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按“最低档”交满15年,60岁就能领到多少钱?下面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来看看详情。
一、社保待遇的计算基础
社保养老金的计算是建立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以及当地社平工资水平等多个因素基础之上的。一般来说,社保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但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按照“最低档”标准缴纳社保的情况。
“最低档”通常指的是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这个下限是根据当地社平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确定的,不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以某地区为例,假设该地区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是社平工资的60%,而社平工资为5000元/月,那么最低档的缴费基数就是3000元/月。
二、计算公式
在了解了社保养老金的计算基础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养老金的具体计算公式。一般来说,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1.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个人历年缴费基数的平均值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
2.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的,一般来说,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三、按照“最低档”标准缴纳社保待遇
现在我们根据前面的知识和公式,来计算按照“最低档”标准缴纳社保15年后,60岁退休时能领取的养老金。
假设某地区的社平工资为5000元/月,最低档的缴费基数为社平工资的60%,即3000元/月。个人按照这个标准缴纳了15年的社保。
首先计算基础养老金部分:(5000+3000)÷2×15×1%=600元/月
然后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由于是按照最低档缴费,个人账户储存额相对较低。假设个人账户储存额为3万元(这个数字是根据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估算的,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30000÷139≈215.83元/月
综合两部分,退休后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总额为:600+215.83=815.83元/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仅为示例,实际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可能会因为地区差异、政策调整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还涉及到投资收益等因素,这里未做详细考虑。
四、如何测算自己能领到多少养老金?
通过以上的计算,可以看出按“最低档”标准缴纳社保15年后,60岁退休时能领取的养老金相对较低。这对于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来说,可能并不充分。因此建议广大职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以增加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