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民刘先生反映,自己给家里宠物买了医疗保险,但在宠物生病就医后,系统提示保险产品尚处30天等待期内,导致无法理赔。而在此前保单详情页面,已明确显示“保障中”。其认为,若依照保险30天等待期的说法,自己花了一年的保险费用,实际只享受11个月的保障服务。
投诉等待期不可理赔消费者质疑保单信息有误导
8月30日,刘先生在支付宝为自家宠物猫购买了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的宠物医疗费用保险。其提供的截图显示,在购买页面最上方,依次有全病种及意外保障(先天、遗传病除外)、超万家定点医院(60天-10岁猫狗可用)、3日快赔——理赔3日完结超时补偿、保障范围、报销说明、赠送服务、消费额度等信息。
刘先生表示,9月26日,家里的宠物猫突然发烧,自己便通过宠物保险平台搜索了一家距离自己最近的定点宠物医院就医,“当时看到页面上的信息显示为保障中,和已保障27天,就认为肯定可以申请理赔。”
实测填写基本信息可投保体验版一个月即等待期
奥一新闻记者日前在支付宝搜索宠物医保后,显示“众多宠友力荐”的保险产品为国泰产险承保,相比较刘先生此前购买的产品,国泰产险页面有突出的“前30天免费,支持随时退”的描述。
奥一新闻记者咨询人工客服,客服表示该产品为体验版,是一款免费体验30天,体验到期自动预约付费版宠物医保的保险产品。就是否前30天的就医费用都可以保障,客服表示有等待期,“意外10天、其他疾病30天、肿瘤及口腔疾病60天。”
当被问及是否本质上免费的30天便是正常疾病等待期的30天时,客服回复称体验版30天结束后延续到商业险,商业险生效后意外及其他疾病没有等待期,等待期只剩下肿瘤及口腔疾病30天。
回应等待期是保险合同内容之一不存在误导消费者
公司方面认为,首先等待期是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等待期为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且在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被保险人已开始获得保险保障。其中意外等待期10天,肿瘤和口腔疾病60天,其他疾病30天。是在双方明确知晓下订立的保险合同内容之一,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保险合同和保险保障权益是在约定期限内逐步推移的过程。例如:意外等待期10天过后,对应保险合同中的意外部分的保险责任开始承担给付义务。即首月保单生效10天后如发生符合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意外事故可申请理赔。
声音
宠物保险屡遭投诉,专家建议:进一步明确条款细则加强前端信息核查
保险公司与宠物主之间互不信任
宠物信息识别加强
简化理赔材料要求
加强前端信息核查,除了芯片及鼻纹识别外,以更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完成宠物信息识别。
优化理赔流程,简化理赔材料的要求并提高效率。一方面产品在消费者中有好的口碑才能长远,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要防范道德风险,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专业的客服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