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保险综合报道】截至目前,A股及H股共计十家上市保险公司均已发布了其2023年的经营“成绩单”。总体来看,这些保险公司普遍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增收不增利”。
以用人民币单位披露年报的八家公司为例,仅有众安在线和中国再保两家公司实现了业绩的增长,其余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10%以上的降幅。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跌幅更是突破了20%。仅从A股上市保险公司的角度看,五家公司合计净利润超过1600亿元,但同比降幅超过两成。
值得注意的是,众安在线和中国再保的业绩增长与其上年同期的亏损基数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这两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3.84亿元和3.25亿元。
关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保险界普遍归咎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及资本市场的波动。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表示,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正在进一步巩固和增强,预计2024年的投资环境将有明显改善。他透露,今年中国人寿的大类资产配置将保持稳定,但在具体的品种构建上会有所加强。
阳光保险副总经理彭吉海也表示,未来在资产端将加强对宏观研究的判断和趋势性分析,同时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合理调整配置导向。他强调,阳光保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投研能力,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将更紧密地推进对行业的研究判断,以指导资产配置和负债的选择。
除了投资端的压力,人身险代理人数量的持续收窄以及财险综合赔付率的上涨也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特别是财险综合赔付率的上涨,已成为保险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综合成本率是财险公司经营成本的核心数据,其中综合赔付率的上升会直接影响到综合成本率。2023年,财险行业的“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的综合成本率均有所上升,意味着这些公司在承保业务上出现了亏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