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很多人都喜欢去香港买保险,觉得保费便宜、疾病种类多、理赔宽松,但真的适合自己吗?这里需要打个问号,因为是全市场调研保险,零零总总总结了一些不得不说的坑。
1、隐瞒病史/吸烟习惯,在香港行不通
香港是英美法系,这也意味着一些逆选择风险很大的人,一旦隐瞒自己实际情况(借社保卡给他人使用/隐瞒既往症/隐瞒吸烟习惯)而投保,将因欺诈而得不到保额赔付。
2、拖交保费需要支付高额利息
宽限期可以简单理解为保险公司容忍投保人拖交保费的期限,一般而言,香港保险的宽限期只有30天或者31天(依据保单合同而定),与内地保单不同的是,香港保单宽限期内缴费需要支付高额利息(一般按保险公司披露的保单贷款利率执行)
3、保费投向可以投资股权类资产,行情不好面临负回报
部分针对大陆人销售的香港的保单(如我们经常听到的x升、x裕未来、x光),可以投资股权类资产,有的比例还不低,最高可达70%,这也意味着演示书非常好看,也意味着当市场行情不好时,例如熊市,可能会带来亏损,而不如演示书上的高,非保证的部分,不是不确定多或少,而是甚至可能亏损,懂吗?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家保险公司的不同产品,股权投资比例也可能不同。而各保险公司投资实力不同,分红就存在差异化。
4、汇率风险
香港保单多数按美元或港币计价,由于港币和美元是联系汇率制,所以对当地人士而言,购买哪一种都无所谓。但是对内地人来说就不一样了,你不仅要承担人民币贬值而带来的汇率风险,还需承担理赔后兑换大额人民币的风险,因为国内外汇管制的限制,出险后香港保单赔付的大笔美元不一定能及时转回国内。
5、冷静期较长,但却不受人重视
6、没钱交保费,还是被虐
没有钱交保费怎么办?无论你选择宽限期拖交保费还是选择减额交清,都是坑,不同之处在于,宽限期内交保费需要支付利息,而选择减额交清,根据有的保险公司保单条款规定,除了保留身故责任,其他保险责任都没有了。
对于收入波动较大,要么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人,看清保单条款,别以当前的高收入水平来推算要买多少保额,交不起保费,就太亏了。
7、失踪认定年限太长
8、给你诊断疾病的医生是你儿子/女儿,拿不到保额赔付
如果受保人(也就是被保险人)儿子是肿瘤科医生大拿,出险后,他被自己儿子诊断为癌症,是得不到香港重疾保单保额赔付的。不是因为不符合疾病定义,而是不符合香港保单对医生的规定,凡是诊断疾病的医生与受保人(相当于内地保单的被保险人)是直系亲属关系、雇员与雇主关系或者是商业合伙人关系,甚至诊断疾病的就是自己,都不能拿到保额赔付。7分钟理财保险咨询部金上杰表示,“看清保单合同条款,并非人人都适合香港保险”。
9、退保
现金价值极低,前两年退保,一分钱都拿不回。
10、未来如果你要器官移植,还是被虐的节奏
香港重疾保单对于器官移植定义,要特别看清楚,有的香港保单规定,被保险人作为器官移植的受赠者,名字出现在香港医院管理局的器官移植轮候册名单上。作为一个非香港居民,你的名字怎么可能出现在香港医院管理局的器官移植轮候册名单上??!!
12、I型糖尿病
这个I型糖尿病含遗传因素,而非临床常见的是II型糖尿病(后天饮食习惯所造成),即便如此,疾病想要拿到保额,是切除脚而非脚趾头。
13、轻症赔付并非终身都有
85岁之前有轻症责任,85岁之后没有轻症责任了,身体健康,怪我咯?
14、复效,又是被虐的节奏
15、受益人是否是不可撤换受益人
指定受益人不可撤换意味着,你想转让保单卖给接盘侠,未经受益人书面同意是不可以的,你还不能更换受益人。
16、你以为你能靠保单抵押贷款东山再起,但若失败实际还是被虐
很多人会说买现金价值的保单,若生意失败或需要资金周转,可利用保单贷款去融资。但实际上,香港保单一旦作为抵押品抵押给银行进行贷款,中途不可退保。若在缴费期内,保费照交。若非大额保单,保单现金价值非常少,面对企业的资金周转需求简直是杯水车薪。
17、香港投连险,额外支出成本也很高
香港投连险虽然受到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双重监管,但实际上面对多种基金选择,你根本就不知道当前行情选哪个好,额外成本也高的不要不要的。
18、交通成本
买香港保险,必须去香港签单,否则属于地下保单,被陆、港两地严令禁止,更不要说两地法律保护。如果非买不行的话,请赴港签约,但飞来飞去的路费、住宿都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19、垫底费高。
对于消费型医疗险来说,香港保单一般是终身保证续保,但垫底费(类似社保的起付线,多少钱以内不赔)设置的非常高,常见1.6万港币,而且保费并不便宜。
但有句话说得好,女神虐我千百遍,我待女神如初恋,但香港保险真的适合你吗?买之前一定要仔细评估,以免买了不适合自己的产品,花了更多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