍将持续扩张,是对保险传统渠道的有力补充。

产品结构上,互联网保险也不断丰富,从初期的简单场景化产品,到兼容保障类产品,给客户的选择趋于多元。以众安在线为例,其2018年健康险保费占比高达21%,为其最重要险种,较2017年上升5.2个百分点。复杂产品在线销售,更多取决于客户群体的自主性,因此,随着互联网新生代的不断成长,在线销售复杂寿险的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2025-2031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保险业资金运营分析,2025-2031年保险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025-2031年我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如何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保险知识保险频道学生时代:这一阶段家庭收入和支出都趋向高峰,因为孩子年纪小时购买保险保费会比较便宜,因此可留下一部分钱如压岁钱为孩子购买储蓄型保险,也可以当作子女未来的婚嫁金或创业基金使用,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和储蓄习惯。另外,由于学生时代精力最为旺盛,喜欢各类运动,发生意外的概率比较大,建议给孩子附加意外...https://www.pingan.com/pacms/baoxian/zhishi/100226.jsp
2.巨全2024储蓄险,TOP榜大揭秘!①公司背景雄厚,中外合资保险公司 ②减保规则宽松,交满5年可申请减保,每年减保不超过合同基本保额的20% ③历史分红实现率高,过去10年分红实现率达到100% ④可关联万能账户,实现二次增值 ⑤可享受复保生态服务,包括高端养老、高端教育、高端医疗等 . 京福弘运 ...https://xuexi.huize.com/study/detal-429149.html
3.好买基金网2月,多款储蓄型保险产品停售,经代渠道的“报行合一”进入落地阶段。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高热度的储蓄型保险仍是中国保险市场的重要增长方面,然而考虑到预定利率下调因素结合“报行合一”全渠道落地因素,预计今年储蓄险将以受相关政策影响较小的分红险和万能险为主要需求点;同时,代理人队伍出清和转型已进入尾声,具有...http://www.howbuy.com/opinion/simu/2024-03-05/123183.html
4.头条文章1.1 保险不敢买小公司,怕倒闭 1.2 害怕理赔不顺利 1.3 想购买返保费的保险 2. 保险的分类 2.1 重疾险 2.1.1 储蓄型和消费型重疾险的区别 2.2 医疗险 2.2.1 国家医保 2.2.2 商业医保 2.3 意外险 2.4 寿险 2.5 防癌险 3. 怎么买保险? 3.1 先给谁买?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34621490842811
5.利率锁定,终身复利,增额终身寿险卖火了业内人士:适合有长期储蓄规划的人群 投资连年亏损 储蓄型保险再受关注 胡晓万是从股市跌跌撞撞爬出来之后,才决定为自己强制储蓄。 从2021年开始,她陆续投了20万元买了新能源、医疗、白酒等行业的股票,两年的时间亏损超过50%。忍痛清仓后,她将剩余的钱存入余额宝。年前公司又发了笔年终奖,在对比多个渠道后,她最...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760844094926823425
1.储蓄险是什么意思保险频道在金融保险领域,储蓄险是一种备受关注的保险产品。储蓄险,顾名思义,是一种既具有储蓄功能,又提供一定风险保障的保险类型。 储蓄险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能够帮助个人进行长期的资金规划和积累。与传统的储蓄方式相比,储蓄险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储蓄险通常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这是因为保险公司在投资策略上会进行合理...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4-12-03/215935456.html
2.12月储蓄险榜单来了!推荐几款超棒的增额寿和年金险隔离财产风险:储蓄险具有一定法商功能,用它们可以隔离一些债务、遗产的风险,实现定向财富传承。 另外,目前有些很划算的税优储蓄险以及个人养老金,有不错收益的同时还可以抵税,综合表现很好。 下面是本期金榜的具体内容,简要结论如下: 普通型增额寿榜单 分红险榜单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nan/1863534911332106240
3.理财的方案建议利用住房公积金偿还房贷,提高资金利用率。其次,可选择一份年缴的分红型保险产品,每年交1-2万,保障的同时也是一种稳健的增值保值产品,并可以附加重大疾病险。 夫妻每月收入除了必要的日常开支外,可以选择做一些基金定投产品,20xx-3000元为宜,挑一些评级较高的基金如华夏红利,嘉实主题等等,为孩子今后的培育成长积累...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1405108.html
4.储蓄型保险储蓄型保险(1) 储蓄型保险是保险公司设计的一种把保险功能和储蓄功能相结合,如目前常见的两全寿险、养老金、教育金保险,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还有储蓄功能,如果在保险期内不出事,在约定时间,保险公司会返还一笔钱给保险收益人,就好像逐年零存保费,到期后进行整取,与银行的零存整取相类似。但据理财师分析,到期...https://baike.sogou.com/v7636972.htm
5.新海南财经观察保险成年轻人“硬核装备”他们到底在买什么?原标题:新海南财经观察|保险成年轻人“硬核装备” 他们到底在买什么?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记者 汪慧 “面对不断下行的利率市场,储蓄型保险可以帮助家庭锁定长期资产收益,成了客户的香饽饽,这几天我和团队小伙伴两台手机录单到半夜。”银行存款利率新一轮下调,储蓄型保险热度上升,明亚保险经纪人胡蓉最近更为忙碌...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3/01/032960862.shtml
6.保险人员驻点银行被叫停银保销售后备军待培养——中新网为减少这一规定对银保销售业绩的影响,有银行通过培养本行员工来代替驻点保险销售人员,完成全程销售。但是,记者也发现,银行员工在介绍保险产品的时候仍然有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 “储蓄型保险”成分红险通俗解读 银保理财产品是由银行、邮政机构等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由于保险产品...https://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0/11-17/2662365.shtml
7.买保险有哪些渠道?3、银保渠道。也就是银行兼业代销保险,也是保险公司创造保费收入的重要来源,销售的产品主要是万能险、年金险等理财型产品,也有部分保障型。大家去银行存钱或办业务,很有可能接到柜员的推荐,购买储蓄型保险。 4、电销渠道。就是被大家诟病的电话推销保险。大多都是宣传存钱送保障,销售大量两全返还型产品,不过近年来发...https://www.douban.com/note/732250401/
8.小潮说法都是干货!“储蓄型商业保险”中的法律风险防范购买储蓄型商业保险 应谨防以下法律风险 投保人对产品性质和保险责任认知不清 投保人在储蓄型保险产品的选择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往往放在复利的计算标准、是否存在分红及领取条件、远期收益情况等涉及产品收益的问题上,容易忽视保险产品的基本属性、保险责任的内容、不同保单年度现金价值的情况等涉及保险产品属性和保险合同条...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44066
9.储蓄险怎么买最划算最安全可靠?分享投保案例给予投保建议不足:前期灵活性差 储蓄型保险虽说有储蓄理财功能,但灵活性比较差,类似于强制储蓄,前期退保会有损失。所以比较适合有闲钱的朋友购买。总结的话: 储蓄型保险优点很多,安全可靠,收益率也比余额宝等高很多,在全球利率下行的趋势下,储蓄型保险是财富管理较好的工具之一。 http://www.shuohenglaw.com/article/7569.html
10.全面降息后,银行竟然开始热推保险!最新存款利率表:把存单变保单的...在此背景下,风险较低的储蓄型保险产品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以传统型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产品正被银行重点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增额终身寿险现金价值写入合同,可提前锁定收益,较为推荐。 https://m.163.com/news/article/J8F8T9CH0519E5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