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给保险业带来新的变化:智能投保在保险行业已得到较多应用,尤其是引入人脸识别等技术,可以简化和提高录入功能,提升营运服务效率,改善客户体验,让客户感到投保环境越来越放宽。
那么,什么是智能投保呢?把保险搬上互联网,实现自动化投保就算是智能吗?显然不是!
智能投保是一个完整的保险系统,拥有着更加系统的内含结构。本文将从一些保险公司提出的智能投保做法和主张,来阐释智能投保所应该具备的特征,以期完成对智能投保的系统性描述。
一、互联网+自动化突破时空限制
毋庸置疑,互联网+自动化是智能化的基础,在保险业同样如此。智能投保的基础也同样遵循这个一般规律,因此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互联网+自动化。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网络投保平台,包括APP,以突破线下时空的限制。
二、智能投保顾问定制化推荐产品
例:车车科技的“阿保保险”
智能投保顾问是智能投保的基本形态,是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界面。只有通过智能对话,完成潜在客户“画像”,才能为其提供精准的定制化产品服务,从而实现智能销售推荐。
【例】车车科技则希望用人工智能解决这个问题,推出了独立品牌“阿保保险”,用以提供智能投保顾问功能,不光帮助用户选择车险产品,未来还将切入意外险、健康险等领域。张磊介绍,“阿保保险”会根据用户的年龄、家庭情况、资产和收入状况、车的类型、职业、经常出入的场所等因子,来给用户推荐不同的险种和保费。
三、智能投保打破信息不对称
例:保险圈多元化产品供应平台
智能投保系统要实现对海量用户的需求的定制化服务,就必然需要有足够的产品供应商,需建立丰富的产品库。因此,在智能投保中,建立多元化的产品供应平台非常重要。也因有丰富产品作支撑,加之销售规范支持,智能投保才能打破信息不对称,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平等而透明的服务。
【例】保险圈CEO黄力透露,“目前保险圈已与多家保险机构战略合作,成为多元化的产品供应平台。而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运营推广,可以不断给代理人输送高质量客户,实现多维度的客户获取。”黄力进一步透露,该互联网保险平台有意打破传统保险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打造互联网保险一站式集约型应用平台,真正解决保险行业痛点,推动保险事业进入专业道路。
四、区块链智能合约管理
例:AIG推出的区块链智能合约保险
保险业可以算是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最新的尝试。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序最有趣的用途之一是智能合约。有了一份智能合约,就有可能签订一份自动生效的合同。当条款满足时,合同就会自行处理。智能合约还可用于简化交易流程,提高交易的安全性。由于公共(或私人)区块链模型,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这些条款,并看到它们执行的过程。保险行业智能合约可能非常有趣,因为保险基本上是合约类型。
【例】AIG与IBM的区块链技术部门合作,组建了一项有效的跨国保险单。
五、智能投保应该有效规避道德风险
例:“懒有保”避免佣金驱动销售
产品销售道德风险,包括销售误导、合同欺诈等,是当前存在的保险乱象。而在智能投保中,通过消解代理人佣金制,可以有效规避道德风险。
【例】“懒有保”陶伟杰举了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保险代理人,一个人坐在你面前的时候,他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你规划保险,他唯一的问题在于什么一种情况是他是以自己的佣金为导向,所以会推荐给你他最赚钱的,并不是你最需要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假如说你没有那么多钱,他是不会给你来做这个事,就算你需要重疾险、医疗补充等等,他也不会给你做。
而智能投保通过投保顾问形式进行产品智能推荐,“跟保险代理人唯一的不同,就是不是靠说话的方式推荐保险,避免了佣金驱动的销售,我们称之为智能投保。”
六、信息收集更加全面客观
例:众安保险将通过开放式问题核保
此前曾经对智能“拒保”有过论述,即因保险人掌握客户信息,而对其高风险标的拒保的行为。而“拒保”的前提其实就是投保。因此,智能投保的应有之义就是要全面掌握消费者的信息情况,从而合理合法地实现“拒保”。
七、智能投保保护消费者隐私权利
例:皮尤研究调查显示消费者注重隐私权
在智能投保互联网+自动化的基本形式下,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收集已经不可避免。一些保险公司更是通过各种优惠措施以获得潜在消费者个人信息。这也将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突显出来。智能投保,其实一方面需要收集客户信息,从而实现智能化推荐,另一方面则必须注重保护客户包括潜在客户的隐私权利。
【例】一项保险业调查发现,78%的人愿意与保险公司共享个人数据,以换取较低的保费和更快的理赔。另一方面,皮尤研究开展了一项关于隐私和信息共享的调查,在询问受访者他们是否支持安装一个“智能恒温器”,以监控自己在家中的活动时,数据显示,“大多数成年人认为这种权衡不可接受。”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的保险产品也要保护用户数据不被滥用,数据收集需要符合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