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纪念馆继续委托日本友人大东仁先生在日本代征集到51件(套)珍贵的文物史料。其中包括日军士兵新井淳的《阵中日志》、侵华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三十六联队第十一中队《阵中日志》、日军“荣第1644部队”照片、“南京陷落儿童教育戏剧卡片”等重要文物史料。纪念馆克服疫情的影响,在新华社和春秋航空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辗转将这批史料运回馆入藏。
日军“慰安妇”制度再添铁证
据南京医科大学教授、日本侵华史研究专家孟国祥介绍,“慰安妇”制度是日军大规模的性暴力犯罪,是日本政府和国家的制度行为,是对人道的践踏,对文明的亵渎,为国际社会所不齿,“慰安妇”问题已成为日本是否有足够的诚意和努力来回应战争的侵略性质和面向未来的试金石。对此日本右翼极力否认,日本政要(政府)敷衍暧昧,我们这次发现的《阵中日志》等资料就是最有力的回击。战时日军通过多种途径在南京开设为数众多的慰安所,之前发现文字记载在南京设立慰安所的决议是上村利道的日记,该日记中记载了“1937年12月28日,军队的非法违纪事件越来越多,参谋部第二科召集各队将校会议,参谋长强调军纪,并审议通过了第二科提出的关于设立南京慰安所提案。”
日军实施细菌战最新罪证公布
此次大东仁先生还帮纪念馆征集到60余张关于日军“荣第1644部队”的照片。日军侵占南京后,1939年4月,在原“中央医院”(今东部战区总医院)旧址成立“荣第1644部队”,又称“多摩部队”,其对外宣称是日军“华中防疫给水部”,实质上是从事大规模细菌战与毒气战研究试验的机构。其中的4张是该部在南京举办类似“变装游行”活动,照片上清楚地显示出“荣第1644部队”字样的标牌,还有4张反映了该部队在南京的驻地建筑、日军在驻地建筑前的留影、“多摩部队”创立一周年演艺会等内容。
多时段还原日军侵华作战
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三十六联队是侵占南京和实施南京大屠杀的日军主要部队之一。该联队于1937年12月9日凌晨进抵南京光华门外,并向南京光华门发起进攻。在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及反复争夺之后,于13日凌晨5时占领光华门。此后在南京城内及光华门外进行“扫荡”,搜捕并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疑似军人的普通平民,所属官兵强奸妇女、抢劫财物、纵火毁坏城市建筑物,在南京犯下了大量罪行。
孟国祥表示:“该中队既是攻打南京和进行大屠杀的主要部队之一,也在1937年以前参与了在东北‘清剿’中国抗日武装力量的行动。本次征集的《阵中日志》细化了日本基层军队活动和发展的研究,为我们整体把握日本侵华战争史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日本推行军国主义教育佐证公布
此次,大东仁先生还帮纪念馆征集到1942年日本发行的“‘南京陷落’儿童教育戏剧卡片”,这是日本政府对国民推行军国主义教育的有力佐证。戏剧卡正面是前线战场作战、庆祝南京沦陷、南京入城式等场面的连环画,背面则是介绍台本。此戏剧卡作为儿童教育读物,在日本大东亚文化话剧社公开发行。
【新媒体文旅】旅游“世界杯效应”升温,80后男性球迷热衷酒店带娃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