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在打车软件上的硝烟散去,随即便开启了在互联网保险领域的新战役。无论是打着保险旗号的商业营销,还是披着理财外衣的变相众筹,“二马”之间的争斗吸引了众多的眼球。而“三马合作”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似乎从成立之初,就陷入“尴尬”之中,最近因虚拟信用卡被暂停而瞬间失去百万保单事件也异常受挫。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卖保险,互联网金融的一段佳话,如今却成了赔钱赚吆喝的买卖。一边是阿里巴巴与国华人寿携手热卖“娱乐宝”,一边是腾讯与泰康人寿合作推出“微互助”(又称“求关爱”),“二马”在保险业短兵相见,杀得分外眼红,却偏偏绕开了“三马”卖保险的“结晶”——众安保险。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二马”保险业“斗法”,是鸡犬升天,还是殃及池鱼?
求关爱PK娱乐宝打着保险旗号的营销
要提高保额,就得依靠朋友们的“帮助”,朋友们每支付1元,就增加相应保额。加入微互助90天后,若初次罹患癌症,即可启用防癌基金。极低的门槛,便捷的操作方式,让这款产品在朋友圈得以迅速地传播。
马化腾这一招,看似平淡无奇,却蕴藏多年的“功力”。
泰康人寿保险电商总经理丁峻峰曾公开表示,这款保险产品从设计之初就没有打算赚钱,而是为了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来销售保障型保险,“由于产品条款设计简单、透明,免除了保险销售中常见的误导问题,同时利用交互性,既增强了投保的互动性,又能树立品牌的影响力。”
不过,面对腾讯的来势汹汹,更早涉足保险业的阿里巴巴自然不甘落后。这一次,马云剑走偏锋,招数令人始料未及。
“娱乐宝”究竟是个什么玩意?记者点击进入“娱乐宝”页面后发现,首期上线“娱乐宝”平台的是一款名为“国华华瑞1号终身寿险A款”的保险新品,由国华人寿提供。
熟悉保险业的人都知道,投连险素有“基金中的基金”(FOF)之称,一直以来的主要投向为股票、基金等。之所以可配置于文化产业等实体经济,主要得益于保险投资新政的出炉,以及保监会等九部委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根据国华人寿的产品设计细节,预期年化收益率7%。与此前支付宝在元宵节热销的万能险有2.5%的保底收益不同,投连险的性质是不保本、不保底;1年内领取或退保收取3%的手续费,1年后领取不收手续费。
为防范客户资金风险,国华人寿采取了“单一客户保费金额限额”的销售策略,每人最大购买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防止客户购买超过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以外的产品份额,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二马”均亮出了各自的“武器”,孰胜孰负未见分晓。可以肯定的是,保险业只是“二马”斗法的一个战场,腾讯与阿里巴巴的战争将在更多的领域蔓延。
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娱乐宝’也好,‘求关爱’也罢,都只是打着保险的‘旗号’,实则进行一系列的商业营销。”
众筹OR理财?保险外衣,众筹内核
“虽然阿里巴巴不愿意承认,但是‘娱乐宝’实际上就是变相的众筹。”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钱海利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不仅是“娱乐宝”,“求关爱”甫一诞生也被指为“众筹”。那么,这两款产品真是所谓的“众筹”吗?
这也成为了“娱乐宝”坚称自己是投资而非众筹的主要依据。阿里数字娱乐公司总裁刘春宁一再向媒体澄清:“我们不是众筹,是一种投资。因为众筹项目不能以股权或资金作为回报,项目发起人更不能向支持者许诺任何资金上的收益。目前娱乐宝有资金回报,且有预期最高收益率。”
“娱乐宝之所以如此强调保险模式,而非众筹模式,或许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众筹如若有直接的资金回报,则有非法集资嫌疑,现在一些P2P借贷网站剑走偏锋,将P2P借贷与项目集资结合到一起,是否有风险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求关爱”也遭遇了同样的质疑:这款产品类似众筹保险,互助概念的提出,几乎是纯血“互联网思维”的保险翻版。而众筹保险更类似于私人、团队定制化的概念。目前具有类众筹性质的保险产品还比较少,情人节火爆销售的“爱情险”算是一例。
对此,泰康人寿创新事业部负责人毕海解释说:“这款产品并不算众筹,不具备众筹的基本特征。产品的出发点只是大家一起来投入基金,相当于做了一个风险池。一旦出险,就由这个基金来赔付。”
而选择防癌保险的原因,毕海解释称:“本身防癌保险产品在这样的形式和平台下,并不是一个很好做的产品,选择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实现‘互助’的保险本质。”
众筹究竟是什么,没人可以限定。可以肯定的是,阿里巴巴和腾讯都不愿意和众筹沾边。
保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这两款产品中,传统保险责任几乎没有。中国保监会规定,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必须包含一项或多项保险责任,需要在承担风险保障的同时兼具理财功能。
记者注意到,支付宝在今年元宵节期间推出的“元宵理财”,嫁接的是另一种保险产品——万能险,同样预期收益率7%。
“保险理财产品如公开宣称保证7%收益率,将涉及违规宣传和误导销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保险的本质应该回归保障。”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娱乐宝’旨在给消费者带来的核心价值不在于财富保值或增值。如果消费者要理财,哪怕是屌丝理财,可选择的产品也非常丰富,单纯理财有余额宝、理财通等;这些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虽然在下降,但仍保持在5.5%-6%的水平,还可以随存随取。如果只是想理财,而不是想娱乐一下,谁会去买‘娱乐宝’?”
电商VS险企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娱乐宝”推出一周后,《国际金融报》记者从阿里巴巴有关负责人处获悉,截至4月3日下午17时,“娱乐宝”首期四个投资项目全部售罄,共计78.5万份,总金额7300万元。共有22.38万网友通过娱乐宝平台参与投资,意味着中国多出了22.38万名“电影投资人”。第二期娱乐宝投资项目预计5月初上线。
在钱海利看来:“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携手,这是大势所趋。但是,这种合作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阿里巴巴虽然在创新和互联网保险上拥有先发优势,但也有两个难题亟待解决:一是如何吸引并不信任第三方平台的大型保险公司介入;二是长期处于强势且具有议价能力这一点有待改善。”
虽然“求关爱”在最终成效上存在“只是受到圈内人热捧”的质疑,但“求关爱”确实引爆了除阿里平台外互联网保险的新尝试。有业内分析师表示,未来互联网保险的特点将是简单、低价、社交、私人定制。
“不过,无论是‘娱乐宝’还是‘求关爱’,都很难将客户转化为有效的购买方和待挖掘客户,所以有效的客户转换和客户挖掘是参与‘二马’斗法的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钱海利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互联网企业还要解决客户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等系统性风险。钱海利进一步分析:“目前,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企业在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方面的顾虑非常多,一些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触网’,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则通过安全技术投入、安全基金合作以及安全教育,来提升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感知。4月9日,支付宝宣布将联合多方共建安全基金,首批投入4000万元。还将在移动支付领域投入更多安全技术,支付宝钱包8.1将推出设备管理、短信保护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安全感。
“短期内,互联网企业将在类似合作中获得更多的好处,比如客户、大数据;保险公司要从中获益可能还需要解决客户转化率等问题。”钱海利分析。
众安保险:处境尴尬亟待突破
“二马”斗法,最受伤的无疑是深陷“尴尬”的众安保险。作为“三马”卖保险的“结晶”,众安保险成立之初被寄予厚望。然而,随着“二马”各自为政,自身业务发展受限,再加上因虚拟信用卡被暂停而瞬间失去百万保单,众安保险正在失去“光环”。
“虽然凭借‘众乐宝’和‘退货险’,实现了1月份保费收入1000万元的‘壮举’,但在2014年爆点频频的互联网保险大事件中,这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似乎并未因股东优势而有更大作为。”保险业内人士分析说。
实际上,早在众安保险成立之初,就有业内人士评价,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还是平安,三个大股东的背景只可借而不可用,顶多有利于谈合作时拉近关系而已,真正保证众安保险成功的还是要靠自己。
不过,从阿里巴巴和腾讯最近两次的选择看,众安保险显然并没有得到股东的“垂怜”。
为什么不选择和众安保险合作?《国际金融报》记者将这个问题同时抛给了阿里巴巴和腾讯。
那么,众安保险是如何“自救”的?
今年3月,众安保险联合阿里巴巴旗下的团购平台聚划算,推出以保代费的“参聚险”,帮助诚信网商降低聚划算参团的资金担保门槛,释放积压占用的保证金,缓解互联网商家金融压力。
数据显示,大约一周后,已有500多家天猫卖家投保600多单参聚险,投保额超过亿元。记者注意到,此次新产品的推出距离2013年11月26日众安保险推出的第一款保证金——众乐宝已经过去快4个月。截至目前,众安保险主要有四款产品上市,除了众乐宝和参聚险外,还有退货运费险、手机碎屏险。其中,只有众乐宝与参聚险算得上是互联网创新产品。
根据保监会披露的保费数据显示,众安保险营业第一个月——去年11月份保费收入为263.6万元;去年12月份保费收入为1011.07万元,环比上升283.56%;今年1月份保费收入为1066.46万元,环比上升5.48%;2月份保费收入为993.74万元,环比下降6.82%。增长稍显乏力。
“众安的发展其实很受限,目前仍存在发展道路不明朗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但对于一家保费收入只有千万元的小险企来说,存活模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