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保险公司究竟是如何赚钱的?

最近看了2021年四季度各家保司保费规模数据,

中国人寿位列第一,原保险收入达到6197亿~

这也太赚了吧!

有些朋友觉得保险公司那么赚钱,

肯定是靠两不赔即“这不赔那不赔”。

但实际上,保险公司的利润并不在这里。

那保险公司到底靠什么赚钱的?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3个赚钱方式:

1、赚死差

简单说就是预定死亡率和实际死亡率之间的差值,

如果收进来的钱>赔出去的钱,保险公司就赚钱了。

举个栗子:某寿险产品设计时,

预估每10000人中有10个人死亡,

结果实际只有8个人死亡,

那保险公司就赚到了2个人的保费;

但如果实际有13个人死亡,保险公司就亏了3个人的保费。

2、赚费差

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和运营将消耗各种费用支出,

如果实际发生的费用比预估费用少,

也就是产生了费用结余,那保险公司就赚钱了,

反之就会有亏损。

3、赚利差

也就是赚取利率之差。

保险公司会拿着我们交的保费去投资,

而寿险产品,在设计时有一个预估的预定收益率,

如果投资收益高于预定利率,保险公司就赚了;

反之,保险公司就会亏钱。

举个例子:增额终身寿险的预定利率是3.5%,

保险公司投资获得的收益是6%,

那么中间的2.5%,即为保司赚到的利差。

那么,哪种方式最赚钱呢?

很多朋友肯定会说,保险公司这不赔那不赔,不就是为了赚死差嘛。

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每家保险公司在制定寿险及重疾险的时候,

都是参照行业多年发展下来已有的庞大数据来预估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估情况与实际情况相差不大。

而且,保险公司也会买保险,

通过再保险公司把自身的风险转移出去,能进一步减少死差的波动。

所以靠死差是赚不到钱的。

更不会为了贪图个别的保费去拒赔,

毕竟保司的声誉太重要了!

至于费差,现在保险市场竞争那么激烈,

利润空间也不大,再加上保险公司各种内卷,

花大钱去做营销推广,

所以这种方式也赚不了什么大钱。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

最赚钱的方式是赚利差!

根据天风证券的研究,从2014年以来,

上市保险公司的净投资收益率,

大概也就比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高100-200bps(即高1%~2%)。

可能也就在4%-5%的收益率左右。

而目前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一般为3.5%,

保险公司大概能赚到0.5%-1.5%。

按照600亿的资金算,也有3-9个亿了。

并且风险很低,基本是稳赚不赔的。

不过,如果保费规模量级太低的话,也赚不了多少钱。

这也是保险公司为什么喜欢扩大保费规模的原因。

那保险公司是如何保证这个收益呢?

他们的投资组合是什么样的?

保险公司的投资需满足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1、安全性是首要的

保险公司的投资受到严格的限制,

《保险法》第106条规定: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简而言之,保险公司的投资对象主要有两类:

我们看看平安去年的财报:

如上图,其中71.7%的资金都是投向了债权类,

而股权类占比加起来还不到20%;

正是出于保险公司长期、稳定和对客户负责的态度,

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必须“稳扎稳打”。

2、收益性:能够覆盖人身储蓄险预定利率

否则就可能造成投资层面的亏损,即利差损风险。

90年代的利差损,至今还没消化完...

这也是为什么预定利率会从以前的9%,

下调到4.025%,再到现在3.5%的原因。

而且国债利率也在下行,

3.5%的预定利率已经是极限了,

3.3%的预定利率估计很快来临。

3、流动性:要保障保险公司到期兑付的压力

优秀的增额终身寿险,现价太高,灵活性也高,

想什么时候取钱,就什么时候取钱,

这对保险公司来说存在很大风险,

这也是监管经常对它做出大调整的根本原因。

揭秘到这里就结束了。

我叫哆啦,是专业的保险测评师。

如果你不懂怎么选保险,私信我,还可以免费获取增额终身寿险选购宝典,欢迎来撩~

THE END
1.年金保险有哪些类型?保险频道在保险领域中,年金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具有多种类型,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财务规划目标。 首先是普通型年金保险。这种类型的年金保险通常在约定的时间开始定期给付固定金额的年金。其特点是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低,适合那些追求稳健、长期现金流的人群。比如,对于即将退休,希望在退休后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来说...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4-11-29/215865003.html
2.平安保险公司年金险骗局例如,将年金险与分红险、万能险等混合销售,让消费者误以为年金险的收益可以与这些产品相媲美。3.隐瞒费用:在购买年金险时,消费者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如保险费、管理费等。一些销售人员可能会隐瞒这些费用,让消费者误认为年金险的收益是纯利润。4.虚假宣传:一些保险公司或销售人员可能会通过虚假宣传的手段,让消费者...https://m.shenlanbao.com/wenda/topics/804501
3.利率下行对保险公司经营影响几何?1)存量保单退保率上升叠加新业务承压,保险公司净现金流减少。一方面,人们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下降会导致退保率上升,现金流出增多;另一方面,面临可能的利差损风险,保险公司主观上会减少年金险、长期险的销售,从而导致新单保费规模下降,现金流入减少。2)投资收益率降低叠加计提责任准备金增加,保险公司综合流动比率下降。综合...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14597
4.广东省保险消费调研显示:疫情大幅提升消费者风险意识其中,2.24%的投保人年收入在100万—500万元之间,属于高净值人群。他们在购买保险的态度上,基本把保险作为家庭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一种,而且主要配置的是高端医疗险、寿险、意外险、年金险或增额终身寿险,以及保险金信托。 按照家庭结构,调查对象分为未婚、已婚未育、已婚已育。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已婚未育、已婚一孩...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8/05/c385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