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宠人数的日益增多,宠物医疗保险逐渐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养宠人购买宠物医疗保险,大多是出于有备无患的考虑,认为在爱宠生病就医后,保险可以报销部分费用、减少支出。但实际情况是否符合养宠人的预期呢记者调查发现,在宠物医疗保险的购买与理赔过程中,普遍存在保险细则难找到、实际理赔较难、赔付标准不透明等现象,备受消费者诟病。
保险合同细则难寻投保须知形同虚设
记者走访多家宠物店和宠物医院了解到,目前宠物医疗保险的主要销售模式大概为“消费者通过手机APP搜索或扫描宠物医院的二维码,然后跳转到网络支付平台购买”。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很难找到对应的销售人员咨询合同细节,也常常遇到释义不明的“隐藏条款”,给日后的理赔和维权埋下隐患。
保险法规定,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上述做法显然违背了这一要求。
先天疾病范畴难定后续理赔变数较大
江苏南京一加宠物医院明城大道分院院长介绍,在《在线宠物医疗险投保须知及重要告知》中,被保险宠物罹患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属于免责条款,“常见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清单”罗列了9个疾病大类和众多小类,并标注“包括但不限于清单中的疾病”。
保险销售人员表示:“产品不保的部分就只有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以及责任免除的内容条款。因为疾病很多,有几百、几千种,没有办法一一列举。”
业内人士透露,当前,宠物医疗保险的理赔体验确实不佳,首先保险额度不高,其次如果在保险期间理赔过,第二年续保会面临两种可能,要么保险公司拒绝续保,要么保费翻倍,确保能覆盖索赔支出。
消费者实际体验差行业亟待规范发展
虽然当前宠物医疗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但却并无统一的市场标准,且保险细节条款庞杂、售后服务参差不齐。记者在某网络投诉平台上看到,涉及“宠物医疗保险”的投诉700多条,隐藏条款、无理拒赔等是高频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而消费者实际购买宠物医疗险的常态却是“网上购买快速,但保险合同细则不易找,免责条款中的疾病清单无法明确,具体理赔金额基本只有申请赔付时才能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