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董迎秋、海霞、杨丹、陆野
[摘要]本文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发展脉络,从经济维度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并在剖析我国实体经济概念、内涵、核心和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就保险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支持实体经济的战略定位及方向提出建议。保险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特殊功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保险业应立足负债和投资两端服务实体经济,“以人民为中心”筑牢个人和家庭的风险屏障,通过机制和产品创新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强化创新科技在核心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严守风险底线坚持稳健规范经营,为支持实体经济、促进新发展格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等提供更有质效的服务,从而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保险业;实体经济
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与路径
吴锋、李骏、陶志鹏
[摘要]保险资金是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政策要求下,探索保险资金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央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要求,之后讨论了我国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渠道。笔者认为,目前亟需从监管、集团以及委托人层面理顺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管理逻辑与权责边界,共同营造保险资金运用的良好环境,使保险资管公司可以更好发挥专业能力。对于保险资管公司而言,应搭建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管理框架,调整保险资金存量配置结构,建立实体经济需求的对接机制,探索保险资金运用的多元渠道,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等,以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关键词]保险资金;实体经济;实践路径
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维度及指标体系构建
周瑾、申博慧、周明洁
[摘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因素和保险行业内在经营规律两个维度的底层逻辑来分析,保险行业原来的路径和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要从原来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演进。在保险业高速增长阶段,短期保费规模成为很多保险公司最重要甚至几乎唯一的评价指标,股东和管理层都重点围绕着规模指标经营。然而,这种评价模式是基于短期的视角,并且可能误导行业发展出现诸多错配问题。本文尝试探讨新时期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行业保费增长等短期评价维度,而且应包括长期视角下的多个维度标准。本文提出了一套包括行业地位、客户体验、员工归属、公司价值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维度,并在四个维度下分别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保险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行业地位;客户体验;员工归属;公司价值
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消费行为洞察与行业趋势研究
方锐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消费者行动;消费者典型画像;趋势
棉花种植“保险+信贷”模式研究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课题组
[关键词]棉花;产业链;农业保险;“保险+信贷”
财产保险公司赔付率指标辨析及业财融合运用
邹秋鸿
[摘要]赔付率指标是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中常用的量化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一方面反映承保业务的质量和业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构成综合成本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承保盈利的重要基础。财产保险公司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多口径赔付率指标,从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衡量业务品质,表达不同的业务特征。业财融合方法是目前加强业务财务协同提升经营绩效的有效手段。本文试图从业财融合的视角,在各种赔付率指标比较辨析的基础上,通过递进逻辑推导,构建业务口径赔付率和财务口径赔付率的内在关系,从而为实现通过业务驱动达到改善财务结果的目标提供路径指引,为财产保险公司加强赔付成本管控进而提高承保效益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产保险;综合赔付率;业财融合;精算
保险机构应用健康医疗大数据进行脑卒中研究的探讨
HUDEYves、刘飞、蔡云鹏、严勇
[关键词]健康医疗大数据;脑卒中;真实世界研究
基于图模型的家庭客户关系挖掘研究
董静、韦云健、李丹丹、杜新凯
[摘要]随着营销受众从“个人”延伸到“家庭”,保险公司面对的不再只是个人,而是家庭客户群体。如何准确地识别家庭客户、挖掘疑似家庭客户关系、分析家庭客户保险需求,是保险公司亟待解决的家庭客户营销问题之一。本文使用知识图谱技术,基于图模型,识别和挖掘家庭客户关系,分析家庭的投保行为与未来的保险保障缺口。将疑似家庭客户数量、疑似家庭关系查询、疑似家庭关系推送、相似家庭客户分群、相似家庭特征查询等功能融合起来落地应用,完成家庭客户关系挖掘图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关键词]图模型;保险;家庭关系挖掘
再论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价值、性质及其对财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
赵成军
[摘要]保险人代位求偿权是保险法在财险领域内规定的重要内容。当保险合同义务与损害赔偿责任(义务)因同一损失事实原因而激发时,被保险人即同时享有保险金给付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代位求偿权在衔接保险制度的损失分散和风险补偿原则,呼应损害赔偿制度的可归责义务强制原则的过程中,体现出其经济、社会和法律价值。然而其价值必须被回归到民法权利体系中加以寻源才会对实践产生基础性指导作用。传统观点认为代位求偿制度本身是法定债权移转,而没有提及其权利性质,以至于代位求偿实践与理论脱节偏离。本文从分析代位求偿权的价值和性质为出发点,提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认知,并从负债经营视角剖析其对财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提出重视代位求偿权的行权运用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代位求偿权;损害赔偿;形成权;资产负债管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号四川大厦东塔楼14层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