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记者林广豪报道在人身险预定结算利率下调至3.0%后,万能险结算也要下降了。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近日监管部门通过窗口指导,要求万能险结算利率(年化,下同)自2024年1月起不得超过4%。作为近年“开门红”的产品主力,目前多款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不低于该水平。分析认为,压降万能险结算利率的上限有利于降低行业负债成本,减少恶性竞争。
40款产品的结算利率高于4%
万能险是指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设有保底利率的人寿保险,每月的实际结算利率于次月公布,高于保底利率的部分为不确定收益。
据多家媒体报道,自2024年1月起各家公司的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不得超过4%,6月或降至3.8%,部分规模较大及风险处置机构需降至不超过3.5%。
“‘开门红’的故事不好讲了。”一名保险经纪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搭配万能险的组合是保险“开门红”的主力,万能险较高的结算利率是其主要卖点。
Wind数据显示,共有500款万能险公布2023年12月结算利率,具体在0.36%-4.65%之间,结算利率高于和等于4%的分别有40款和34款,涉及长生人寿、中英人寿、太平洋人寿等险企;209款在3.50%(含)-4.00%(不含)之间;208款低于3.50%。
从今年“开门红”的主推产品来看,多款万能险去年12月的结算利率不低于4%。例如平安人寿的聚财宝(2021)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为4.2%,新华保险的金利瑞享终身寿险(万能型)为4%。
有利于缓解险企利差损风险
实际上,过去一年万能险结算利率整体“跌跌不休”。Wind数据显示,万能险2023年12月结算利率的中位数为3.50%,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中国人寿的康宁终身寿险(万能型)结算利率去年4月从4.2%降至3.6%,6月降至3.3%,12月降为3%;聚财宝(2021)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从去年1月的4.8%逐步降至11月的4.3%。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部的田刚等人去年发文指出,保险行业的资金沉淀主要来自于人身险业务,保险资金整体负债特征主要由寿险等人身险负债特点决定。人身险负债特点整体看期限相对较长,成本刚性。虽然近年来国债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但寿险负债成本下行相对缓慢,无论是寿险预定利率,还是分红险和万能险的实际结算利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兴业证券分析师指出,新规落地后短期对开门红“年金/增额寿+高结算利率万能账户”销售策略有部分影响,但鉴于目前上市险企开门红业务基本完成,总体影响可控。长期有利于缓解险企利差损风险和投资端压力;同时大公司因产品更符合监管要求受影响相对较小,行业格局或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