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投保、无需见面、轻松搞定,如今办理车辆保险等服务越来越便捷,但是车主们还是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近日,海口有新能源网约车司机反映,他们原想给车辆续保,怎知买到手的却是“统筹服务”,出了事故,理赔可谓“难上加难”。
新能源网约车司机刘师傅:对方的车(修)是一万一千多,我那个修理厂保价是一万三千,那具体它赔多少钱他也没说啊(记者:那你签合同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花了六千九百多吧。
被撞车车主姚先生:我到交警那边去咨询了,下一步如果说这边不行的话,我自己先垫付这笔钱了以后,再去秀英区人民法院告肇事的车主,他说我和(汽车服务)公司没有发生合同关系。
新能源网约车司机黄师傅:不赔的话(车主)他肯定告我,觉得这种情况,统筹(公司)找不到,很无奈。
车主质疑“统筹服务”混淆概念
新能源网约车司机刘师傅:交强险部分是在平安那边买,我就问他咋回事,为什么是这样操作,他说他们是跟平安合作的。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口中心支公司工作人员:他当时是怎么跟客户买的,为什么交强险在平安买,为什么商业险是在别的机构,让他跟客户联系。
涉事汽车服务公司经营异常
车主权益如何保障?
那么,这两家办理统筹业务的汽车服务公司到底是什么状况?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到,太保(山西)机动车服务有限公司在2023年11月6号已经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而国信(湖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已经改名,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高管被限制高消费。此外,这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是国信(海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存在经营异常、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涉及多宗司法案件等情况。记者也来到国信(海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进行走访,地址所属的鸿达大厦众创产业园方面称,涉事公司已经被他们清理出去。
海口鸿达大厦众创产业园工作人员:过来我们公司这边做孵化,但是它这边发展这个业务的时候,它没有这个资质的时候,我就把它踢出去园区了,同时我们已经通知了公安、还有税务、工商部门了,你没看到它已经列入异常很久了。
统筹服务监管漏洞亟需填补
合理引导消费避免投保误区
统筹服务市场,可谓乱象频出。那么,眼下消费者的权益到底该如何保障?市场又该如何规范?继续来探讨。
记者也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问题。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方面回应,消费者投诉中涉及的国信(海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在去年5月份因多起投诉被他们列入异常处理。但总体来讲,目前无法确定统筹服务公司属于什么类型的特许项目,因此也不属于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建议向金融管理局咨询。
律师李宇喆:一是可以通过相应的法规出台,来确认统筹机构的设立门槛和准入的条件,二就是确认监管机构,三是对这些乱象予以严厉的打击和惩处。
律师李宇喆:购买车险的时候,建议我们的消费者一定要向,具有合法取得了保险业务经营许可,拥有资质的正规的保险公司进行投保,避免发生问题,不能够及时理赔,以此来维护我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