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律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翻了东哥一向倡导的相邻可能得思路,践行了『一切皆有可能』的格言。
是个彪悍的猛人。
她的自我介绍,我放在了今天的次条,有兴趣的朋友,欢迎链接。
今天和潜在客户聊。
我问潜在,你的房贷,现在还有几百万,重疾险配置好了没有?
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万一罹患重疾,没有提前配置好重疾险的话,房贷就有断供的风险,一辈子的心血付诸东流。
怎么办?
潜在说,东哥,你知道深圳社保的重疾险吗?直接用社保卡余额就可以支付了……
一串,省略号……
1
我说,深圳重疾险,就是个坑啊天。
我来考考你,深圳重疾险,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它的全名是,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
它的简称是,深圳重疾险。
考题:这特么到底是款医疗险,还是款重疾险?
本来医疗险和重疾险,都是针对生病的,大部分普通用户就分不清。
现在还来个混装。
医疗险和重疾险有什么区别?
保障的范围不同,保障的目的不同。
重疾险主要目的,是用来处理得了重疾以后的其他非医疗开销。
最早的重疾险是南非心脏外科医师巴纳德发明。
他发现自己救治的上百位心脏或器官移植病人,虽然成功的活了下来,但他们的家庭在财务上却宣告死亡。
但很多支出是刚性的。
比如房贷,比如孩子的学费,比如父母的养老。
这些费用,医疗保险无能为力。
重疾险,就是为了解决收入中断的风险,为在重病深渊的家庭提供经济补偿。
雪中送炭。
所以,重疾险的特点是,一旦确诊保单中规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会直接给钱。
合同约定是多少就给多少。
至于这钱是拿去治病,还是留给家人,亦或其他用途,完全没有限制,彻底解决家庭财务风险。
有重疾险,可以赔付50万美元,那么接下来的生活就不成问题,而且房贷什么的也有了着落。
要不然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一生心血付诸东流,结局凄惨。
潜在说,没那么巧吧,恰好就得了这几种重疾?
我说,重疾的发病率其实很高。
根据《国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读本》,我们中间的很大一部分人,最后都会得重疾。
特别是从人的一生来看。
寿命越长,得重疾的概率越趋近100%,严格意义上的寿终正寝,其实是极少的。
一般重疾险涵盖的重疾种类,发病率总计超过95%,覆盖了普通人一生当中绝大部分的重疾风险。
潜在问,那医疗险呢?
医疗险就是我们最常见、最基础的健康类保险。
比如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百万医疗险,就是典型的商业医疗保险。
根据保险合同的承包范围,大病小病住院门诊都可以处理。
过了免赔额之后,花多少就对应按比例报销多少。
报销费用不会超过看病费用,这在保险中是称为弥偿原则,也就是赔付不会大于损失。
所以医疗保险的目的就很明确,就是看病。
可以说,医疗保险让我们部分的实现了就医自由。
2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对比表
这两个险种的关系,应该是互相补充,分别覆盖不同的风险。
医疗险处理的是所有看病住院的医疗费用。
如果只有重疾险没有医疗险,就只能自付,费用不菲。
但只有医疗险也不完整。
万一得了重病,短期内没有了收入,还有后面恢复期的护理费用,以及房贷车贷这些刚性支出,都没了着落。
这些就可以交给重疾险。
只要确诊,就拿现金赔付,解决后顾之忧。
所以它俩不是彼此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配合的搭档。
比如大家大都有基本医疗保险,加上各地的惠民保,医疗险其实已经覆盖的比较广了。
如果没有更全面或者高端医疗的需求的话,就可以多考虑考虑重疾险。
否则万一资金链出现问题,房子被银行收回,半辈子的奋斗,就真成了镜花水月,一场空了。
用赵本山的话说,这是世界上最最痛苦的事,人还在,钱没了。
重疾险让我们可以实现,人还在,钱也在。
像这种事情,本来就容易混淆,能要求所有客户,都知道这些细节么?
不能。
所以每次给客户谈保障类的保险,都需要花不少口舌,讲清楚两者的区别。
才能让人买的安心,用的放心。
3
讲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再回过头来,检视你刚说的这款保险。
深圳医保局在设计这款保险时,把俩名字串一块了。
看全名,是医疗险,那么主要保障的,是住院看病的费用,报销制;
看简称,是重疾险,那么应该是确诊重疾就拿赔付,可以用它们去支付房贷啥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特么到底是什么险?
实际上,它是一款标标准准的医疗险。
有图为证
所以,深圳重疾险,是一款医疗险……
要不然说是坑呢。好多人几十块钱买了它,就以为已经涵盖了重疾险了。
等真正罹患重疾,需要一笔钱来还房贷,或者支付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的钱的时候,怎么办?
就尴尬了。
好在今年,深圳重疾险已经更名,改为了深圳惠民保。
里面的关键,是
……住院和……治疗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支付80%……
所以现在已经没有深圳重疾险了,就是深圳惠民保,一款纯纯粹粹的医疗险。
但是啊,这个名字,依然留在老百姓心里。
就像你刚才,就以为自己已经配置过重疾险了,还是直接用社保卡余额支付……
还一串省略号啊喂……
都怪这个坑人的名字,深圳重疾险~
4
潜在说,真没想到,这里面这么多弯弯绕。
现在终于大致理清了这个关系,那我下一步,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我说,从保险配置的角度,政治正确的说法,是应该全面覆盖。
四大刚需险种,重疾、医疗、寿险、意外,都配置上。
有条件,当然应该这样做;条件受限必须做选择的时候,最优先买重疾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