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叫EVOLUTIONHKIF的理财险爆雷了,
保费直接亏光清空,无数大陆客赴港堵门维权…
不知道情况的吃瓜群众,看到这个架势,还以为是某P2P公司出事了…
这款爆雷的保险产品,主要投资香港物业的租售和二手房屋买卖过程中的服务,既然是服务,那么按理说收益稳定,但是为什么保费亏空了?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款产品背后,是法国安盛公司——全球第一大保险公司。
而投保人发现自己三四年的投资不仅亏光了,还倒欠安盛公司一笔巨额的管理费。
01.
那好好的保险,为什么会亏空呢?
这里就要普及一下基础险种的概念了。
一般人身保险产品主要有四个分类:
传统险(TraditionalInsurance):形态最简单,保障与收益的金额在保单签发时就完全确定,不存在任何非保证成分与投资选项等内容。比如常见的纯保障型产品就属于这个范畴;
分红险(ParticipatingInsurance):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保险形式,包含非保证分红的派发(包括周年红利、终期红利、复归红利等);
投连险(Unit-LinkedInsurance):投保人在投保投连险时会被要求选择一支或几支基金构成一个“投连账户”,这些基金通常是由专业投资机构运营,由保险公司挑选并纳入投连产品基金清单。投保人的保费进入投连账户,在扣除各项费用成本之后,账户价值会根据所选投资组合的实际交易价值进行上下波动,有可能获得很高的投资收益,但也有可能面临亏损,通常不保底。
安盛这次爆雷的,就是投连险。
这类险种的收益率很高,但是金融投资有一条最简单的定律:
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虽然挂着保险的名字,但是真的很不保险,相当于股票基金理财的风险了,
而且投连险本身就是不保本的,极端的条件下也会出现账户价值清零的情况。
如果投保人是在经过对产品的详细了解、对风险有充足认知后再投保的,
那么绝对不至于维权,因为在投保的时候,对产品的风险已经有了认知。
(最近行情不好,很多人股票都绿了一片,难道跑去证券所维权?)
所以更大的可能是,存在销售误导,
在投保的时候,听着美好收益的画饼,就觉得把钱投进去就是赚了,
再加上前几年投保港险的热潮,让很多对保险根本不了解的人,也进来跟风…
这个事情,销售人员一定有责任,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怀疑存在销售环节的欺诈…
但是这笔钱,百分之九十九是追不回来了,
因为对于产品风险没有清晰认知的投保人,也有很大责任,
最终签下风险告知书和保单的人是自己,这个亏,保险公司也不会背…
02.
不光是理财险,其实就是健康险,在赴港投保时也要格外注意…
起码对于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之间的区别,要有清楚认知。
最需要注意的点,有3个:
1.港险采取"无限告知";
跟内地重疾险的有限健康告知相比,香港的重疾险更多是无限健康告知。
举个例子
内地重疾险的健康告知通常为:
基本都是有限告知,投保人只需要将明确提到的健康情况告知,不会含糊。
方便投保人确认自己的身体状态是否符合投保,也避免日后有理赔纠纷。
香港重疾险的健康告知通常为:
注意小保哥框住的内容,香港保险的告知除了明确哪些疾病不能投保外,还有像“或其他肠胃、肝、肾或膀胱的问题”之类模糊的无限告知。
无限告知会让投保人显得被动,如果身体有一些小毛病,比如有过肠胃炎看病忘了告知,也有可能造成日后的理赔纠纷。
所以投保香港保险,一定要将自己的健康情况如实且完全地告知保险公司。
2.法律环境不同
香港的法律体系是延用的英国法律,即属于英美法系,
跟国内的法律是两套体系。
内地保险法规定:
“保险公司收到理赔申请后,应当在30天内作出核定,并将核定结果书面通知对方。”
而香港保险的法律体系,对于理赔时效没有明确规定,快的话一个月结案也有,但通常更多是在3-4个月内才给出理赔结果。
而且,在香港维权的成本太高…特别是律师费和申诉时效,如果理赔出现了纠纷,会非常蛋疼。
3.香港重疾险的重疾和轻症保额是共享的
比如重疾险保额50万,轻症赔付30%比例,那么港险理赔后,会从重疾保额里扣除轻症的理赔保额,则剩余重疾保额等于35万;
但是大陆的重疾险产品,轻症中症重疾的保额是各自独立的,不受影响。
03.
当然香港保险也有好处,因为保险的定价是基于人群的发生率(疾病/死亡)来计算的,
香港人均寿命和健康情况,比内地居民要好,所以保费也低一些…
不过这是前几年的事了,实际上互联网保险崛起后,认真对比的话,两者的保障和性价比不相上下了。
但是如果拿香港保险对于类似平安福、国寿福这种产品,那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差距的,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赴港投保的原因。
另一个好处,就是香港保险是按美元计价的,很多人认为可能会比较保值,有一定理财作用。
总而言之,如果你考虑港险,至少要满足3个条件:
1.对自己的健康情况有充分了解;
2.去香港方便,对去香港不抵触;
3.对港险有清晰认知,不听销售一面之词;
最后,用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话送给大家: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