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出于喜爱,还是为了多一份陪伴,与宠物为伴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但在获得快乐和慰藉的同时,宠物“看病贵”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一众“铲屎官”们。
宠物看一次病甚至比人还要贵,去一次宠物医院少则一两百多则数千元,养得起宠物看不起病是大家的普遍感受。
针对市场的痛点和需求,近几年一些保险公司陆续推出了一些宠物保险产品。
01
宠物险投诉较多
集中在哪些方面
在某投诉平台上搜索“宠物保险”和“宠物险”,涉及投诉高达近千条,乱扣费、理赔困难等问题比较集中。
今年315期间,不少媒体也聚焦报道了宠物保险的问题,宠物险实用性不强、保额虚高、理赔时限制条款多、单次赔付限额设置低、定点医院不稳定、赔付比例低等,是消费者遇到的突出问题。
02
宠物险有哪些类型
保险公司宣传的“一月一杯奶茶钱”的宠物保险,是否能解决“毛孩子”看病贵的问题?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新生事物。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宠物保险,基本都是只针对猫狗,从保障范围看主要分为三类:
宠物责任险
针对宠物给第三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医疗费用的赔付。
比如养的狗狗咬人这种情况下造成的损失,属于这类保险的赔付范围。
这类保险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多都是个人,它的保障主体不是宠物,而是将犬作为家庭宠物并合法饲养的个人。
而且要特别注意这类保险的免责条款、特殊约定条款等保险合同内容,合法饲养、宠物有健康证、有疫苗接种记录等是比较常见的要求。
宠物医疗险
针对宠物因疾病、意外产生的治疗费用,多涵盖门诊、住院、手术等费用。
这类保险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是有些保险只保疾病,有些保险只保意外;二是限制性条款比较多,注意被保宠物年龄是否限制,地域是否有限制,是否有先天疾病,等等。
宠物一旦生病其治疗费用的开支比较大,购买了宠物医疗险是为了宠物生病后可以通过医疗险来报销部分费用,所以在购买保险前一定要认真看一看投保须知。
宠物综合保障险
听名字就很好理解,就是把疾病医疗、意外医疗、三者责任打包在一起。
保障范围大,费用也相对较高。
注意事项也就更多了,前两者保险需要注意的点,这类保险都需要注意。
03
宠物险投保须知的
一些“坑点”
年度累计赔付限额
就是累计总的赔付金额,比如限定一年是15000元,超过部分不能报销。
单次赔付限额/单项疾病限额
多数一年期保单营销点是不限制报销次数,但限制每次赔付限额,比如单次花费3000元,单次限额1000元,即使报销金额是1800元,也只能赔付1000元,超过部分不赔付。如果有单项疾病限额条款,规则与其类似。
免赔额
区分门诊和手术,而且有的是每次都有免赔额。比如保单限定每次门诊免赔额200,那每次都需要先把门诊费用扣除200元后再按照约定比例报销。尽量选择门诊和住院免赔额均为0的产品。
报销比例
市面上常见产品定点医院报销比例多为60%或70%,非定点医院报销比例多为40%。要注意,有部分产品限制只能在定点医院治疗才能报销,非定点医院不可报销。
等待期
常见产品多为一般疾病30日、意外10日、癌症90日,也就是购买保险后等待期内发生这些问题是不赔付的。三者责任多为购买次日即生效。
责任免除
不保障的范围,这个一定要认真研究,像三者责任险有些犬种是不保的,医疗险对先天疾病、遗传病多也是不保的。
宠物保险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市场缺口也是客观存在的。据《2022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全国宠物诊疗市场规模约675亿人民币,然而另一端的宠物医疗市场几乎处于雏形阶段,一方面缺口巨大、乱象较多,另一方面过渡诊疗、骗保、理赔困难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有待行业在发展中解决和完善。
作为消费者,我们能做的是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从众多产品中找到适合自己家“毛孩子”的产品,在它们调皮捣蛋搞破坏、生病意外或伤残时,能用保险为我们减少养宠物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