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代理退保有陷阱,正规调解维权显真情!一市民在烟台市保险行业协会帮助下顺利维权
双方各执一词
多次和解不成功
据了解,常女士购买某保险公司保单2份,其中一份2011年购买,交费9次,办理保全42次;一份2014年购买,交费7次,办理保全33次。可以说是该保险公司很熟悉的老客户。
但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年底,常女士因经济原因缴费困难,便觉得当初买保险时销售人员给其返佣,存在诱导其购买保险的嫌疑,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保险公司认为常女士仅是口头主张,找销售人员核实,销售人员坚称没有返佣,不存在诱导行为。双方多次交涉,历经2个半月也未妥善解决。
证据证明力不高
第一次调解陷入僵局
为了更好的解决争议,双方共同协商向市保险行业协会的保险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调委会)申请调解。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调委会采用视频的方式为双方开展了第一次调解。
视频调解现场,常女士承认亲笔签字和接受回访,但销售人员存在返佣行为。可其提供的银行流水,无法证实为销售人员转账。在本着公正、公平、公道的原则下,调解员多次给常女士耐心细致做工作,常女士才吐露心声。因近期家庭经济遭受非正常原因损失,无力缴纳续期保费,遂要求全额退保,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可以承担2至3万的退保损失。但是因证据证明力较低,保险公司无法满足其诉求,调解陷入僵局。
代理退保“维权”戏剧化
常女士落入陷阱
4月1日、4月4日、4月6日,自称为常女士爱人的迟先生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热线投诉,称投保时销售人员未如实告知保险责任、夸大保险收益、存在代签字和返佣行为,要求全额退保,处理结果不满意将向监管部门投诉,并声称维权事宜他全权处理,不能再联系常女士。但在4月8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迟先生致电保险公司告知他退出维权,不要给常女士办理全额退保,因为常女士给他的证据都是假的。
二次调解显真情
纠纷妥善解决
在与所谓的代理退保人员决裂后,常女士主动致电调解员,诚恳的表达了想要重新调解的意愿。5月23日,双方终于达成调解意愿,顺利化解纠纷。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纠纷处理画上圆满句号。
常女士被调解员耐心细致宽容的工作态度所感动,当场表示再也不相信所谓的代理退保组织,通过正规渠道和组织的维权,权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她非常感谢市保险行业协会,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市保险业协会提醒:
维权请通过正规渠道
近期,社会上一些打着法律人士专业代理退保的组织到处宣传能够全额退保,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合理合法维权。
一是维权要通过正规渠道。保险监管部门将消费者权益工作放在首位,畅通投诉维权渠道,并指导市保险行业协会搭建纠纷调解机制,妥善化解保险纠纷。呼吁广大消费者,维权请通过正规渠道。
二是调解不收费、无强制性。市保险行业协会调委会在在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免费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调解服务。调解无强制性,公正公平性经得起消费者检验,完全可以放心参加,免费还无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是省钱安全合法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