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反洗钱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25题)1.银行机构应当根据客户或者账户的风险等级,定期审核本机构保存的客户基本信息,对本机构风险等级最高的客户或账户,至少每(B)进行一次审核。
A.季度B.半年C.一年D.两年2.建立完善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不包括(D)A.符合依法经营内在需要B.符合接受外部监管要求C.是金融业安全的保障基础D.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唯一要求3.(C)年,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发布金融业《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及反恐怖融资方法指引:高级原则和程序》,将风险为本的理念引入反洗钱工作。
A.2003年B.2007年C.2012年D.2013年4.在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公司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如金额(A)以上,保险公司应当核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确认被保险人、受益人与投保人之间的关系,登记被保险人、受益人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A.人民币1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B.人民币2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00美元C.人民币5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0美元D.人民币20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000美元5.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秘书处设在(A)A.法国巴黎B.英国伦敦C.美国华盛顿D.日本东京6.我国《反洗钱法》规定的洗钱上游犯罪包括(C)大类。
A.5B.6C.7D.87.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已经过有效期限的,客户没有在合理的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该(C)A.继续为客户办理业务B.采取临时冻结账户C.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D.不予理睬8.加勒比地区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成立于(B)年。
A.1997B.1992C.2013D.19909.《反洗钱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中,针对情节严重的,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建议有管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责令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C)给予纪律处分A.反洗钱领导小组组长B.反洗钱专干C.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D.其他直接责任人员10.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目标不包括(B)。
在同等条件下,来自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薄弱国家(地区)客户的风险等级应(A)来自其他国家(地区)的客户。
A.2012-1-1C.2003-6-1D.2004-10-126.反洗钱内部控制从静态上看包括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等内容,从动态过程看不应该包含(B)A.事前预防B.事前控制C.事后监督D.事后纠正27.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成立于(B)年A.1990B.1994C.2003D.200628.保险机构委托其他机构开展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等洗钱风险管理工作时,(B)对受托机构进行的洗钱风险管理工作承担最终法律责任。
A.2008年B.2009年C.2012年D.2013年31.(C)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617号决议,敦促各成员国全面执行“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建议”。
(A)A.信用B.地域C.业务D.行业44.按照《反洗钱法》的规定,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的临时冻结措施需经(A)批准可以采取。
A.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B.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省级分支机构负责人C.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市级分支机构负责人D.国务院总理45.反洗钱内部控制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应当结合金融机构的(D)A.经营管理B.风险控制C.业务流程D.业绩指标46.亚太反洗钱组织成立于(B)年A.1995B.1997C.2000D.200347.金融机构的风险划分标准应报送(B)A.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B.中国人民银行C.中国反洗钱监测中心D.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48.《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由(A)发布A.联合国B.亚太反洗钱组织C.FATFD.欧亚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组织49.反洗钱的核心问题和基础工作是可疑交易信息的(D)A.采集与分析B.分析与报告C.采集与报告D.采集、分析与报告50.FATF的(A)是国际反洗钱领域中最著名的指导性文件,对各国立法以及国际反洗钱法律制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A.国务院B.中国人民银行C.公安部D.金融监管部门54.金融机构有以下哪种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C)A.未按照规定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B.未按照规定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C.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D.未按照规定对职工进行反洗钱培训55.保险机构应确保客户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具有(A)或可追溯性。
A.可稽核性B.可复核性C.可行性D.可验证性56.金融机构应建立的三个反洗钱基本制度包括(B)、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A.反洗钱内控制度B.客户身份识别制度C.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制度D.报告涉嫌恐怖融资制度57.我国洗钱犯罪的主管要件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过失洗钱行为也构成洗钱犯罪B.洗钱犯罪的明知要件是指犯罪行为人确实知道清洗资金是上游犯罪所得C.行为人实施洗钱行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D.通过客观证据推定行为人应当知道清洗资金是上游犯罪所得不构成洗钱犯罪58.(D)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被赋予反洗钱只能A.1998B.2001C.2013D.200359.金融机构报送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要素不全或者存在错误的,应在接到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补正通知的(B)个工作日内补正A.3B.5C.7D.1060.下类对可疑类客户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不恰当的为(A)。
A.与可疑类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当采取标准型尽职调查措施识别客户身份,并按照本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A.反洗钱建议B.不合作国家和地区名单C.洗钱类型报告D.最佳实践报告68.对客户洗钱风险分类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有(C)A.属于金融机构内部保密信息B.直接关系到客户洗钱风险分类C.不需要对客户保密D.避免犯罪分子知悉后有意规避有关的风险控制措施69.联合国大会是在(C)年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A.1999年B.2000年C.2003年D.2006年70.金融机构应(D)根据客户尽职调查情况,及时调整客户风险等级,确保客户风险等级符合实际风险情况。
A.定期B.不定期C.长期D.定期或不定期71.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中(A)是指最终拥有或控制客户的自然人,以及代表其进行交易的人。
此外,还包括那些对法人或法律实体行使最终有效控制的人。
A.19B.23C.26D.2573.我国关于洗钱犯罪主体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法人可以构成洗钱犯罪主体B.只有自然人才能构成洗钱犯罪主体C.上游犯罪主体可以构成洗钱犯罪主体D.上游犯罪嫌疑人审判之前,洗钱犯罪主体的洗钱犯罪事实不能认定74.下列关于实施反洗钱内部监督检查的形式的说法错误的是(B)。
A.业务部门的检查一般是在现场执行B.合规部门的检查主要是在非现场执行C.合规部门的检查可以是现场,也可以是非现场D.内审部门一般是通过现场稽核审计75.对于既符合大额交易标准和可疑交易标准的交易,保险公司应当(A)A.分别提交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B.只提交大额交易报告C.只提交可疑交易报告D.两个报告均不需要提交76.在认真履行客户身份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客户的审核应严于风险等级较低客户的审核,指的是(C)原则A.全面性B.持续性C.重点识别D.审慎性77.我国于(C)年成为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正式成员A.2005B.2006C.2007D.200878.(C)年,经调整后的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在同等条件下,来自于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薄弱国家(地区)客户的风险等级应(A)来自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客户A.高于B.略高于C.低于D.略低于102.下列关于金融机构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C)A.包括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和传递各种信息B.包括金融机构与外界之间相互联系和传递各种政策或信息C.不利于管理层作出正确决策D.使所有员工了解自己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职责和作用103.以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而著称的瑞士,接受国际通行的反洗钱规则是在哪一年(B)A.2001B.2004C.2008D.2010104.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的参考指标不包括(D)A.国家或地区因素B.行业因素C.业务因素D.客户性别因素105.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发布首份关于反洗钱的《四十项建议》是在(B)A.1989-10-1B.1990-2-1C.1996-6-1D.1996-2-1106.《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由(A)发布。
A.联合国B.亚太反洗钱组织C.FATFD.欧亚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组织107.可疑交易报告通常不包括(D)A.涉嫌洗钱的可疑交易B.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C.金融机构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过程中发现的任何可疑行为D.协助司法机关开展调查的资金交易108.国际社会通过的第一个打击洗钱犯罪的国际公约是在哪一年(A)。
A.1988B.1992C.2001D.2003109.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的原则不包括(B)。
A.2003B.2006C.2013D.1990117.《反腐败公约》由(A)发布A.联合国B.亚太反洗钱组织C.FATFD.欧亚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组织118.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新一轮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体系互评的依据是(D)A.40+9项建议B.40+8项建议C.40条建议D.新40条建议119.义务机构对本机构制定的交易监测标准应当进行定期评估的频率是(C)A.至少每季度评估一次B.至少每半年评估一次C.至少每年评估一次D.至少每两年评估一次120.证券期货业机构在委托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时,委托协议中应包含的内容(B)A.双方不能互相透露客户信息B.确保可随时获取客户完整的身份资料和身份基本信息C.双方独立履行反洗钱义务D.不恰当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