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在预定利率进一步的调整预期的背景下,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实现较好增长,保费收入增长主要靠寿险业务拉动,但集中进入满期给付高峰使得赔付支出明显增加。2024年上半年,得益于市场对预定利率进一步调整的预期,市场对寿险产品需求得到持续集中释放,在上述因素影响下,2024年上半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有所提升;2024年1—6月,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6291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1%;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1454亿元,同比增长14.91%;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607元,同比增长5.91%;意外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30亿元,同比下降11.30%,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主要靠寿险业务拉动。受2013年原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试点的意见》开始费率市场化改革影响,此前售出的保单规模较大,此部分保单平均保险期限约为10年,使得人身险公司逐步集中进入满期给付高峰期,加之随着保险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规模增幅较大,2024年上半年赔付支出706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7.4%。
人身险行业市场集中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头部险企排名相对稳定,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不大。随着保险行业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监管政策对于保险公司的规范经营与治理的要求不断提升,同时当前市场环境对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及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2023年,部分头部险企依托于在产品体系、销售渠道、品牌影响力、稳定的投资能力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及资本市场较大波动的背景下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202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五的人身险公司市场份额合计50%左右,行业头部效应明显。2024年上半年,人身险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不大,行业市场集中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目前保险公司主要通过股东增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发行资本债券以及资本内生渠道等方式补充资本。2023年,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远超上年,其中人身险公司共发行15只资本补充债券,合计规模758.7亿元。2023年11月,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行5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保险行业首单获批发行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落地;此后,多家人身险公司均发行了无固定期限资本补充债券。考虑到规则Ⅱ下部分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面临一定补充压力,未来保险公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规模有望得到提升。同时2023年以来,多家保险公司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补充资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保险公司内生资本不足以及规则Ⅱ下风险因子调整带来最低资本升高的压力。
监管机构继续保持审慎的监管态度,同时金融风险防控力度持续加大,保险行业规范及制度持续推行为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夯实制度基础。2023年以来,随着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揭牌成立,在原银保监会职责的基础上,将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投资者保护职责等一并纳入金融监管总局统一管理;同时,随着各项保险监管政策相继出台,保险行业监管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并推动国内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在保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监管标准不变的基础上,根据保险公司资产规模的不同差异化调节最低资本,并提高剩余期限10年期以上保单未来盈余计入核心资本的比例,鼓励保险公司发展长期保障型产品,降低投资于沪深300股票、科创普通股票、未穿透的REITS的风险因子系数,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形成有效支撑,并推动保险行业稳健经营及高质量发展;此外,明确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评估范围、评估指标及评估流程,强化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监管,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同时,进一步规范了保险销售行为,将保险销售行为分为保险销售前行为、保险销售中行为和保险销售后行为三个阶段,区分不同阶段特点,分别加以规制,提升保险行业销售行为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