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费一再“缩水”?国华人寿回应

对于国华人寿而言,保费收入、净利润增长乏力背后,受哪些因素影响?该公司分支机构年内合计被罚金额超百万元,又该如何在突围路上进一步注重合规?

前8月保费收入两位数下滑

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保费收入情况显示,今年前8月,国华人寿累计原保费收入290.3亿元,同比降低10.14%。

不止前8月,该公司今年前6月、前7月的保费收入均出现了双位数的同比下滑,比如该公司前7月保费收入271.52亿元,同比下滑11.41%,前6月保费收入则同比下滑13.2%。

这与行业保费收入整体正增长趋势有所不同,从行业来看,监管发布的保险业经营情况显示,以今年前7月为例,按可比口径,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2%。中国精算师胡宁宁表示,一般而言,在行业保费增长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如果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追求更高质量的业务、受偿付能力约束。

那么,对于国华人寿而言,保费收入下滑的原因有哪些?该公司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保费收入方面,2024年,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主动控制趸交类业务规模,持续推动业务结构优化、价值转型,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资产负债匹配,提升经营管理能力。2024年上半年,由于主动控制价值率较低的趸交类业务规模,新单趸交业务规模同比显著收缩,进而带动公司整体保费收入同比下降。同时,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效果较为显著。

国华人寿成立于2007年11月,注册资本48.46亿元,是由原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专业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74.6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19.78%,国华人寿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始终符合监管要求。

不过,该公司与其他部分寿险公司同样面临的一大情况便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与上季度相比,该公司今年二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下降4.05个百分点和9.95个百分点。并且,该公司预测下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下滑至69.7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下滑至113.35%。

对于今年二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上季度有所下降,该公司表示,主要原因为本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下对应的保险合同负债变动及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造成公司实际资本有所降低。后续偿付能力实际情况请以公司信息披露为准。与此同时,公司将继续坚定贯彻科学经营理念,把握风险底线,持续提升风险管理及偿付能力管理水平。在负债端持续转型方面,目前新业务价值率已接近行业成熟险企水平,新产品价值率将稳步提升,高价值产品可以持续贡献实际资本,有助公司逐步提升偿付能力,在资产端不断优化资产配置,不断提升偿付能力水平的长效机制。

去年以来亏损18.71亿元

保费收入缩水的同时,国华人寿盈利情况未见“好转”。

2019—2022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2.16亿元、11.1亿元、8.49亿元、4.84亿元。2023年开始,该公司开始由盈转亏,结束了连续多年的盈利期,2023年净亏损11.55亿元。

根据国华人寿2024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7.16亿元,同比扩大82%。2023年以来,该公司合计亏损达18.71亿元。

针对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有所下降,国华人寿表示,主要受利率市场环境持续走低,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增加计提准备金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对于近两年部分保险公司陷入亏损,在胡宁宁看来,主要还是受限于资本市场低迷,近年来市场利率下行、股市震荡、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下滑明显,同时由于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导致保险公司增提大量保险合同负债,对保险公司盈利水平造成较大挑战。

在胡宁宁看来,保险公司应该抓住预定利率下调和行业全面实施报行合一的机遇,控制业务成本,加强精细化管理。

年内收“百万罚单”

合规,作为险企稳健发展的基石,不仅是其日常运营的底线,更是确保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包括国华人寿山西分公司在内的多家国华人寿分支机构收到罚单,已合计被罚超百万元。

对于保险公司内部培训课件存在误导性内容的情况可能产生的问题,胡宁宁也表示,可能导致存在销售误导现象,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影响公司形象。保险公司应加强对内部培训课件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其内容准确、客观,树立最大诚信原则,提高合规意识。

此外,根据该公司保险消费投诉信息披露报告,2023年,该公司受理自收保险消费投诉1.03万余件。从投诉纠纷类型看,退保和销售争议纠纷占比逾90%。该公司2023年受理的各类保险消费投诉较上一年明显增长,2022年该公司受理各类保险消费投诉5969件。从投诉纠纷类型看,退保和销售争议纠纷同样占大头,占比为89.8%。

对于上述保险消费投诉情况,该公司表示,公司在销售中的披露展示内容依据产品备案文件、保险合同和监管规定制作,同时,根据监管要求进行销售行为的可回溯管理,并通过充分提示、自主确认、开展新契约回访等方式确保客户了解保单权益。经过排查,2023年由于个人收入预期的变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消费者通过投诉的方式试图降低退保损失,是投诉量相比以往有所增加的重要因素。

THE END
1.华夏保险公司虚假销售,夸大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诱导用户购买保险...本人及家人于2016年6月买了华夏常青树重疾保险; 已交6年总共11万6千多的费用。 现投诉华夏保险公司虚假销售,夸大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隐瞒犹豫期及投保人在犹豫期的权利、未讲清楚断缴后对我的影响,送礼返现(引诱性销售)。 业务员当时利用朋友介绍的名义,说都是朋友但介绍的不会骗我们,让我们放心买,天天上门来...https://jiangsu.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77497400/?sld=c3ddb687bbdd43637282a2fd447f5fc9
2.保险不靠谱?细数中国人讨厌保险的两大真相!十年来,李先生母亲一共交了 61150 元保费,此时想退保,却只能拿回58000。 而根据当初的计划书,显示这时候退保,收益应有16万,现实与业务员口中的收益相差甚大。 后来弄清楚了原因,李先生母亲买的是5万保额的方案,但业务员在推销时却拿了10万保额的计划书来展示收益,赤裸裸的销售误导。 https://www.meipian.cn/3n1dnhiz
1.太平洋保险销售误导及不合理退保金额315消费保用户盛某某投诉太平洋保险保单问题,销售误导,称我父亲(盛长财)于2019年1月31日经太平洋保险工作人员极力推荐下购买了人身保险 主险+副险总计六千多元 太平洋保险王道利LYIE9623(现已离职)告知我父母说 保险时间接清可包终身 并且可随时提取 (并没有讲述副险https://www.xfb315.com/tousu/97886070
2.永法同行丨保险公司业务员夸大宣传,构成欺诈吗?原告王某根据向被告某人寿公司投保一款年金保险(分红型),交费期间为5年。保险业务人员介绍了该产品理财计划的投资分析,结合宣传资料分析了每个年度的投入资金、各项明细项目的收益、每年度末的身价账户金额和账户赎回金额。 原告连续交了五年保险,后来因资金紧张,先后两次年在累积生息账户中两次共支取了4万余元,同时用保...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78618
3.买了600万的年金险,现在发现被骗,该怎么办?经常有粉丝来咨询保哥,被销售误导后如何挽回自己的损失? 如果去保险公司申请解除合同,只能按照现金价值退保,如果保单生效时间较短的话,那么现金价值是很低的,将损失大半的本金。怎么破? 1、买错了保险,怎样才能申请解除保险合同,全额退还保费? 《保险法》规定,保险合同一旦生效,是只有投保人才有权解除合同,保险人无...https://www.fobmy.com/news/show-1617352.html
4.中邮网院2018年地市区(县)中邮保险局(中心)专岗人员岗前业务...OD 仍需承担保险责任,理赔时需扣除欠缴保费 ◎C 仍需承担保险责任,理赔时无需扣除欠缴保费 答案:D,您所做答案是”错误”的 9、保险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我公司保险条款约定投保人、被保险人 或者受益人应当在知 道保险事故发生后的 日内通知我...https://www.360docs.net/doc/bce88e8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f5.html
5.公司2022年年终工作总结一,坚决用心调整保费结构,提高保费内涵价值,稳定收展队伍。 进入——年以来,收展部紧密围绕公司工作指导方向,以10年期及以上期交产品为——年的主要业务指标,深挖——年期及以上期交产品的卖点及价值,及时向全体收展伙伴贯彻宣导,销售——年期及以上产品的好处,全体收展伙伴用心响应,截止6月27日,二部收展部已...https://www.yjbys.com/gongzuozongjie/niandu/4095138.html
6.违规案件风险排查报告12篇(全文)XXX公司要求落实到各部门排查是否存在公款私存形成账外账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排查:不存在通过个人账户归集保费;不存在出租房屋租金不入账;不存在收取销售人员建档费、培训费、客联会门票费、礼品费等不入账;不存在虚列费用;不存在套取佣金、手续费等现象。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jutbmfg.html
7.精选公司年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20篇)一年来,保险公司在省市公司准确领导下,依靠我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公司业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率先在全省突破保费收入千万元大关。今年,我公司提前两个月完成了省公司下达的全年营销任务,各项工作健康顺利发展。下面结合我的具体分管工作,谈谈这个年来的成绩与不足。 一、工作思想 积极贯彻省市公司关于公司发展的一系列...https://www.unjs.com/gongzuozongjie/2669653.html
8.4家险企被罚,涉及数亿保费!全网揭秘6个保险套路然而这些被“免费”吸引来的客户往往并了解自己买的是份医疗险,不清楚自己的保障内容,甚至不知道自己之后每月还要交保费。 保费可以月交本身是好事,降低了投保门槛,但是不能被用在邪门歪道上呀。 02 重疾险免一年保费的诱惑 有读者曾经问我,这份XX福重疾险要不要买呢?原来20年交的保险,现在买可以免交一年保费,...http://m.trust-one.com/news/293344
9.我去年在邮政存钱结果被骗买了保险一年存一万存三年六年之后就...您好,我是华律网西城区地区值班答疑律师,擅长债权债务类法律专业,若问题紧急,可直接向我电话咨询。(咨询请说明来自华律网) 债权追讨智囊团 帮助64409人· 响应3分钟内 咨询我 肯定会的,保险产品提前支取,实际是退保,是按照现金价值计算,对投保人来说,损失大了。 到银行存款变保险是保险行业销售误导中,最常见的...https://mip.66law.cn/question/14686975.aspx
10.保险投诉又攀升消费者需炼就“火眼金睛”才能不被“套路”据2019年保险消费投诉总体情况显示,保险合同纠纷投诉是2019年保险消费投诉的“重灾区”。去年,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保险公司处理的保险合同纠纷投诉88745件,占比达到了总投诉件数的9成。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48789件,较上年增长1.02%,占比54.98%;涉及人身保险公司39956件 ...https://www.aifound.cn/consultingResult/74843.html
11.银保销售话术(精选8篇)销售误导现象, 是我国寿险市场最主要的投诉类型。2013年, 中国保监会共收到针对人身险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投诉3493件, 其中针对销售误导问题的共计2979件, 占违法违规投诉总数的85.2%。从险种来看, 分红险和银邮代理渠道的销售误导现象是投诉频率最高的两项。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60wlhlw.html
12.保险公司十大排名曝光!理赔服务安全度哪家强?(2022年排名有变)3、服务 -- 会不会夸大其词?销售误导? 4、安全 -- 保险一买可能就是一辈子,以后不会破产吧? 5、产品 -- 保障好不好?性价比怎么样? 脱离这几点和你聊其他的,就是耍流氓。 下面我针对这几个原则,各个击破,让你快速摸清2021年的各项榜单排名,了解保险行业的真实水平。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12-490865
13.29场"产说会"变"忽悠会"上海生命人寿销售误导被重罚保险资讯7月18日,上海保监局连发6份行政处罚决定书,集中披露了生命人寿上海分公司的销售误导行为:该公司在2013年12月~2014年2月期间召开的75场产品说明会(以下简称产说会)中,有29场存在以下行为 (占比为38.7%):将保险产品解读为理财产品,将保险产品的利益与银行利率作比较夸大保单利益,进行 “全国让利”、“终止销售”...https://www.p5w.net/money/bxzx/201407/t20140723_686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