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了解到,截至目前,纪念馆今年新征集453件(套)文物史料,这些新征集文物史料进一步确证了侵华日军暴行,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南京大屠杀再添铁证453件(套)新征集文物史料公开】
大东仁先生还征集到60余张关于日军“荣第1644部队”的照片,填补了史料空白。据悉,日军侵占南京后,1939年4月,在原“中央医院”(今东部战区总医院)旧址成立“荣第1644部队”,又称“多摩部队”,其对外宣称是日军“华中防疫给水部”,实质上是从事大规模细菌战与毒气战研究试验的机构。其中4张是该部在南京举办类似“变装游行”活动的照片,上面清楚地显示出“荣第1644部队”字样的标牌。
【南京大屠杀史系列新书发布加强国际传播】
12月1日,8本南京大屠杀史系列新书对外发布。其中,由张连红、王卫星、杨夏鸣和刘燕军4位专家历时20多年合作完成的专著《南京大屠杀国际安全区研究》与读者见面,这是截至目前国内外第一本系统全面深入研究南京安全区的学术专著。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南京大屠杀史》西班牙文和哈萨克文,与此前的英文等版本形成7个语种海外传播矩阵。
南京大学出版社学术·大众图书中心主任杨金荣说,让更多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以共同守卫人类来之不易的和平。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方晨张中玄罗聪懿编辑/胡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