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教育停业?专家谈双减:未来一半以上机构将放弃学科培训培训机构教培

公开报道显示,精锐教育(NYSE:ONE)日前发布致家长信称,已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决定即日起暂停营业,全面转型非学科业务。

今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进入“行业寒冬”。8月底,老牌机构巨人教育宣布倒闭,9月,新东方、网易有道等机构陆续减少、关闭K12学科类培训业务。

刘林观察到,部分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开始转型,面临困境的机构仍在自救和寻找行业互助。他估计,不久将传出更多机构宣布停业的消息,未来或将有一半以上的机构离开学科赛道。

在南都的专访中,刘林呼吁,在治理校外培训行业时,既要有力度地落实中央精神,精准全面贯彻“双减”要求,又要有温度地处理好转型中的机构、家长、学生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促进平稳转折过渡。

刘林接受南都专访/莫倩如摄

行业降温明显

未来2/3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或退出赛道

刘林:肯定已经降温了,据有关统计,今年暑假和往年相比,整个学科类教育培训的量下降了至少1/5左右。

我认为市场热度还会持续下降。据协会了解的情况,相当一大批机构,不排除一些特别有名的,已经决定退出这个市场,但因为他们还背负着众多的遗留问题,比如已经销售的课程还未结束等,所以他们在有序或者逐步地准备退出。大体上,我觉得年底前应该能看到更多机构退出的消息。

我们分析,主动退场的,再加上因资不抵债停业的和因无证无照经营被关闭的,将来全国可能有2/3左右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会离开这个赛道。因此,市场凉下来是必然的。

当然,留下来的机构数量,目前处在动态变化中。影响机构选择的,还有两个关键点:

首先是几个关键的细则。第一个是各地的“营改非”(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细则;第二个是收费管理细则。等到这两个细则全面落地,以及对非营利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措施明确之后,才能看出最终多少机构会在未来的政策框架下,继续从事这个行业。

另外,决定校外培训市场规模大小的,还有相应需求的校内供应满足情况,也就是校内减负措施的落实情况。中央提出校内、校外同步“双减”,就是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

目前看来,孩子的负担确实不断减轻,但是部分家长的焦虑没有全面减轻。如果这些家长的焦虑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那么就会出现众筹私教等变种形式。从政府角度来讲,这类行为要禁止,但其监管难度、成本会很高。因此,下一阶段治本也就是源头治理很关键。

行业看“双减”

有预感心存侥幸,背着包袱转型

南都:从您的观察来看,在线教育机构以及校外培训机构,对于“双减”政策有明确的预期吗?整个行业在政策发布前有什么预感?

刘林:整个行业有预感。实际上从今年的三月份开始,中央和地方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治理。5月21日中央深改委会议新闻播发后,方向和底限公开明确,也就是说文件虽然7月下旬才公布,但信号早已传递出来了。

因此,敏感的机构,早已有预感和预期。有两个重要佐证:一是从今年三月起,学科培训类机构没有从资本市场上得到一分钱新融资,与去年相比,是冰火两重天;二是多数以学科培训为主的上市机构,在今年6月底前已经跌了70%以上的市值。

虽然有强烈预感,但是由于文件正式出台前,各方传递的信息非常混乱,导致相当一部分机构心存侥幸,通过低价优惠等方式促销,大量预售暑期与秋季课程,有些家长不了解政策走向,囤积了一年甚至两三年才能上完的课程。

这种侥幸心理和投机做法存在很大风险,遗留了诸多问题,当时我们很着急,希望文件尽快出台,改变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后来文件出台后,囤课风被有效制止了。

南都:您观察到整个行业目前是什么样的状态?机构开始寻求转型,还是比较茫然?

刘林:整个行业最初的心态,是在焦急中等待。政策出台以后,由于有思想准备,多数机构是坦然接受的,并没有像传言的那样陷入混乱。但是,由于之前的低价预售与促销囤课,相当一部分机构反而背上了沉重包袱,低于成本价的课程,成为发展的负数,转型的困难点。

一部分机构现在还没想好未来怎么办,而是在想怎么过渡。他们的当务之急是把课程消掉,把窟窿堵上,收好尾。这也是当前矛盾最突出的地方。

另一部分资金压力不大的机构,处于过渡期,其中有大概40%在做各种各样的转型尝试。实际上这些年进入校外培训机构的很多人,不是搞教育出身,而是搞投资出身的。这些创业者的抗挫折能力、市场适应能力较强,因此转型时,在教育领域以外再创业还是很有优势的。

“双减”急刹车背后

校外培训一度成为资本的工具

南都:“双减”文件明确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严禁资本化运作。据您观察,资本的进入,给校外培训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刘林:从我的观察来看,从事教培行业的,分为老一代和新生一代。

老一代人办教培机构时,除了想挣钱养家糊口外,还有对教育情怀的追求。校外培训,对他们来讲,既是职业,也是事业。我和他们中的许多人认识20多年了,过去见面,最多谈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让多少人圆了学习梦想。

后来,资本市场对教育培训行业产生了兴趣。一些老一代校外培训机构也想要利用资本,把事业做得更大。尝试之后,发现资本确实厉害,于是他们也对资本产生了感情,但部分老一代机构并没有被资本裹挟,仍然坚持着教育初心,在努力处理着盈利和坚守教育情怀之间的关系。

到2012年之后,一批新机构崛起,这些从业者不像在教育行业深耕多年的老一代创业人,大多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这些人更熟悉资本运作,更熟悉互联网,他们引进了大量资本,对不少老一代机构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于是,老一代教育机构也坚持不下去了,被迫卷入烧钱大战。

去年一年,整个行业已经发生了变化,教育和资本在共处的过程当中,相当一部分校外培训教育成了资本的工具,出现了各种问题。“双减”文件出台是政府给教培行业踩下了“刹车片”,要对行业去资本化,让其回归教育初心和本源。

自救和行业互助

争取社会利益最大化

南都:您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对处于困境中的教培机构,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为其提供了哪些支持?

刘林:目前的政策已经明确,有两类机构是不可能获得继续发展空间的,一类是新政策下,原来业务成为不合规业务的机构;另一类是无证无照机构。

刚刚提到,文件出台前一些机构疯狂促销,最近“暴雷”的校外培训机构,主要是那个阶段留下了风险。

行业出现问题后,我们协会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协会不仅代表民办教育机构的利益,还必须维护这个行业教职员工、学生(消费者)的利益。我们要做的是站在社会利益角度,在政府部门指导、支持下开展行业互助活动。行业互助直接帮助了机构,但其实服务的是学生和家长。

目前陷入困境的机构,分为两大类,一类还没有倒闭,但出现了资不抵债的现象,存在资金困难;另一类已经明确宣布倒闭,要走破产程序。对这两类机构,我们采取不同的办法来做工作。

某小板是第一类企业的典型代表。此前,这是一个处在创业初期,正上升发展的企业,但这个机构的业务按新规定属于不合规的业务。(注:该小班曾主打英美外教教学,并使用境外教材,这类行为已被明文禁止。)政策出台后,某小班的业务一下中断了,此前他们已经把学员的学费大量投入到市场营销、教材研发等方面。现在机构无法按照承诺为学员继续提供境外外教课程,也无力退费。

对于这类机构,我们会支持其通过自救和行业互助,继续生存。因为这些机构活下去,家长和学员的利益,包括员工的利益,才可能实现最大化。首先指导机构自救,探索如何把已经销售的课程转化到合规的模式下,自我转型消课。其次,开展行业互助,比如,有的机构在研发新的课程,如果旧的学员不接受新课程,那么我们行业协会动员了其他机构,为家长提供想要的课程。现在一大批机构都伸出了援手,为家长提供免费的兑换机会,这样家长有了更多选择。

但是我们了解到有些情况比较特殊,有的家长花了七、八万元买课,这样兑换课程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此目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还在探索另一种模式,就是为不想兑换教育类产品的家长,提供别的产品服务,比如保险、医疗、生活用品等。

总之,协会和机构都在想各种办法盘活。根据我们的测算,机构活下来,家长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满足,如果机构直接破产,家长只能得到1/5,甚至1/10的赔偿。

对于明确宣布破产的机构,比如巨人教育等,机构在法院指导下走法律程序。我们尽可能动员其他同类型机构给予相应支持,去接收它的学员、职工或者场地等减少社会损失,维护稳定。针对校外培训业裁员问题,在北京市人社局的指导支持下,协会和人才公共服务机构,联合若干个全国大型招聘组织,建立了专门机制,为转岗员工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南都:还有什么办法能降低家长的损失?

刘林:我们正在探索一种模式:第三方监管模式。

比如一些机构是混业经营,在进入学科类教育培训之前,已经在科技、文化或者其他领域比较成功了。现在学科培训这块欠了家长的钱,无力偿还,但是他们可以继续经营原先擅长的领域,将来定期把一定的利润注入社会第三方监管的账户中,陆续把钱退还给家长,直至债务还清。

当然,我们开展行业互助也是有前提的,要求处于困境中校外培训机构的举办者、投资人首先要尽责尽职,且没有抽逃资金、转移不当得利等恶意行为,从业者要尽心尽力,而不是采取“甩锅”的办法转嫁责任给家长和社会。

当前到年底,是学科类校外教培行业的过渡转型关键时期,希望大家都来关心帮助机构,促进它们平稳转折过渡。从趋势走向上来看,校外培训治理很快要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既是巩固前一阶段治理效果,又要加快促进校外培训健康发展新业态的形成,使之更好地配合校内教育。

THE END
1.买了保险六年重疾险想要退保,如何能降低损失选择适当的退保方式也能帮助降低损失。您可以选择自行前往保险公司办理,或者委托他人代办。自行办理能确保...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566675.html
2.什么是保险减保那么,保险减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此,记者走访了富德生命人寿开封中支。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减保,也被称为“部分退保”,是指在保险期内,经投保人申请,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同意降低保险金额的行为。需要提醒投保人注意的是,减保办理后,保险合同的基本保险金额将同比例减少。https://epaper.kf.cn/paper/blwb/2024-11-12/details.html?edition=6&details=4
3.保险退保怎么退按百分之多少退摘要:1、个人带上身份证和保险合同去保险公司营业网点办理退保手续;2、委托业务员到营业厅办理,把相关证件给业务员让业务员代为办理;3、拨打保险公司电话,转接客服办理退保。若是在犹豫期内保,可以退回100%的保费,超过犹豫期,需要看投保人退保当时的保单现金价值,退回保费大致在本金的10%——40%左右。 https://www.wtkj.com/mgpu0jxf.html
4.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保险知识科普:什么是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将通过系列保险知识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保险产品和相关规定,以便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保险决策。今天,为大家介绍什么是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是指保险合同生效后,如果被保险人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则其有权按照合同的约定,获得全面、充分的赔偿,但补偿的额度仅...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24/11/13/057835670.shtml
5.保监会发通知严禁产险公司在招标中任意降低费率《通知》规定,各产险公司在业务经营活动中要认真贯彻执行指引,严禁随意划分危险单位;对纯风险损失率表中规定的业务类型,应严格执行经报备后的新条款费率,严禁使用原保险条款费率,严禁采取各种违规手段降费、退费,严禁在招标过程中任意降低费率,扰乱市场秩序。 https://www.gov.cn/jrzg/2006-12/13/content_468720.htm
6.保险退保怎么样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退保是指投保人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提前终止保险合同并要求退还已交保费的行为。如果我们想要将损失降到最低,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在犹豫期内退保:犹豫https://www.xyz.cn/toptag/baoxiantuibaozenmeyang-679008.html
1.车险价格怎样合理降低?降低车险价格有哪些技巧?汽车频道最后,控制车辆的使用频率和用途也能对车险价格产生影响。如果您的车辆主要用于短途、低频率的出行,保费可能相对较低。 总之,通过保持良好的驾驶记录、合理选择保险项目、提高车辆安全性、选择合适的保险公司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我们能够在保障车辆安全的同时,合理降低车险价格。https://auto.hexun.com/2024-11-12/215503693.html
2.降低损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降低损失的退保技巧 技巧一:投保时间越久退保损失越小 刚买保险就退保,造成的损失往往更大。以市场上某一寿险为例:25岁投保,年缴保费1100元,缴费期20年,保额30万。第一年退保,只能拿回300元的现金价值,第二年为870元,第五年为5450元。由此可见,投保1年内就退保,扣除手续费等费用(如体检、核保、保单制作等费...https://mip.66law.cn/laws/284723.aspx
3.重疾险退费怎么降低损失?退费的人多吗?一、重疾险退费怎么降低损失?退费的人多吗? 重疾险退费的意思其实是重疾险投保后对产品不满进行退保。 退保不是小事,损失可能比较大,想降低损失,奶爸建议参考下面的方法: 1、保单现金价值较高时再退 现金价值是我们退保可以返还的费用,等到现金价值较高时再退保,我们所面临的退保直接损失就要小很多。 https://bidding.naibabao.com/comment/index/show.html?id=17330
4.超全!国庆假期法律小贴士~请您查收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我国《旅游法》第69条规定:“旅行社应当按照包价旅游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旅行社单方面擅自变更旅游景点属于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情形,依照《旅游法》第70条的规定:“旅行社不履行包价旅游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法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747160
5.《2024年如何退还交了3年的保险(能否退保?可退多少?)》三、保险合同:需要提供保险合同原件,如果是电子保单则无需提供纸质合同。 四、缴费凭证:通常需要提供最后一次缴费的凭证,如发票原件。 五、退保申请书:需提交书面的退保申请,明确写明退保原因和退保时间。 请注意,在进行保险退费时,应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和手续,以便顺利办理退保手续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http://h5.22989.cn/58be3C101498.html
6.保险索赔和风险常见问题9篇(全文)5.发生火灾后在抢救受灾物资过程中,将房屋的墙壁、门窗拆毁等损失,保险公司是否也负责? 答:发生损失后,被保险人为减少损失而采取必要措施所产生的合理施救费用在保险标的损失以外另行计算,但本项费用以保险财产的保险金额为限;若受损保险标的按比例赔偿时,则该项费用也按与财产损失赔款相同的比例赔偿。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y2ebneo.html
7.理赔工作总结15篇(四)加大诉讼案件调解力度,有效降低赔付 1、加强与法院、交警部门的沟通联系,快速、高效化解保险纠纷和矛盾,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公司社会形 理赔工作总结3 20xx年即将过去,在公司领导的悉心关怀下和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结合我自身的努力,在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保险理赔...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471572.html
8.计划财务部工作总结(通用15篇)2、 积极筹措资金,优化贷款结构,争取优惠贷款条件,降低融资费用,防范财务风险。协同相关部门编制生产及基建工程资金计划,合理安排用款,组合、运用各种资金来源,满足生产运营及环保改造工程的资金需求,防止资金沉淀及供给不及时。 3、 健全保险索赔机制,完善保险管理标准,增订3、4号机组财产保险案件弃赔及拒赔处理管理流程...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ongzuojihuafanwen/caiwugongzuojihua/20220611102743_5174383.html
9.从事财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精选11篇)首先是对每笔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失,财务部严格按有关制度执行,铁面无私从不放过任何不合理的事情。其次是对项目整体资产进行监督,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掌握固定资产的新增、减少、损坏、报废等情况,以保证公司财产不受侵害。最后,通过对不同时期或阶段的财务报表数据及财务状况进行...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00701200117_438264.html
10.某保险公司运营工作的集中与分散分析评论篇...2 试论保险公司“运营工作”的集中与分散 ...2 政策监管篇...https://doc.mbalib.com/view/1ef63bc2aa5fa7ab06c993f04a0e63f6.html