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子”生病、“铲屎官”伤神,是不少饲养宠物的人都有过的经历,而居高不下的看诊费用,几乎也让所有养宠人有过同样的感慨:“宠物看病比人贵多了!”也正因为如此,近两年来,市面上陆续出现的“宠物医疗保险”,很快便得到了养宠人群的青睐。
仅是“低保费、易审核、0自付、病种全覆盖”这样的宣传“关键词”,便足以让不少养宠人决意购买。但真到了需要申请理赔的时候,宠主们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实际理赔过程中遭遇到的“限制多、审核慢、拒赔付、有理没处说”,直教人大呼“这跟说好的不一样”。
专题撰文信息时报记者杨杏萍
专题图片信息时报记者徐敏
踩坑经历:
拒赔理由千千万,总有一个“命中”的
避雷Tips:
购买前看清细则很重要
市民宋小姐是自己圈中最早购买宠物保险的人,在朋友们仍持观望态度时,她便已为自己的猫“七七”买好了保险。去年10月以来,七七因频繁呕吐多次就医,宋小姐多次申请理赔却都以失败告终,6次不同的遭拒经历,也让她只能苦笑着称,“人生第一次买保险,感觉也是最后一次买保险了。”
据宋小姐回忆,七七首次就医并未查出病因,因此检查费用也没有能够得到理赔,“花了两千多做检查,一切正常,医生就让回家观察状态。申请理赔需要提交很多材料,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以,第一次少了诊断书和用药清单,结果被拒了。了解清楚后让医院补开了材料,再次申请还是被拒绝了,因为非疾病的检查不享受理赔。”
不少宠主为爱宠购买医保后都遭遇过理赔难的情况。
理赔屡屡遭拒,猫的情况也未见好转。直到今年1月,七七最终被确诊为持久性右位主动脉弓,必须通过手术方能彻底治愈。昂贵的手术费用让宋小姐倍感吃力,因此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再次提交了理赔申请。但持久性右位主动脉弓是先天性疾病不受保,宋小姐的申请再一次得到了拒绝的答复。
在宋小姐的理赔遭拒经历中,“单次就诊多次申请”的经历占据了绝大多数,如第二次就诊后进行的前两次申请,提交的材料一模一样,但却因为不同的理由遭到拒绝。那么保险公司在拒绝赔付时,是否需要列明所有不符合条件之处呢?
这一问题王伟亦给予了解答,“核保时,每个核保员都有自己的审核习惯,同样的材料,有人会先注意到医院是否在定点范围,有人会先注意到疾病是否在理赔范围,其中只要有一条不符合要求,这份材料便不需要再进行后续的核查,因此看不到材料中的其他问题非常正常。所以还是回到最初的建议,在缺少经纪人指点和协助的情况下,尽可能按照要求提交材料,才是顺利获得理赔的最佳方法。”
猫大18变,我不能证明“我的猫是我的猫”
选择购买可进行宠物身份识别的险种
市民李女士的猫“布莱克”是一只暹罗,在3个月大刚到家时,布莱克全身的毛还是白色的,只有鼻梁位置有一片黑。随着年龄的增加,布莱克也和许多暹罗猫一样开始变色成“挖煤工”。
去年3月,布莱克因为急性肠胃炎就医。李女士想起自己曾为布莱克购买过保险,便进行了理赔申请,然而因为8个多月来布莱克的外形改变较大,导致核保员无法判定这与当初投保的是否为同一只猫,最终李女士的理赔申请没有获得通过。
李女士对此感到十分无奈,“本身暹罗猫的外形就是会这样改变的,猫和人又不一样,也不能验DNA,又没有身份证,你让我怎么证明我的猫是我的猫呢?”
某宠物医保服务平台负责人张乐(化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尚无一套通用的宠物身份验证法,现行的主流方法以图片辨识和鼻纹识别技术为主,其中鼻纹识别的准确度可达90%以上,但需要采样比较麻烦,难以快速推广;图片辨识虽然方便,但作为验证法依然不够权威,“比如有的宠主家里养了几条狗,都是同品种同毛色,他只买一份保险,无论哪只狗病了都来申请理赔,因为单从外观看,每只狗长得都差不多。”
小程序购险更划算?遭遇“李鬼”无处理赔
只购买保险公司承保的险种
广东合富律师事务所律师何伟表示,小董购入的产品看似保险,而不是保险。卖方利用小董追求性价比的心理,以模糊的话术诱导小董购买,实际上是属于市面上常见的“擦边球”行为。小董的遭遇,可参照《民法典》中订立合同时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况,要求解除。这个情况下,买方有权主张撤销购买,但只能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由于此类纠纷涉及的金额一般比较小,相对维权成本较高,大部分的消费者可能就吃哑巴亏了。小董也可以通过向工商部门投诉的方式进行维权,但可能也会是一场‘持久战’。
何伟建议,“规避此类风险,最好的方法还是在购买时多作甄别,尽量选择正规渠道销售的由保险公司承保的险种,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产品,在购买时多进行同类产品的对比,贪图便宜或者贪图省事到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与“宠物看病比人贵多了”的感慨相似,“宠物保险理赔难度不输给人”也渐渐成为了不少宠主的共同心声。放眼当下,宠物医疗保险仍不尽如人意,理赔难的情况频发,也让不少观望中的宠主不敢进一步尝试。在养宠之风盛行、宠物医疗费用依旧高昂的当下,能够为宠物提供保障的宠物医保,越来越成为养宠人的一种急切“刚需”,但可惜的是,要让宠物医保能真正成为一种“保障”,恐怕还需不少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